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打造村庄特色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打造村庄特色的思考

ID:22612472

大小:78.2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30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打造村庄特色的思考_第1页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打造村庄特色的思考_第2页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打造村庄特色的思考_第3页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打造村庄特色的思考_第4页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打造村庄特色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打造村庄特色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打造村庄特色的思考摘要:文章通过在湖南邵阳长木村进行的建设规划设计实践,总结出:村庄的规划设计,应立足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从产业、环境和文化等多角度综合思考,打造村庄特色,才能实现促进农村发展和改善村民生活的核心目标。关键词:产业;环境;文化;村庄特色1引言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节约用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村民生活生产条件;加强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建设等,均需要以科学的规划进行指导。因此,新农村规划设计,应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村发展和改善村民生活为核心目标,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土地集约利用、改善农村生

2、态及人文环境等多角度综合思考和入手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长木村,俗名“长木冲”,位于邵阳市双清区高崇山镇东北部,离市区约10km,呈狭长带状,属典型低山丘陵地貌区,无河流穿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现有11个村民小组,227户农家,960人。从1995年起,村里共走出73名大学生,其中博、硕士生6人,留学生6人,长木村因此享有“状元村”的美誉。长木村耕地面积约15⑻亩,葡萄、柑桔种植和生猪养殖己成为长木村的特色产业。近年来,葡萄、柑桔种植面积增至400余亩,发展大小养殖户30余户,每年生猪养殖出栏近万头,长木村民人均纯年收入6500余元。该村推广的“猪一沼一菜”、“猪一沼一

3、果”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被农业部向全国推广。他们己将人工挖出的5、6口山塘连在一起,既发展了养殖业,又弥补了长木村没有河流过境的遗憾,改善了自然环境,成为白鹭的栖息地。近三年,长木村先后获得“邵阳市双文明村”、“湖南省清洁能源示范村”、“湖南省小康示范村”、“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多项殊荣。XX年4月,我们在进行长木村规划设计时,立足长木村的资源条件和已具备的发展优势,坚持以促进产业特色形成和经济发展、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延续乡村人文特色,促进长木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特色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通过合理布局,完善生产、生活

4、、服务功能,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打造村庄特色构建基础平台。2促进产业特色形成和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必须通过科学规划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因此,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坚持从区域范围着手,分析长木村产业发展的前景,协调好长木村自身经济发展与邵阳市、高崇山镇经济的关系从提供新的经济功能和就业机会、确保农民增收和受益、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就业出发,对长木村的产业发项目逐一进行落实,加强了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指导,适当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强化产业发展

5、配套设施的规划,如管理服务、交易交流、运输车辆停放等用地和设施。同时,在住宅设计中,认真考虑农村家庭产业的特点及发展的空间需求,适当增加住宅的面积,设置相对独立的具有庭院生产功能的产业用房,以适应家庭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促进长木村的产业发展,我们将村内的农业生产用地规划为“六园七区二基地”。在村内现有的葡萄、柑橘种植规模上,以“猪一沼一果”模式为基础,继续扩大葡萄、柑桔的种植规模,形成“六园”三大葡萄园、三大柑桔园,远期总规模达1000亩。扩充农业产业链,完善整体循环农业经济结构,发展“猪一沼一鱼”、“猪一沼一菜”等模式,并以生态农业为依托,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因此,规划了一处旅游接待

6、中心及“农家乐”旅游项目区,形成“七区”两片水产养殖(养鱼)区、两片水稻种植区、两片蔬菜种植区和一处旅游接待中心及“农家乐”发展区。完善人畜分离措施和设施,在发展好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两基地”在见宝冲规划年产牲猪一万头的养殖基地;在进村主干道南侧规划食品加工生产基地。通过规划,着力培育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观光农业产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完善产业结构,提升建设发展层次,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在XX年实现“五个一”发展目标:一千亩果园,一万头生猪,每户一栋新房,人均年收入一万元,培养一百名大学生。3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7、,必须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保持村镇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实现村镇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我们充分尊重了长木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力求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在生态和谐中求发展__绿树成林、果园成片,湖(塘)光山色、鸟语花吞,六业兴旺、文明和谐,丰衣足食、安居乐业。3.1集约利用土地我们从区域角度认真分析了长木村的土地价值,本着不同地段土地赋予不同使用功能的原则,保证土地的集约利用,使土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