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标准、历程与特点

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标准、历程与特点

ID:22623885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30

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标准、历程与特点_第1页
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标准、历程与特点_第2页
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标准、历程与特点_第3页
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标准、历程与特点_第4页
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标准、历程与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标准、历程与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标准、历程与特点所谓哲学的转型,“是指哲学的一定的思维方式所发生的质的飞跃及其新质的展开,是指哲学的致思趋向、话语系统及其整个哲学文化风貌的转变’。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最先是在西方社会中得以发生的,并通过资本主义的全球性现代化运动而扩散到世界各地,从而使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也成为一种全球化运动。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便是在这一全球性的现代化运动背景下发生的,它既有类似于西方哲学转型的一面,也有着自身的特点。一、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标准在世界哲学史上,西方哲学的发展,十分鲜明地呈现出从古代形态到近代形态再

2、到现代形态的转变。随着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为标本的全球性现代化运动向前近代的非西方民族的扩张,西方哲学的转型也被赋予了世界性,深刻地影响了非西方民族哲学的转型,成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尺度和参照系。中国哲学的转型正是在以西方近现代化为标本的全球性现代化运动的巨大影响之下,通过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会才得以实现的,是在与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对照中,发现中国传统哲学的不足并借鉴了近现代西方哲学的资源而进行的。这样一来,西方哲学的转型这个尺度、参照系就蕴含在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发展之中,本身就是近代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尺度和参照系。因此,

3、讨论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标准,就必须首先回顾西方哲学近现代转型的历程。西方传统哲学是指古希腊哲学和中世纪神学。古希腊理性哲学,主要是追寻世界的本质和本源,并以此建立整个世界的图景,因此西方理性哲学的最初形态,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其本体为综合性的对象大全者一实体神。这一时期的哲学思维方式是一种直观与朴素的思维方式。在这个综合性的对象大全者中,由于一切被实体化和对象化,理性便只是实体的一种属性,认识论是从属于本体论的;而哲学也便是作为大全科学而存在的,科学还未能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因此文化世界的整体风貌,便是哲学作为大全科

4、学,包容了各种知识,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随后基督教神学兴起,人格神取代实体神成为最高本体,而使理性沦为神学的奴婢,使理性为信仰服务,这个时候实质上是信仰的思维方式占着主导地位,至于文化世界的整体风貌,便是哲学与神学联姻。既压抑了人文精神,也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这种阻碍更为明显地暴露了出来,于是反经院哲学和反封建特权的呼声日益高涨,从而促使传统社会和传统哲学向近代转型。人们一般把培根一直到黑格尔所建立的哲学称之为西方近代哲学。这些哲学家利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高扬理性精神

5、,吸取自然科学方法,在反对神学对理性的统治以及人的异化双重主题下建立起了近代哲学。这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是从主客、心物二分出发运用理性来构建形而上学体系。这种形而上学思维模式,在哲学上的表现是高扬理性精神,突出认识论与方法论—培根的经验归纳法和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法正是当时认识论与方法论中的两大典范;在道德和价值上的突出表现则是个体本位,个人主义被当作一切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基础和出发点。这个时期文化世界的整体风貌,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结成紧密的联盟,哲学家们都将科学作为批判中世纪神学的武器和建立哲学体系的思维方式。所以

6、在近代哲学中,仍然未能实现科学与哲学的划界,在本体论问题上也就未能实现宇宙论与本体论的分离。不过,“休谟问题”的提出为哲学与科学的划界提供了契机,康德对认识可能性的探讨更是将哲学与科学的分离提上了日程。康德划分了现象界和物自体认为人们能感知、认识的只是现象界,本体则是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是不可能用理性、科学来加以说明的,否则就会出现“二律背反”,这在事实上指出了科学和哲学结盟所存在的内在矛盾,为科学与哲学、宇宙论和本体论的分离准备了条件。同时,康德虽然认为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根据不在理性之中,但他却又在审美判断中找到了形

7、而上学的可能性,这也为人文主义哲学和科学主义哲学的现代分流准备了条件。正是由于这些潜在的契机,在经历了19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家对黑格尔自然哲学的反叛后,哲学与科学的联系终于解构了,西方哲学从而转向了现代形态。由于主张哲学与科学的划界,在现代西方哲学内部就出现了两个方向:一是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思潮。他们“拒斥形而上学”,认为真正的哲学就是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研究科学知识的确切性和可靠性,坚持哲学走科学化、实证化的道路,而将形而上学作为诗或艺术一类的东西;二是以生命哲学、文化哲学、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思

8、潮。主张对科学与哲学进行划界,确立各自的意义范围,认为在科学的领域之外,还存在“生活世界”的领域,强调哲学最主要的领域是作为“生活世界”理想化的本体论领域,而这是科学所不可能涉及和代替的内容。由于哲学与科学的划界,当时整个文化世界的风貌便是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这是西方哲学现代形态最典型的标志。从西方哲学转型的历程,可以明显地看出西方哲学转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