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学第九章

[教育学]教育学第九章

ID:22644235

大小:105.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30

[教育学]教育学第九章_第1页
[教育学]教育学第九章_第2页
[教育学]教育学第九章_第3页
[教育学]教育学第九章_第4页
[教育学]教育学第九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教育学第九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节  德育的概念、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一)什么是德育  我国明确使用“德育”概念是在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传人我国之后。  陶行知先生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谈到:“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学;二、体育注重自强;三、德育注重自治。”在这里,他明确使用了“德育”的概念,认为学生自治,是贯彻德育的结果,并把德育看成是整个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解放以来,我国在德育概念的表述上,说法不一。有的把德育看成是道德品质教育,有的称德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有的说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和世界观教育。

2、现在,大多数人都倾向于用“思想品德教育”来表述德育概念。  教育学范畴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更广,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

3、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过程。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它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具有历史性,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又具有继承性。    (二)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五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就区别而言,它

4、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作用。以德育和智育为例,智育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致力于分清真假、解决科学真理观问题。德育也要以认识为基础,但它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发展他们分辨善恶的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简单地说,德育的本质是育德,而智育、体育、美育的本质是育智、育体、育美,它们在本质上是各不相同的。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都是为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服务的。他们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德育为其他教育提供了精神动力和价值方向,智育、体育

5、、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为德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学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德育为首,充分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动力作用,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以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德育的意义    (一)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二)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三、德育的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概念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

6、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ü 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ü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ü 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ü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二)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

7、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8、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把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德育目标可以这样来表述: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