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及打顶留叶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及打顶留叶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ID:22675128

大小:7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不同种植密度及打顶留叶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_第1页
不同种植密度及打顶留叶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_第2页
不同种植密度及打顶留叶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_第3页
不同种植密度及打顶留叶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_第4页
不同种植密度及打顶留叶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种植密度及打顶留叶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种植密度及打顶留叶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摘要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种植密度及打顶留叶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显示,打顶后5d打脚叶、圆顶后5d的处理前期生长较缓慢,现蕾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有利于烟株的生长,且产量和中上部烟比例也最好;密度方面以行距X株距为1.2mX0.6m最佳;整体以行距X株距为1.20mX0.60m,打顶后5d打脚叶、圆顶后5d时打顶叶的处理最好,行距X株距为1.20mX0.55m,打顶时打脚叶、顶时打顶叶的处理最差。关键词烤烟;种植密度;打顶留叶方式;产量;质量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2、07-5739(2016)03-0015-01以往许多试验均己表明,密度和打顶留叶方式对烤烟的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本试验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及打顶留叶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以突出永兴县优质烟叶的风格与特色,提高配套栽培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在永兴县高亭镇金坪村进行,该试验地海拔130m;总面积约1333.33hm2,前茬作物为水稻;本次选择的烟草品种为云烟87,土壤类型为黄壤,黏土。1.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1-3],种植密度(A因素)设3个水平,留叶方式(B因素)设3个水平(表1)。重复

3、3次,共9个处理,27个小区。1.3试验方法在移栽前按照五点取样法,对每个小区的土壤进行了取样,烟田管理措施按照郴州市优质烟叶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统一中心花开放时打顶[4-5]。统一于2014年12月15日播种下水,采用漂浮育苗,在棚内进行相同的苗期管理,于2015年3月26日移栽。2结果与分析2.1生育时期由表2可知,各处理烟叶团棵期都是4月28日,处理A3烟叶旺长期为31d,处理Al、A2烟叶的旺长期为28d,处理A1B1、A1B3、A2B1、A2B3烟叶成熟较早,生育期为208d,比其余处理短4d。2.2主要农艺性状由表3可知,旺长期以

4、处理A2B3的叶面积最大,处理A3B2的叶面积最小;株高以处理A2B1最大,处理A3B2最小;叶片数以处理A2B3最大;处理A1B3、A2B2茎围最大,处理A1B1茎围最小,处理A1B1生长势明显差于其他处理。整体而言,处理A2优于处理Al、A3,以处理A2B3、A2B2田间农艺性状最好,处理A3B2、A3B1最差。由表4可知,烟叶成熟期农艺性状各处理差异比较明显,叶面积整体呈现处理B2〉处理B3〉处理B1;处理A3B2的下部叶面积和中部叶面积最大,上部叶面积也好于处理A2B2,与旺长期比较,生长速率最快。株高、叶片数、茎围以处理A1B3最

5、好,节距以处理A3B1最大,呈现出处理A3〉处理A1〉处理A2。2.3经济性状由表5可知,处理A3B2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为最高,比处理A2B1分别高出7.63%、10.58%和3.2个百分点。3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打顶后5d打脚叶、圆顶后5d时打顶叶处理前期生长较缓慢,现蕾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说明该措施最有利于烟株的生长,且产量和中上部烟比例也最妍6-7]。密度方面,以株行距0.60mX1.20m的处理最好。整体以行距X株距为1.20mX0.60m,打顶后5d打脚叶、圆顶后5d时打顶叶的处理最好,行距X株距为1.20mX0.55m,打顶

6、时打脚叶、圆顶时打顶叶的处理最差。4参考文献[1]赵辉,赵铭钦,程玉渊,等.不同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0(1):46-50.[2]赵光伟,刘德育.打顶时期与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1996(4):18-19.[3]吴云霞,郑克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产量与种植密度,氮肥种类的关系[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6(2):9-11.[4]徐树德,赵忠华,尚志强.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和产量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4):46-47.[5]杨隆飞,占朝琳,郑

7、聪,等.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1(6):46-48.[6]汪丽,刘雷,杨文钰,等.种植密度与施钾量对烤烟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增刊):106-110.[7]卢敏.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