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誉的和效应: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信誉的和效应: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ID:22724866

大小:2.02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31

信誉的和效应:中小企业融资策略_第1页
信誉的和效应:中小企业融资策略_第2页
信誉的和效应:中小企业融资策略_第3页
信誉的和效应:中小企业融资策略_第4页
信誉的和效应:中小企业融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誉的和效应: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信誉的和效应:中小企业融资策略企业是竞争的经济世界里的基本元素,按其规模可分为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两类,它们各自都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机会,在社会经济中有自己的位置。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支活跃力量。至2001年末,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已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为社会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为国家创造了60%的国民收入和40%的利税。然而现在我国各地区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庞大的资金缺口,融资困难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并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就其根本原因来说是中小企业自身的规模小、内部经营

2、管理体制不完善,这一点需要企业长期运作中自己来解决。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企业发生融资困难大多是“急难”,等到依靠企业本身发展来解决问题往往太晚,这就引出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直接原因,说穿了就是一个信誉问题。中小企业信誉不够,而贷款关键靠的是信誉。既然光靠企业自身的信誉不够贷款,那么请“外援”就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果能引入外界的一个或几个团体的信誉(大企业、别的小企业、担保组织和政府等)来和目标中小企业自身的信誉相加就能起到一个独特的效果,使其结合后信誉大到足够融资的目的,这个就是信誉的和效应。合理利用信誉的和效应就为中小企业迅速摆脱融资困难、解决燃眉之急

3、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信誉的和效应的提出(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1、从企业内部分析首先,中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弱。资本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根本,也是担保债务和承担亏损的财力保证。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固定资产明显低于大企业。而且,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基础较薄弱,产品比较单一,市场风险很大,企业的市场风险很容易转变成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而转化为银行的信贷风险。企业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导致不能支付的风险很大,略有不慎导致亏损,重者甚至可能带来破产的厄运。图一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供给曲线资料来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理论、模式及政策》作者梅强、谭中明,经

4、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6月版再者,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普遍较弱。受生产资源与人才资源等方面限制,中小企业管理资源相对短缺,管理机构简单,许多中小企业不设财务机构,没有专职的财务人员,财务管理职能由会计或其他部门监管,或者由企业主管一手办理,先进、科学的财务决策方法难以得到规范操作,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其中包括融资管理的效率。融资能力不足会对中小企业产生内在融资制约,抑制其筹资投资行为的正常进行,图一对此进行了清楚地描述。从图中可以看出,融资能力的不足使有效资金需求曲线从D左移到D1。假设法定利率为r,这个时候有效供给量为d,变动后的有效需求量为d1,企

5、业减少(d-d1)的有效需求量,即因为融资能力不足所导致的融资制约。2、从银行角度分析第一,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对非国有经济认识上存在误区。中小企业从所有制成分而言大多是非公有制企业,而传统认为,对非公有制企业发放贷款如果不慎无法收回,必然会导致国家资产流失。因此信贷员对中小企业放贷损失所形成的压力要比对国有大企业放贷损失所形成的压力大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第二,管理权限过于上收,不利于基层放贷。上收地市级以下的固定资产及技术改革贷款的审批权限以后地方中小企业项目融资的难度明显加大,贷款审批权限过于集中于中上级银行不

6、但会影响基层行放贷的能动性,而且因审批手续、环节过多,会影响中小企业取得贷款的时效性;贷款审批权限过于上收还会造成有贷款发放权的总分行不了解实际情况,而了解实际情况的基层行却没有贷款发放权的局面,不利于基层信贷风险的及时化解与防范。第三,银行贷款偏向大户。大多国有商业银行放贷重心向大户倾斜,而对更多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关注不够,甚至有银行存在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歧视政策,为其贷款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如图二所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份额分别为19.8%,19.8%,39.1%和61.5%,远低于中国民生银行

7、(93%),城市信用社(85%),农村信用社(85%)和城市商业银行(75%)。但其所占的资金量又占到了金融机构资金总量的90%以上。这在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反差。也反映出争取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意义。图二2001年各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比重图示:ICBC:中国工商银行CCBC:中国建设银行BC:中国银行ABC:中国农业银行CMBC:中国民生银行UCC:城市信用社RCC:农村信用社CCB:城市商业银行资料来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理论、模式及政策》作者梅强、谭中明,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四,信息不对称。面对信息不对

8、称或不完全而使信贷市场出现信贷配给——即按照所报的契约条件,贷方提供的资金少于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