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乡间的音乐阅读答案

行走在乡间的音乐阅读答案

ID:22756790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1

行走在乡间的音乐阅读答案_第1页
行走在乡间的音乐阅读答案_第2页
行走在乡间的音乐阅读答案_第3页
行走在乡间的音乐阅读答案_第4页
行走在乡间的音乐阅读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走在乡间的音乐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行走在乡间的音乐阅读答案行走在乡间的音乐安庆①最早接触和认可的艺人是那些走街串巷,身上背着二胡扛着木头箱子的盲人。他们手里握着棍子,塔塔塔敲在乡间的土路,心很静地走,路上的尘土被长棍敲打出一星一星的泥点,风吹着,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在四邻八乡的路上,一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脸被吹成了什么样子,走累了随便找个地方歇歇。乡间的夜晚静下来,乡村的电还是稀罕物,家家还都备着煤油灯,我听见瞎子的梆子还当当地响。母亲说:瞎子没有吃饱或者没有找到住的地方。我站在门口往瞎子坐的地方瞅,听一阵阵一声声沉闷的梆子把夜敲得愈来愈深。后来,梆子声停了,我知道他被领走了,没有棍子声,棍子的一端被领他的人牵在手

2、里。②这是我最初对艺人的感觉和记忆。③我喜欢他们坐在树荫下拉二胡的样子。④他们的身旁有树叶、有阳光、有月色,甚至有跟着主人来听书的狗或者有被主人牵在手里的驴。不需要搭台,不需要灯光,他们是最不奢侈的艺人,他们的心里有灯,多复杂的简谱都在心里记着。我相信盲人眼前的世界很净,他们看到的都是纯粹的东西,路上有男人和女人走过全凭他们的知觉,一头驴或者一头猪的走过全凭他们的知觉,一片树叶、十片树叶的飘落全凭他们的知觉,一个季节走过的程度全凭他们的知觉。⑤我记得一个叫“萧瞎”的人,先是大家叫他小萧,后来我长大的时候他变成了老萧。他每年都要到我们村里来几趟,差不多是按季节来的,他会说我上

3、次来的是春天,这次来麦子已经收过了。他会算农时,知道农忙时没有人顾上和他聊天、听他拉弦子、唱坠子、说书。他坐在十字路口,有几个人走来,站在他身边的老霍问他:走过来的是男还是女?他把弦停下来,须臾间说:三个男的两个女的。真准,这就是靠耳朵行走靠耳朵生活的智慧。萧瞎书说得不算好,但他拉得二胡好,清清亮亮,缠缠绵绵,惟妙惟肖。有一曲沉郁悠扬的二胡,后来我才知道它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在一个深夜,我站在远处,忽然被这首二胡曲打动了,我听出了一种深藏于心的东西。我问萧瞎,他说:这也是一个盲人拉成的名曲,盲人名叫阿炳,很多年前一个流浪街头的艺人,他会拉几百首乐曲,可留下的只有几首。

4、就是从此我开始喜欢阿炳的,至今我常放的乐曲里肯定少不了《二泉映月》。后来,我又喜欢上了他的《听松》《寒春风曲》;喜欢上了另外的二胡曲《良宵》《将军令》《病中吟》等,电视上如果有二胡演奏我常会痴迷地坐着不动。⑥萧瞎的故事很多。比如说一次下大雨,道路上有很厚的积水,他不敢走,求别人拉他过去。人说:那你得有啥表示!他说我一个没眼的人咋表示?人说:你不是会学驴叫吗?他只得学了,仰着头,根呱根呱,根呱,他一边“叫”着,手牵在了别人的手里。还有,他喜欢上了某村的一个寡妇,晚上住在离寡妇近的牲口屋里,用竹竿去敲寡妇的门。寡妇在屋里纳闷,不开门。他掏出装在布兜里的二胡,拉出叽叽叽老鼠的叫声

5、,狗的叫声;吱呀一声,门终于开了。后来那寡妇跟了他,走街串巷竹竿始终攥在女人的手里,他挣来的钱大都被寡妇给了她上学的儿子,那个儿子最后考上了一所大学。孩子在学校学的竟然也是乐器,主攻的就是二胡,据说现在是一家乐团里的二胡手。这应该是萧瞎最大的善举了。⑦后来,乡村的电逐渐正常了,各家各户基本都有了电视,乡间流浪的艺人越来越少了,街头的二胡声很难听到了。萧瞎也不再一年四季来俺村了。这时候萧瞎已成了一个算卦很神的人,名声传得很大。我和一个朋友也去找他算过,他住在一个小院子里,屋子很窄,那个女人坐在他身边,帮他收钱。他坐在小桌子边,手头搁着的不是#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1.解说第④

6、段“他们的心里有灯”和第⑤段“我听出了一种深藏于心的东西”两句中“灯”和“东西”所指代的内容。(2分)2.文章第⑥段写萧瞎找媳妇和孩子考上大学且主攻二胡专业这两件事的用意何在?(4分)3.巧用对比是本文的特色,请找出文中的对比并简析其作用。(4分)4.本文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色?请结合文章作赏析。(5分)5.请结合现实,探究追忆“乡间音乐”的意义。(5分)参考答案:1.“灯”,指的是纯净的心灵世界,“东西”指代的是饱受苦难却乐观积极的心态(或对艺术的执著,不屈的人生态度等等,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2.前者说明了萧瞎敢爱、敢于追求人生的幸福以及机智、风趣等性格。后者说明萧瞎

7、的艺术影响,传统文化已经得以传承,又让我们看到了乡间音乐的希望和生生不息、薪火传承。(每点2分)3.本文有三处对比:将村民热衷听二胡时的满足与冷落二胡亲近电视后的茫然作比;将萧瞎早年拉二胡和后来算卦对比;将萧瞎贫穷、幸福的生活与富裕、飞来横祸对比,以此说明,人们为获得了更多的物资财富,放弃了精神,这是“舍本逐末”之举。文章巧妙运用对比,不仅突出了事物和人物的鲜明特征,而且鲜明地表达了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文章的思想倾向。(写出两处对比2分;分析2分,重点见画线句。)4.平淡、朴素、口语化的语言在文中处处皆是,读来有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