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1)

论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1)

ID:22769256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1

论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1)_第1页
论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1)_第2页
论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1)_第3页
论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1)_第4页
论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1)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1)[摘要]本文在论述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外部不经济题目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发展旅游经济,促进落后地区文明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是,假如开发方式不当,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题目,我们可以从“公地的悲剧”中得到启示。“公地的悲剧”是美国学者哈丁在同名论文中提出来的。在哈丁所描述的模型中,

2、有一个牧民们共同所有和进进免费且没有限制的草场。在这个草场生态系统中,牧场是公有的,奶牛是牧民们私有的。牧民们为了使个人的近期利益最大化都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奶牛头数。但是,草场的载畜量是有限的,超过载畜量的奶牛会给草场带来损害,这种损害必须由全体牧民共同承担。牧民们增加奶牛饲养头数的结果就是使草场退化,直至毁灭。因此,这个模型的结论就是:固然从近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有收益,但是从远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损人不利己”,确实是一个“悲剧”[1]。在“公地的悲剧”中,哈丁的简洁描述实际上提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众多微小的外部不经济行为所构成的集合

3、,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哈丁的“公地的悲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区域经济发展中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外部不经济的题目,是很有启迪的[2]。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类似于“公地的悲剧”这类外部不经济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不顾长远,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有的单位不按规划建设,乱搭乱建,严重破坏旅游环境;有的旅游区废物随地乱扔,恣意污染环境;有的在一个狭小区域低水平重复建设同类旅游产品,既浪费旅游资源,又分割客源市场。这些悲剧就是各区域市场主体在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时

4、形成的外部不经济。[4]。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充分熟悉外部不经济行为对四川经济发展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努力减少和避免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一、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粗放型旅游资源开发方式本质上是一条低层次重复性的数目扩张的发展道路,造成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旅游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一是低水平。有的地方旅游业缺乏总体规划,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特色定位不明,景区功能不清,资源开发失控、设施建设失衡等题目;有的地方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对民族、地域文化的深进考察,不少

5、地区的人造景观粗制滥造,杂乱无章。例如平武白马躲寨景区,山门左侧建了一座高高耸立的长颈鹿塑像,右边是一个现代加油站,这二者与整个景观和气氛极不协调,与白马人的文化生态环境格格不进[5]。二是破坏性。有的旅游区的政府和企业为了本地和集体的利益,不顾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实际承受能力,采取掠夺式的开发经营方式,以获取局部的短期的利益;有的把风景区当作野外游乐场和“吃喝玩乐综合体”进行开发,结果造成风景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的下降,原貌严重受损,使那些传世数千年的风景区遭到破坏;有的景点所建的高层建筑、宾馆、发廊、桑拿等设施,往往与风景格

6、调不***,破坏了景区的文化氛围。三是重复性。以九寨沟、黄龙旅游线上汶川、茂县、松潘、红原、理县等6县为例,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存在着随意开发、重复建设的题目。九黄线上的自然景区,无论是叠溪一松坪沟、大录神仙池;还是卡龙、牟尼沟等景区,假如单就某一个具体景区而言,都可以说美不胜收,但由于这些景区在地质地貌、海拔天气、自然风光、动植物资源方面与九寨、黄龙基本类似,属于同质性旅游资源,这些景区(点)既不及九寨沟、黄龙那样精美、典型,与著名,又与九寨沟、黄龙相距不远,重复开发这些景区(点)的结果是分流客源,分割市场,加剧竞争,浪费投资。(Lw.ns

7、EAc.编辑整理)四川旅游资源开发方式要吸取粗放型开发的教训,走出粗放型开发的误区,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一要打造精品。克服县县搞开发、乡乡抓旅游的现象,认真贯彻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重视和加强以品牌为主的旅游资源开发进程,树立大旅游观念,努力使旅游资源开发向规模化、精品化方向迈进,培育旅游龙头景区和拳头产品。二要丰富内涵。在不增加或基本不增加景点和景区外延的情况下,以艺术、文学、民俗、建筑、宗教、政治等文化因素为内涵,对原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再开发,这既是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深层次挖掘的过程,也是旅游产品的更

8、新过程和深层加工过程。以甘孜州为例,甘孜州是躲族传统三大区域(卫躲、安多、康区)之一——康区的核心和躲族三大古文化中心,是川滇躲三省区联手打造的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自古为“茶马古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