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的赏玩与保养

奇石的赏玩与保养

ID:22781207

大小:91.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1

奇石的赏玩与保养_第1页
奇石的赏玩与保养_第2页
奇石的赏玩与保养_第3页
奇石的赏玩与保养_第4页
奇石的赏玩与保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奇石的赏玩与保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奇石的赏玩与保养》杜一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石道中人,除了特别喜欢石头之外,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欣赏和把玩。由于各地石种的千差万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个地方约定俗成的赏玩习惯。当我们认真讨论这个话题时,就不难发现:他其实是一相当复杂而又隐晦的问题。由于石界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没有统一的理论指导,也没有统一的鉴赏标准,更不可能产生一种可以量化的理论参数。实际上,它是仅凭各地石种在赏玩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地方性而且十分局限的赏玩模式。由此而引发的人云亦云,互不通融的各种禁忌说法,搞得大家疑惑迷惘,小心隐蔽。使得很多人对自己地方的赏玩习惯和实践经验,不敢正视,也不敢面对面

2、进行交流,生怕引起别人的误会乃至攻诽。以至于很少有人作这方面的理论探讨。这种心有余悸的心理反应在新时期赏石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总觉得有点不正常?闭关、保守的封建传统和习惯思维的意识形态,曾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上严重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阻碍着赏石文化的发展。笔者曾反复思考,当代石人应该怎么走?能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这的确是个严肃的问题。虽说仅凭自己的这点小能力丝毫不起多大作用,但既然自己想到了,还是应该一吐为快。最后给自己打气写出此文。笔者虽石龄短浅,且孤陋寡闻,但愿意在这方面作点努力。如能通过石友们的集思广益,坦诚相待的谈出自己的经验,岂不是件好事?成功

3、的经验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失败与糟粕我们不同样可以扬弃。此文的初衷,意在寻找一种大家都能认可接受的经验之谈。然后通过归纳整理,协调统一,不就自然形成了一套赏玩的理论,于人于己都能受益,岂不是件美事?前人没有总结出来,我们的时代应该有所觉悟,前人总结过的,我们也有责任去完善。关于奇石的赏玩和保养,所见文字确实不多。我们听到、做到、并已经付于实践的,应该很好的总结交流。在这方面,玉器、宝石行业取得的经验较多。奇石方面就差远了,这可能由于它涉及的社会范围太小,起步面窄的原因所致。在奇石赏玩方面,我们应该老老实实承认,下江的太湖石,灵璧石和雨花石都有很多成功经验。它有着深厚的历史

4、背景,悠久的赏玩习惯和众多文人雅士的推崇,从而形成一整套的赏玩、保养的良好传统,很值得各地石友借鉴。可称奇石者,无论是质色还是形纹,必有打动人的一面。无论是大方供石,还是小型玩石,都因其天然形成的奇异属性,得到玩家的赏识。这些石头或采集或购买,只要归人拥有,就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牵动着人们的情感和关爱。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有“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的说法,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奇石情有独衷的特殊感受。苏轼在《登蓬来阁下》一诗中有“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之佳句。可见,历史上一些有影响的文人雅士,他们对奇石的偏爱已达到致深的地步。真可谓

5、“几案供宇宙,囊中揣地天”。下面想就几个方面说说自己的一管之见,供大家参考讨论。供赏供石、在整个奇石领域始终占居主导地位,其尺寸约在十公分以上。十公分到二十公分左右的石头,不少人都以博古架形式组成一组,五枚、七枚、九枚比较合适。多则嫌繁,少则嫌寡。其内容和形式应协调统一,大小不能相差太远。人物、动物、文字、花卉、景物、山水及其它内容一致者为上。不提倡各式各样同置一架,如果内容太多,会给人一种零乱无章,缺少品味的感觉。所谓“博古”架,应该是制作精良又古朴典雅,尽量突出古色古香的韵味。当然,也可以根据内容和自己的喜好另作选择,但整体上一定要给人一种古典风格。这种赏玩最能突出

6、形石,纹石和彩石的个性特色。在展览活动中极具竞争前景,居家赏玩中也颇有人文风格。还应该强调:博古架每组石头中应有一“主石”,藏家无论藏品多丰,毕竟不可能每件都是精品和绝品。即使每件都是精品,在反复的赏玩比较中也必然有最佳与一般之别。我们可以形象的拿汉字书法鉴,汉字书法中每字必有一主笔,书写的成败,关键也看这一主笔。我们赏石,同样是以烘托主题为根本目的。这样做的意义是先抓住观者的第一映像,观者就会顺着主题去细细欣赏每一块石头。能够让人过目不忘,刻记铭心,说明你就成功了。只有先悦之于己,才能后愉之于人,自己不满意就反复筛选补充,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又似写文章,只有反复修改推敲

7、,才能完美达臻。二十公分到四十公分之间的石头均不提倡上博古架,即使做成特殊的博古架,也只能给人肥挤臃肿,毫无精美之趣。如能配座协调,故事内容一致,二、三、四、五成组,当然回味无穷。四十公分以上,绝大多数是独立成趣,象这么大的石头成组已经很难。当然,如果成组更好,那是可望不可急的事。在居家赏玩中,大小兼顾,颜色措落,色纹并举者为最佳,不可只凭自己的单一爱好而定向收藏。收藏的面越广,了解石头的知识就逾多,对提高自身的赏石能力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当然,天下的好东西多得很,我们不可能全部拥有,但我们应该了解的更多,这并不矛盾。这里特别强调一下:不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