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论》2知识要点

《哲学引论》2知识要点

ID:22815611

大小:58.0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31

《哲学引论》2知识要点_第1页
《哲学引论》2知识要点_第2页
《哲学引论》2知识要点_第3页
《哲学引论》2知识要点_第4页
《哲学引论》2知识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引论》2知识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哲学引论》第二章知识要点第二章中西哲学史略第一节中国哲学史略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世界三大哲学体系,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国哲学大约结胎于夏商周三代,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先秦哲学、汉唐哲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实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先秦哲学  1.《周易》及其思想。  《周易》本称《易》,是中国文化典籍中的一部奇书。它既是儒家的基本经典,位列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之首,又为各家各派所看重,渗透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

2、面。  《易经》包含《经》与《传》两个部分:《易经》由六十四卦组成,其主体是卦名、卦象、卦辞、爻象、爻辞等;《易传》是对《易经》本文的解释和对其思想的发挥,共有十篇,故称《十翼》。《周易》的思想非常丰富,它涉及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深化了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  2.孔子与儒家。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其代表人物还有孟子和荀子等。儒家的经典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荀子》等。  儒家哲学可以归结为以“仁学”为核心的伦理哲学体系。关于仁学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①以“

3、孝”释“仁”:即孔子试图通过血缘纽带建立一套普适于整个社会的普遍必然的伦理秩序,这是仁学的出发点;②以“礼”释“仁”:即仁的首要涵义是一套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纲常礼仪,这就是孔子念念不忘的周礼;③“仁者爱人”:即将“孝悌”推而广之,乃至于所有的人,这是仁学的核心;④“推己及人”:这是仁学的实施方法,即著名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⑤“君子人格”:这是仁学的追求目标,以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生活为最高典范。与此相关,儒家特有的天人观(如孔子所谓“天何言哉!四时行

4、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和人性观(如孟子所谓人之“四善端”),对于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老庄与道家。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继承人是庄子,史称“老庄学派”。道家的经典有《老子》和《庄子》等。这一派侧重于探讨宇宙观、人生观问题,倡“无为”和冀“逍遥”是它的显著特征。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并主张以“道”为世界之根本,以“合于道”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故称“道家”。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几乎和儒家一样经久不衰,并与儒家的理论互补而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  4.墨翟

5、与墨家。  墨家,因创始人墨翟而得名。在先秦时与儒家并称两大“显学”,但因汉代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遂成绝学,其传承亦绝。墨家的思想集中《墨子》一书中。在社会政治观上,墨子有十大主张: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其中核心的是“兼爱”和“非命”。在哲学上,墨子主要的贡献集中表现在认识论上,即著名的“三表法”。在“三表法”中,墨子强调判断一种言论或知识的真假,必须参证历史的经验、百姓的见闻和实际的效用。  5.韩非与法家。  法家的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实际

6、创始人为战国时期的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法”(法令)、“术”(权术)、“势”(政权)三者密切结合,以巩固和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法家是百家争鸣中在事业上取得最为辉煌成就的学派,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秦王朝就是按照法家的理想建立起来的。  法家的经典有《管子》、《法经》、《商君书》和《韩非子》等。  二、汉唐哲学  1.两汉经学。  儒家经典在后世被成为“经”,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正是

7、在两汉时期,儒家学说经过新的整合取得了思想上的统治地位,而道家学说则成为影响最大的非正统思想。与此相应,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天人感应观和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天道自然观;前者以董仲舒为代表,后者以王充为代表。  2.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有王弼、嵇康、阮藉、郭象等,他们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名教就是“名分教化”,指封建社会的礼乐制度和道德规范;自然的意思是自然而然、自然无为,它是道的特性和法则。从道家的观点来说,名教属于有为的范畴,自然属于无为的范畴,二者

8、是相对的。所谓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纲常礼法与自然无为的关系。由“名教与自然之辨”,后来又演化出“本末有无之辨”和“言意之辨”等。  3.道教的兴起。  东晋时的葛洪写了一部《抱朴子》,标志着道教由此成为中国唯一一种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的宗教。  4.隋唐佛学。  中国僧人在对佛教经典和教义进行总结、评判、选择的基础上,先后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1)法相宗。创始人是玄奘,《成唯识论》是其代表作。玄奘信奉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学说,特别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