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阿炳的内因和外因

成就阿炳的内因和外因

ID:22835898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31

成就阿炳的内因和外因_第1页
成就阿炳的内因和外因_第2页
成就阿炳的内因和外因_第3页
成就阿炳的内因和外因_第4页
成就阿炳的内因和外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就阿炳的内因和外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成就阿炳的内因和外因摘要:阿炳曾是无锡街头卖艺求生的盲眼艺人阿炳曾是无锡街头卖艺求生的盲眼艺人,既没有高贵的身份也没有显赫的地位,为何一曲《二泉映月》就能定位他在20世纪中国音乐界的独特地位?本文将从内因:阿炳自身的音乐条件;外因:阿炳音乐的发现者、推广者、二胡改革者、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无锡东亭的音乐环境,这两大方面来综合分析成就阿炳的内因和外因。从哲学的角度探讨到底是什么成就了阿炳在音乐史上的地位,进一步了解这位在中国音乐史上充满着传奇色彩的民间音乐家。关键词:阿炳成就内因外因二泉映月阿炳在中国音乐界乃至世界音乐界都被人们所熟知,一曲《二泉映月》早已定位了他在20世纪中国音乐界的独

2、特地位。一位无锡街头卖艺求生的盲眼艺人,既没有高贵的身份也没有显赫的地位,为什么会有这样独特的地位?成就阿炳的内因和外因又是什么呢?内因和外因是哲学上的范畴,是事物发展变化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趋势的内在根据,外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哲学与音乐好像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我们却可以运用哲学的观点对一些音乐现象进行分析。鉴于此,我将用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来探讨成就阿炳在中国音乐界的独特地位的原因。一、成就阿炳的内因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趋势的内在根据,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而造就阿炳地位的内因就是其自身的音乐条件。

3、阿炳可谓出生在音乐之家,自小就受到精通道教音乐的父亲所影响。在阿炳8岁时,其父华清和本想将他送入私塾读书3年,但这个内心狂热的顽童似乎对“之乎者也”不感兴趣,而是对华清和在道教法事上所演奏的各种民族乐器表露出一个孩子少有的兴趣和学习憧憬。阿炳在音乐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对乐器的音色和乐曲也有着异于常人的领悟力。华清和在意识到这点后,就放弃了让阿炳成为文人的初衷,父子成为师徒,阿炳正式开始了各种乐器的学习。在父亲华清和的严格教导下,经过刻苦的学习,有着过人天赋的阿炳很快就能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技能。如二胡、琵琶、笛子等乐器,并在其父从事的道教法事音乐的活动中独挡一面。一表人才的阿炳加之有一

4、副好嗓子,既能演唱也会弹奏,被当地的人们誉以“小天师”的美称。阿炳不仅乐器奏得好,其说唱新闻更是堪称一绝。说的唱的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深得当地人们的喜欢。在他眼睛失明之后,手操二胡、边拉边说唱新闻的音调传遍了无锡东亭的大街小巷,深入了人们的心中。阿炳的音乐是如此的被人们所喜欢和熟悉,究其原因,阿炳自身所拥有的音乐才华是根本。二、成就的阿炳的外因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第二位的原因。一个无锡街头卖艺求生的盲眼艺人,既没有高贵的身份也没有显赫的地位,却在中国民族音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六曲倍受中国人们乃至世界人们喜欢的绝世名曲,让阿炳冠上了民间音乐家的称号。

5、他的作品能如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音乐地位能如此之坚固,其外因要数下几位音乐家和当地的社会环境以及无锡东亭的音乐环境。(一)发现者:以杨荫浏为首的采访录制人员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荫浏教授和曹安和老师去无锡采风,正准备用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录制一部分道教音乐用于研究民间音乐,介于阿炳这位盲眼艺人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他的六首旷世之作有幸被录了下来,其中包括我们现在早已耳熟能详的《二泉映月》,还有其它两首二胡曲《听松》、《寒风春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这六首乐曲也成为研究阿炳音乐的非常宝贵的第一首资料。时间是1950年9月2日晚上7点半,地点是无锡三圣阁,人

6、物是阿炳和其老伴董催娣、杨荫浏、曹安和、黎松寿和其老伴曹志伟以及他的岳父曹培灵、祝世匡,共八人。随着钢丝的拉动,一次历史性的录音开始了,这也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一段重要历史。此次录音之后,凭借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杨荫浏于1952年整理出版了《阿炳曲集》,由万叶书店首次出版,后由人民音乐出版社等多个出版社多次出版了此书。这一曲集用文字和谱例的方式记录了阿炳的六首曲子,对阿炳音乐的研究以及中国民族音乐的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其中的《阿炳小传》更是详细地介绍了阿炳的音乐人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正是由于杨荫浏等人的录音工作,才使得世人有机会聆听到阿炳哪蕴含着时代精神和社会最底层人们的内心世界

7、的《二泉映月》,才使研究阿炳成为可能。以杨荫浏为首的录音工作人员正是造就阿炳在中国民族音乐史上的地位的主要外因。(二)推广者:进行大量传播工作的吕骥吕骥(1909-2002),中国近代音乐家,自幼就喜欢琵琶、扬琴、笛子等民族乐器,并且非常重视对民族音乐遗产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对于造就阿炳的外因,吕骥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一员,但似乎大家都忽略了这为重要人物。吕骥先生于1950年下半年最先极力倡导将阿炳的录音向唱片社介绍,请他们制成唱片广泛发行,才得使《二泉映月》等曲目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