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复习资料终结

变频复习资料终结

ID:22855001

大小:5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1

变频复习资料终结_第1页
变频复习资料终结_第2页
变频复习资料终结_第3页
变频复习资料终结_第4页
变频复习资料终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频复习资料终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式有哪些?答:改变频率、改变极对数、改变转速差。2、变频调速的控制方式有哪些?答:(1)基频以下的恒磁通变频调速,又称为恒磁通变频率调速,属于恒转矩调速方式。(2)基频以上的恒功率调速3、(1)单极性SPWM控制设定载波ur,调制波uT,如图2-7(a)所示。在ur正半周,让VT1一直保持通态,VT4保持断态。当ur>uT时,控制VT3为通态,负载输出电压u0=Ud;当ur

2、VT2为通态,负载输出电压u0=-Ud;当ur>uT时,控制VT2为断态,负载输出电压为u0=0,此时负载电流可以经过VT4与VD3续流。图2-7电极性SPWM控制波形(2)双极性SPWM控制设定调制波ur、载波uT改为正负两个方向变化的等腰三角波,如图2-8(a)所示。当ur>uT时,控制VT1和VT3为通态,而给VT2和VT4关断信号,负载输出电压u0=Ud;当ur

3、矩控制5、变频器的分类有哪些?答:(1)按主电路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电压型变频器和电流型变频器。(2)按输出电压调节方式分类可分为PAM方式、PWM方式和高频载波频率的PWM方(3)变频器按照控制方式分类可分为U/f控制、转差频率控制、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4)按电压等级分类可分为低压型和高压型变频器两类。(5)按用途分类可分为专用型变频器和通用型变频器。(6)按变换环节分类可分为交—直—交型变频器和交—交型变频器。6、常用转矩补偿方法有哪些?答:⑴在额定电压和基本频率下线补偿⑵在额定电压和基本频率下分段补偿⑶平方补偿7、电动机减速过快对变频器有什么影响

4、?答:回馈能量将使变频器直流中间电路的电压上升,并有可能出现因保护电路动作带来的变频器停止工作的情况。8、加、减速曲线方式有哪些?答:加速曲线:(1)线性上升方式(2)S形上升方式(3)半S形上升方式减速曲线:(1)线性下降方式(2)S形下降方式(3)半S形下降方式9、加速时间和加速曲线各描述什么?答:加速时间描述加速快慢,加速曲线描述加速的变化过程10、什么是跳跃频率?(为什么要设定跳跃频率?)答:在进行调速控制过程中,机械设备在某些频率上可能与系统的固有频率形成共振而造成较大振动,应调过这些共振频率,防止机械系统发生共振。能发生共振的频率称为跳跃频率。

5、11、设定跳跃频率的方法有那些?答:(1)设定跳跃频率的上端频率和下端频率(2)设定跳跃频率和跳跃频率范围(3)只设置跳跃频率12、简述瞬时停电再起动保护功能。答:对于大惯性负载,由于停电时间很短,电动机的转速下降很少,可将再起动频率预置为停电时的输出频率;对于小惯性负载,在停电期间电动机的转速已下降很多,需将再起动频率设置为较低,这要根据具体的负载情况和停电时间情况而定。13、接点控制端子的控制方法有哪些?答:1.接点开关控制2.晶体管开关控制3.光电耦合器开关控制14、变频器的端子有哪些?答:(1)主电路端子:输入端子R、S、T输出端子U、V、W。(2

6、)控制端子:模拟输入端子、接点输入端子、模拟输出端子、接点输出端子、集电极开路输出端子。15、简述30A、30B、30C的功能。答:30A、30B、30C为故障报警继电器输出端子。当变频器保护功能动作时,输出继电器触点信号。当变频器正常时,30A-30C断开,30B-30C接通;当故障报警时,30B-30C断开,30A-30C接通。16、设计变频器正反转运行的控制电路,并简述其运行过程。图4-16变频器正反转运行控制电路正转:QF闭合→SB1闭合→KM线圈得电→KM常开触点闭合→SB3闭合→KA1线圈得电→KA1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电机正转运行。反

7、转:SB4闭合→KA2线圈得电→KA2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电机反转运行。停止:先SB5断开→KA1、KA2线圈失电→KA1、KA2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复位→正反转控制接点断开→再断开SB2→KM线圈失电→KM常开触点复位→切断QF。17、设计变频器正转运行的控制电路,并简述其运行过程。正传运行:QF闭合→按下SB3→KA线圈得电→KA常开触点闭合→电动机正传运行停止运行:按下SB4→KA线圈失电→KA常开触点复位→正转控制接点断开→再按下SB2→KM线圈失电→KM常开触点复位→切断QF→电动机停止运行。18、设计三台水泵恒压供水线路图并简述其运行过程

8、。启动过程:先闭KM→闭合1KM1,断开1KM2→1#水泵变频供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