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教育机构和培养模式多样化

论高中教育机构和培养模式多样化

ID:22868986

大小:66.5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01

论高中教育机构和培养模式多样化_第1页
论高中教育机构和培养模式多样化_第2页
论高中教育机构和培养模式多样化_第3页
论高中教育机构和培养模式多样化_第4页
论高中教育机构和培养模式多样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高中教育机构和培养模式多样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高中教育机构和培养模式多样化摘要: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方向上,要坚持多维度思考,不要囿于普职分殊的简单分类传统。倡导高中阶段教育机构多样化,鼓励改革要以学生发展需求为改革实质目的,要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要解决改革的动力机制问题。高中阶段教育改革要学习借鉴外国的相关经验。关键词: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特殊高中;职业教育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2-0058-06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精

2、神,普通高中要适应学生个性潜质发展的需求,在学校类型、培养模式(包括评价)和办学主体等方面实现多样化发展。这里就需要辨析这几者关系,以便于实施改革。办学主体多样化主要是鼓励方方面面的出资办学者,除了公办民办之外,应该鼓励“中间类型”和集体化、集团化办学。我国在这方面有一些教训,例如,对高中“改制学校”简单的清理政策就是不利于办学主体多样化的一个案例。这方面的研宄将在另外文章讨论。在此,我们主要针对我国高中教育实际,借鉴国际经验,讨论高中学段学校类型和培养模式多样化问题。一、高中阶段教育机构类型偏少概括和归纳国际上林林种种的

3、高中阶段教育机构,主要体现为学科专业侧重(欧洲的文科高中、俄罗斯的利才学校、我国的科技高中),产业和职业预备侧重(欧洲的实科中学、各国的农业高中、各国的综合高中、英国的城市技术学校),特殊人群关注(各国的艺术高中、日本的进学高中),出资办学主体多元(民办高中、特许学校),时空安排和媒介利用多样(日本的定时制高中、函授高中、夜间高中、美国的在线高中),等等几个维度,这些维度交叉组合,形成了高中阶段教育机构多样化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元

4、化。”从那时起,国家对普通高中提出了多样化发展的思路,要求高中多样化发展,在体制、模式等方面入手逐步实现多元化。后来,到了1995年,国家教委召开了全国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继续抓紧普通高中办学模式的改革,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以升学为目标的发展模式,要把升学作为其中一部分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这部分高中可以主要考虑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基础,为高校输送合格的新生;而其余的大部分高中要朝向综合化发展,学生在学校可以选择适宜的课程,通过课程选择的机制实现分流,这样的综合高中兼具升学与就业两种功能。另外,还有以就业为导向

5、的高中,以及有特色的高中,特色高中的发展方向是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求,例如,可以是外语、体育、艺术以及加强某一学科有所侧重的高中学校(班级)。从1995年的改革看,国家已经明确了高中教育机构多样化类型,而且,大部分高中应该发展成为综合高中。遗憾的是高中阶段的教育改革没有得到进一步强化。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等学校开始扩大招生是令人高兴的社会进步。但是,综合高中发展目标被放弃了,职业高中被进一步冷落了,这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实际上,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刚刚进入大众视野时,引

6、起了家长和学生选择升学型高中,忽略其他类型高中,这本身就缺乏理性判断,而国家的教育政策宣传也不及时不深入。当国家意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职业教育,需要人才多样化时,才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出普职比重“大体相当”等口号。实际上要达到“使全国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生人数超过普通高中的在校生人数”{1}很难实现。现实的情况是升学为第一追求的高中快速膨胀,表面繁荣,综合高中没有发展的任何支持,职业学校不断萎缩,甚至某些职业高中出现了通过举办“普高班”等形式,宣称达到了国家下达的规模计划。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这

7、方面的实地调查案例很多。普职分殊的基本假设是把人分成“劳心者”和“劳力者”两大类,这是长期封建等级社会残余的表现。在追求社会公平的时代背景下,高中阶段教育维持着好学生上普通高中读书,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去职业高中读书的“旧式”分流模式。“非普即职”,“非职即普”,怎么能体现高中教育的价值和使命?打破普职壁垒的前提是要把高中教育作为整体对待,各种各样的高中教育机构从专业、学科、产业、职业、出资办学者、时空安排和媒介利用等维度寻找各自发展的方向。学校之间基础课程打通,老师流动,学生自如选择,这样才能打破简单模仿和复制的“千校一

8、面”困局。在高中教育机构多样化的进程中,综合高中加快发展有其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将部分职业高中转变为综合高中容易得到职业高中的响应;另一方面,综、合高中的基础课程与普通高中课程相同也会得到社会及高等学校的认同。从发展综合高中切入,有利于高中阶段教育机构比例结构优化,有利于高中教育“宽基础”、“按照个性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