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减少损耗节约粮食问题的思考

关于关于减少损耗节约粮食问题的思考

ID:22883588

大小:6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1

关于关于减少损耗节约粮食问题的思考_第1页
关于关于减少损耗节约粮食问题的思考_第2页
关于关于减少损耗节约粮食问题的思考_第3页
关于关于减少损耗节约粮食问题的思考_第4页
关于关于减少损耗节约粮食问题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关于减少损耗节约粮食问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关于减少损耗节约粮食问题的思考导读:关于减少损耗节约粮食问题的思考是一篇关于粮食和损失方面的论文开题报告格式,适用于本专业专科生和本科生以及硕士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阅读参考借鉴,希望对学生们的论文写作启到帮助。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命脉、人民福祉.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粮食消费国,以占全球7%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多的人口,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的任务尤为艰巨.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工业化步伐加快,耕地数量减少、环境污染漫延、土壤品质下降、淡水资源匮乏以及恶劣灾害天气频发,实现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一项艰巨任务.增加供给固然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

2、要手段,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减少收获、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浪费样也是一个重要手段.一、中国粮食损耗浪费现象当前,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浪费问题突出.据国家权威测算,我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浪费550亿公斤以上,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浪费粮食、损失粮食的现象每天都发生,以说成为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素一、概括地说,粮食损耗主要表现粮食生产环节、产后的管理环节和消费环节.(一)粮食生产环节的损耗此篇论文原创lunargin:0auto;font-size:12px;color:#666666;">粮食和损失论文开题报告格式、长江中下游平原外,其他地区均不太适合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现代

3、科技的应用,机械化收获程度不高.直到2010年,我国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其中,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63%、38%、31%.除麦机收率能达到82%以外,水稻只能达到15%,玉米甚至不到2%.研究表明机械化联合作业降低粮食收获过程中损失5%8%,仅麦一种作物一年节约遗撒25亿公斤左右.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落后的收获技术常常致使收获季节农户来不及收割的粮食白白烂地里.近年来,随着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的提高,特别是玉米等收获机械技术的进步,收获环节的损失有下降,但收获环节的损失仍较严重.另外,由于收割机械设备质量不佳及收割粗疏和规模生产,烘干能力不足,粮食干燥基本依

4、靠露天,逢雨天致使谷物发芽霉变是常有的事.根据国家粮食局的调查,我国农村粮食产后损失率一般8%10%,有些地区甚至更高(收获期间的损失3%4%),大大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其中,麦、水稻及玉米收获时每亩损失分别为7。9、7。9和5。2公斤,仅此一项全国每年要浪费上百亿公斤的粮食.风雨冰雹等自然灾害等素也直接造成粮食损耗.例,山东省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率高、强度大、对粮食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据资料记载,自1978年以来的30多年间,山东先后经历了多起特大型灾害,包括1992年特大干旱、1993年汛期特大洪涝灾害、1996年特大干旱和特大洪涝灾害、2

5、007年济南7·18暴雨洪涝灾害等.时,山东耕地旱涝保收能力弱和灌排系统配套设施差的问题比较突出,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全省1。1亿亩耕地中,能基本实现旱涝保收的农田仅占一半左右.2012年,山东先后发生旱灾、风雹、洪涝、台风等多种自然灾害,其中汛期局部地区遭受严重洪涝和台风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3367。59万亩,绝收面积386。69万亩,造成粮食损失160多万吨.2013年,山东遭受洪怎么写粮食专业全日制论文预览次数:2437评说人数:1688涝灾害,全省1200多万亩农作物不程度受灾,秋季玉米绝收130万亩,花生绝收5万亩.(二)粮食管理环节粮食生产出来

6、以后到消费环节仍有一个十分复杂和绵长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基本都存损耗.由于我国粮食流通、储运及加工科技落后,尤其是农村储粮技术设施水平低,造成的撒失、霉变、虫鼠害等产后粮食损失数量巨大,每年高达四五千万吨.1.粮食流通运输环节受铁路散粮车回空、运输设施装备条件等主要素制约,我国粮食运输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包粮运输.包粮运输不仅成本高、效率低,时正常损耗约为3‰,大大高于集装箱散粮运输(损耗几乎以忽略不计).粮食主产区和调出区的东北,铁路散粮运输还仅限于东北地区境内.据统计,目前散粮运输比例只占到15%左右.粮食的包装量大且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不仅要防止破损撒漏,而且要防止

7、生物、微生物的危害和自身的酸败、陈化、霉变.我国目前普遍存包装简陋和包装过度现象,这都会造成粮食的损失浪费.粮食储存、运输过程中包装不善造成的损失也很惊人.现行基本采用麻袋、塑料编织袋等包装方式,包装经改进后,平均撒漏率下降到5%左右,但距离国家规定的2。5%的损耗要求相差还很远.时,过度包装其材料防潮性、阻隔性受限,只会增加成本,不利于较长时间的保存,虫害、霉变现象较为严重.储存环节拆包散储,到中转和运输环节又转为包装形态,装卸、运输当中的抛洒以及包装物的遗留造成的损失率高达5%以上.现有陆运、水运粮食损失率为3‰,每年浪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