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抢劫罪的司法认定

论抢劫罪的司法认定

ID:22924481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1

论抢劫罪的司法认定_第1页
论抢劫罪的司法认定_第2页
论抢劫罪的司法认定_第3页
论抢劫罪的司法认定_第4页
论抢劫罪的司法认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抢劫罪的司法认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抢劫罪的司法认定-->绪论抢劫犯罪一直以来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类犯罪,暴力是抢劫犯罪最常用、最直接、最简单、而成本低廉的手段和方式,侵财则是实施暴力行为的目的,自人类社会发展至私有制以来就产生了抢劫犯罪行为,一直以来抢劫就是涉财、暴力犯罪中最常见的犯罪,古今中外,古往今来,抢劫都是打击刑事犯罪的重点,因其普遍性及社会危害性,历来被冠以侵财类犯罪之首,但抢劫罪并未因受到历朝历代的“重点关注”而消失或“没落”,反而有愈演愈烈之趋势,凸显其在犯罪学和刑法学中的“地位”和极强的生命力。据统计,近几十年来,抢劫犯罪一直处于上升的总体趋势

2、,如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自80年代以来,平均每10万人中,每年发生的抢劫犯罪数百起,如英国的首都伦敦,平均每10万人中就发生抢劫案件数达189起。[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抢劫案件也一直居高不下,据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抢劫案件的增长速度一直处于前列,仅次于盗窃犯罪。[2]由于抢劫犯罪的犯罪形式和类型不断变化更新,近几年来出现了众多疑难案例,争议问题层出不穷,如抢劫罪与其他涉财、涉暴力的犯罪的罪间界限问题,司法实践中在此罪与彼罪的争议一直争论不休,各种观点均有一定的理论支撑,我国刑法学长期以来十分注重此类

3、问题的研究,如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抢夺罪、绑架罪、寻衅滋事罪等罪的区分问题,此类问题不仅在完善刑法理论上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而且对于司法实践更具在现实指导意义,正是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诸多争议和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才促使对抢劫犯罪及其司法认定理论不断发展完善。本文通过对抢劫罪的司法认定问题探讨研究,力求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对抢劫罪与抢夺罪、敲诈勒索罪、绑架罪、寻衅滋事罪、强迫交易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罪名的分析研究,希望从中找到此罪与彼罪的罪间界限,分析研究抢劫犯罪的司法认定问题。..........第一章抢劫罪的概述追溯抢劫罪的

4、历史,从历史的纵向研究抢劫罪,自人类社会产生私有制产生犯罪以来,便产生了抢劫犯罪行为,历史悠久;从中外各国的横向对比看,抢劫罪都是各国的多发性案件,都是各国刑事立法、司法和刑事法律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各国法律体系都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要深入了解研究这一历史悠久的犯罪行为,必须通过横向、纵向的立体研究探讨,才能逐步接近其实质和本质,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一犯罪行为,才能在防止和打击犯罪上更加到位、更加有效。第一节抢劫罪的渊源一、抢劫罪在我国的历史在人类社会产生私有制,有了私有财产后,抢劫这一侵犯私有财产的犯罪形式随即产生,在我国历史

5、上,抢劫通常被称为强盗。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学家李悝的法学著作《法经》六篇当中,首篇即为盗法,盗法既包括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即盗窃,也包括使用暴力强行占有他人财物的抢劫行为,其主要内容规定了对盗窃和抢劫行为的打击,“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为其指导思想。[3]而在秦朝的主要刑事法律《秦律》当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了抢劫的犯罪行为,但在对相关犯罪行为的描述中,有不少关于抢劫行为的规定和记载。发展至汉朝时,当时的法律开始明确将抢劫作为单独的罪名予以规定,最显著的特点是将“盗”与“贼”明确的区别开来,其将侵犯财产权的犯罪行为规定为“盗”,

6、而将侵犯人身权的行为规定为“贼”,汉朝的主要法律《九章律》中,《盗律》仍然列为开篇的第一章,足见抢劫罪在我国法制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到了三国、魏晋时期,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了强盗罪,如三国时期的《魏律》、晋朝的《晋律》,都将强盗一词作为专有名词使用,其规定的内容与今天的抢劫罪重叠程度极高,初步奠定了强盗罪即为抢劫罪的理论概念基础。[4]唐朝是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的一个划时代阶段,立法水平达到一个高峰,在唐朝关于抢劫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已经相关的完备,在抢劫的手段上对直接使用暴力、威胁的抢劫,和使用其他方法实施的抢劫有了明确的区分

7、和规定。其中关于“先强后盗”的理论规定,相当于今天我们法律规定的抢劫,而“先盗后强”的理论规定,相当于我们今天所称的转化型抢劫,还有关于使用药酒使被害人失去反抗能力,后实施抢劫的记载,唐朝关于抢劫罪的刑事立法水平已非常接近当今的水平。在近现代,中西方的经济来往加强,中国被迫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国家的法律制度也受到西方刑事立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清末立法当中,如《大清新刑律》中开始引入了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相关内容,关于强盗罪即抢劫罪的相关规定也产生重要变化,强调了行为人主观因素,即我们今天所说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规定,其次

8、在客观行为上和量刑上的规定也更加详尽,引入了现代刑法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等规定。在民国制定的《中华民国刑法》中,抢劫罪被规定为强盗罪,并在犯罪形态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包括了强盗罪的犯罪预备、既遂和未遂的规定,量刑上也更加的细化。应该说,在中国的历朝历代,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抢劫罪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