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人物形象分析

窦娥冤人物形象分析

ID:22938567

大小:65.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2

窦娥冤人物形象分析_第1页
窦娥冤人物形象分析_第2页
窦娥冤人物形象分析_第3页
窦娥冤人物形象分析_第4页
窦娥冤人物形象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窦娥冤人物形象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窦娥冤人物形象分析《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全剧的七个主要人物都写得个性鲜明,内涵丰富,各具特色,饱含了作者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分析这些人物形象,透视人性本真,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深层价值。《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问世几百年后它仍撞击着人们的心灵,让无数的观者为之嗟叹,它的魅力究竟何在?笔者认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是作品的主要魅力之一。守信念的窦娥最终给自己带来了悲剧,世故苟且的蔡婆给窦娥酿造了剧反却得以善终,冷漠伪善的窦天章本身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2、。正是这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成就了这一大悲剧。一、死守信念的窦娥对窦娥这一形象论者甚多,观点大多较为接近。虽然我们会对窦娥守忠孝和贞节感到不解,甚至可能由于她为修来世的观念而否定她“苦、刚强、贞烈、敢于反抗”等品性,但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待窦娥,去待作者及作者借窦娥之口说出的“与天子分忧”之类的话时,我们可理解其合理性。诸多论者都认为窦娥这一人物形象体现了不甘于邪恶压迫,勇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正义之美。笔者看来,不敢说完全没有,但总觉窦娥还不至于如此崇高。因为,评价一个人的行为,不仅要看到人物行为所带来的结果

3、和影响,更要看到人物行为的动机。窦娥是出于什么动机去抗争?有人认为她不惜用生命去捍卫的是女子“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和对长辈竭尽孝顺的孝道观。我认为这只是回答了她捍卫什么,而没有回答她抗争的动机是什么。回到剧本,窦娥出场后的唱词“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尤,劝今人早将来世修。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可以说已然决定了窦娥之后的行为活动。这些抗争的根本动机正是窦娥根深蒂固的生死轮回观念,在此动机之下,她的抗争其实质是对现世的消极忍受,以希望来世不再受如此愁

4、苦。窦娥对天的态度不断变化。一开始对天稍稍有些质疑,而后又没有冲破,反而更加坚信天;在遭到毒打时,窦娥开始对天埋怨;舍身救婆婆之后,窦娥仍坚信“冤枉事天地知,争到头,竞到底”;但天终究没有站到她这边,因此开始骂天;但骂过之后,她依旧毫无办法,又只好坚信“湛湛青天”,发下三桩宏愿,大呼“皇天也肯从人愿”。其实此时的三桩宏愿不过是窦娥最后对天的信任,其无奈之感似乎带有赌上一把的味道。假若三桩誓愿没有应验,那么窦娥的冤魂将永远不会再信天了。正因如此,剧中窦娥的冤魂会说道“不告官司只告天,心中怨气口难言”。其实

5、此时窦娥的愤恨不仅仅是由于恶势力的打击,更多的是由于她所坚信与寄托的“天”抛弃了她,使得她怨气难消,死不瞑目。由此说来,窦娥既是“被选择”死,又是自己选择了死,而使她一步步选择死的,竟是自己坚信的“天”。更让我们嗟叹万分的是窦娥至死也没有完全否定自己的信念,而是仍然相信天,发下三桩宏愿。“天”,是窦娥的信念所在,即便一次次地抛弃了窦娥,但它仍旧成为窦娥死守的信念,这就是窦娥的悲剧。可见,窦娥的精神不至于被拔高到同命运、同邪恶作殊死抗争,体现善良正义之美的高度,她的行为更多的不过是对心中固有信念的坚守而已

6、。要知道,窦娥发下的第三桩誓愿是会连累楚州生灵的呀!但她一点儿也不在乎,她需要的是证明自己冤枉,证明自己所信奉的“天”没有抛弃她。虽然考察到窦娥这样的心理动机会在某种程度上使窦娥的形象品质有所降低,但是无论她出于什么动机,她的的确确在坚守心中的那份信念,并且这信念的主要内涵是忠孝和贞节,是善的一面。不可否认,窦娥的行为和精神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是积极的,是闪烁着正义光芒的。二、世故苟且的蔡婆蔡婆的运气相对较好,如遇到赛卢医加害时被救,羊肚汤被下毒后作呕没吃,面对官司能保全自身,最终又被窦天章收养家中等。这

7、虽然存在外部偶然性,但也有其内在必然性,即蔡婆的性格、观念、经历、处事经验等。在楔子中,蔡婆便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因此,世故苟且的蔡婆在死与再嫁的问题上选择再嫁,在官休与私休的问题上选择私休。第一,面对再嫁问题,蔡婆希望再嫁。请看蔡婆言行。第一步是主动说出家中境况,原文是:“止有个寡媳妇儿,相守过日。”第二步是隐瞒自己说出家中境况并拖窦娥下水,原文是:“不知他怎生知道我家里有个媳妇儿。”第三步是公开坦白希望再嫁张孛老,原文是:“我的性命都是他爷儿两个救的,事到如今,也

8、顾不得别人笑话了。”第四步是积极劝说窦娥再嫁,原文是:“事已至此,不若连你也招了女婿罢。”第五步是倒向张孛老,做好持久战打算,原文是:“你老人家不要恼?,难道你有活命之恩,我岂不思量报你?⋯⋯待我慢慢的劝化俺媳妇儿;等他有个回心转意,再作区处。”可见,蔡婆一方面好心安抚张孛老父子,另一方面怂恿窦娥再嫁,言语中透露出她希望再嫁张孛老。况且,若蔡婆不愿再嫁,以她的人生阅历和处事能力,岂会不知如何打发张孛老父子?要知道,蔡婆已摆脱偏僻的小树林,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