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七级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ID:22963923

大小:1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2

七级生物知识点(人教版)-_第1页
七级生物知识点(人教版)-_第2页
七级生物知识点(人教版)-_第3页
七级生物知识点(人教版)-_第4页
七级生物知识点(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级生物知识点(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科学探究的几种方法:1)观察:可以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也可以测量。观察五要:①要有目的;②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③要有耐心、有计划;④要积极思考;⑤要交流讨论。2)调查:注意事项:①要明确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调查方案;②范围大时,要做抽样调查;③如实记录,不凭个人好恶取舍,不破坏生物及环境,注意安全;④对结果要整理和分析;⑤统计。3)收集和分析资料:可以去图书馆、拜访有关人士、上网等。3、科学探究的环节:

2、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4、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物质(异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需要呼吸,如厌氧菌)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等。)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叫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回答这类题目,一要找外界刺激,二要找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

3、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注:这是判断物体是生物的基本方法,简单的说就是看物体是否有生命。5、生物的归类方法:1)按形态结构特点: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按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其中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包括人类)的“立足点”,生物种类最多。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a、环境影响

4、生物(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主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是合作关系,蛔虫寄生在人体的消化道中。b、生物能适应环境。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都是对干旱的适应。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冬天有的树木落叶,有的树木不落叶都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是对风的适应等。c、生物能影响

5、环境。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4、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设计对照实验。只保持一个条件改变,其他的条件都保持相同,改变的那个条件就是这个实验的变量,这一组实验叫实验组,在正常环境下的那一组实验叫对照组。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第8页共8页5、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水分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作出假设:水分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设计实验:1、在纸盒内以横轴中线为界,一边放上潮湿的土壤,另一边放上干燥的土壤。把它放在阴暗的环境中。2、分别在两

6、侧土壤中放入10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鼠妇的数量。得出结论:水分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注意:不能用1只鼠妇,因为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用10只,可以减小实验误差,使结果更准确。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多测几次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结束后,把鼠妇放回大自然。6、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个池塘等。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注:在理论上讲,一个生态系统可以没有消费者

7、。蚯蚓蜣螂也可以充当分解者。生产者:植物。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对其他生物的数量起决定作用。能量最终来自于阳光,有机物来自生产者(植物)。注:白化苗不能充当生产者。消费者:动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把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7、食物链和食物网: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级消费者结束。没有分解者。箭头指向

8、捕食者。格式:植物→ 食草动物→ 食肉动物。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植物);数量最少的是最高级消费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最高级消费者。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并且逐级递减。有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