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男性犯罪控制源、应对方式和犯罪类型关系研究

关于男性犯罪控制源、应对方式和犯罪类型关系研究

ID:22978692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2

关于男性犯罪控制源、应对方式和犯罪类型关系研究_第1页
关于男性犯罪控制源、应对方式和犯罪类型关系研究_第2页
关于男性犯罪控制源、应对方式和犯罪类型关系研究_第3页
关于男性犯罪控制源、应对方式和犯罪类型关系研究_第4页
关于男性犯罪控制源、应对方式和犯罪类型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男性犯罪控制源、应对方式和犯罪类型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男性犯罪控制源、应对方式和犯罪类型关系研究导读:这是一篇关于男性犯罪控制源、应对方式和犯罪类型关系研究的论文,对正在写罪犯和方式的毕业生有参考意义。(黑龙江省东风监狱,哈滨150080)摘要:以某监狱80名男性罪犯为样本,采用控制源量表(IPC)和应对方式问卷,探讨男性犯罪控制源、应对方式和犯罪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和城乡接合部的男性罪犯间存显著的差异,其中城市的男性罪犯内控性上高于城乡接合部的男性罪犯.不犯罪类型的男性罪犯求助及退避两种应对方式上存显著差异,求助应对方式上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显著大于

2、性犯罪退避应对方式上,暴力犯罪显著大于性犯罪.人口学变量和控制源对不的犯罪类型预测力都很大,应对方诸多研究发现,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突出[1].举凡近年关于服刑人员心理问题的文章,一般研究心理问题产生的前提,解决的方法,显有论及心理问题与犯罪类型的关系,尤其是从控制源①和应对方式角度阐述影响犯罪类型的内原.孙越异《青年男性押犯罪嫌疑人五大人格、应对方式的对比研究》一文中,比较了青年男性押犯罪嫌疑人与正常人人格与应对方式上存的差异徐珊珊的《青年男服刑人员的人格特征和人际信任》一文,对青年男服刑人员的人格特征、

3、人际信任及两者的相关性进行讨论孙圣涛《男性服刑人员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的研究》一文中认为,人口学变量、有无前科与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具有相关性,阐明其表现王佳权的《服刑人员社会适应、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应对方式研究》一文探讨了服刑人员社会适应状况与其早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间的关系王秀华的硕士学位论文《男性服刑人员的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的部分内容指出人口学变量与男性服刑人员应对方式的差异,及其存形式.凡此类部分既往研究,对应对方式、控制源和犯罪类型三者间关系的专题性探讨,笔者见还未有学者涉足,仅论

4、文的局部有论及.本文力图从应对方式、控制源的维度考量不犯罪类型的心理机制.为预防和矫治犯罪提供实证理论依据.一、对象与方法(一)被试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监狱随机抽取男性服刑人员100人,平均年龄27。5岁,年龄范围2050岁间罪犯和方式优秀毕业论文格式.按犯罪的目的、手段分型,分为暴力犯罪、经济犯罪、性犯罪,为研究需要,剔除其他类型犯罪20人.(二)研究工具1。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刑期、犯罪类型、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居住地等.2。控制源量表(IPC)由Levenson教授编制,

5、量表曾对该量表进行大样本的施测.结果表明:KuderRichardson信度I(内控性)为0。64,P(有势力的他人)为0。77,C(机遇量表)为0。78,子分析支持三个分量表的独立性.3。应对方式问卷.本研究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共计六个分量表,分别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适用年龄14岁以上的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人.(三)施测过程本研究样本的全部数据的搜集都采用集体施测、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正式施测时,由专业的心理学硕士担任主试,宣读指导语,问卷不记名,强调施测结果的保密性,于有被试答题完毕

6、后当场收回.发放问卷80份,无效问卷36份,有效率为55%.全部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来完成.二、研究结果及分析(一)控制源量表(IPC)男性罪犯样本中的信度检验对控制源量表(IPC)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得到总体的Alpha系数为0。634.问卷中3个基本维度分量表的Alpha系数0。64到0。78间,从总体来看,本问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对应对方式问卷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得到总体的Alpha系数为0。927.应对方式问卷[标签:视频本篇关于男性犯罪控制源、应对方式和犯罪类型关系研究

7、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最新标题标]预览次数:3079评说人数:747男性罪犯样本中的信度较高.(二)男性不类型罪犯控制源的特点用控制源量表对男性罪犯进行差异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以看出,不居住地的男性罪犯内控性上存显著差异.经过事后检验发现,城市和城乡接合部的男性罪犯间存显著的差异,其中城市的男性罪犯内控性上显著高于城乡接合部的男性罪犯.即城市的男性罪犯生活中更加相信他们自能够控制自的生活,掌控自的命运.个体心理控制源的倾向是由三大环境(既社会环境、地域环境和家庭环境)决定的.其中地域环境包括居住

8、地素.居住于城乡接合部的男性罪犯生活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生活方式中,两种观念的碰撞使其感觉无法把握自的命运方向,追求不明确.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受周围人或事的影响,缺乏自主性,容易轻信权威,受他人观点的左右.时,身份认感差是这部分人群的普遍心理沉疴,说他们是农民,认为是贬低自,说他们是城里人,又底气不足,由此造成他们心理控制源的外倾性.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城市男性罪犯自负、自以为是、敢想敢为,考虑问题欠周密,对于别人的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