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适宜性评价》word版

《土地适宜性评价》word版

ID:22991151

大小:9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2

《土地适宜性评价》word版_第1页
《土地适宜性评价》word版_第2页
《土地适宜性评价》word版_第3页
《土地适宜性评价》word版_第4页
《土地适宜性评价》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地适宜性评价》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土地适宜性评价——耕地整理适宜性分析1评价原则项目区土地适宜性定量评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TD-T1007—2003《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的思路和体系进行。根据土地属性对耕地利用的适宜程度及其对土地整理可能产生限制的因子类型和强度,参考土地的形态,采取综合分析和主导因子(主导限制因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本次土地整理项目主要是对项目区现有耕地进行整理,因此本次评价以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为依据,着重针对本项目区耕地是否适宜土地整理进行评价分析。2评价系统土地适宜性评价对区域内的需整理土地进行调查的

2、基础上进行,采用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三级划分的评价体系,详见表1:表1待整理土地评价系统适宜类质量等限制型宜耕地(A)一等地(A1)无限制(A100)二等地(A2)温度限制(A201)水源限制(A202)土层厚度限制(A203)土壤质地限制(A204)坡度限制(A205)水文与排水限制(A206)生态退化限制(A207)……三等地(A3)温度限制(A301)水源限制(A302)土层厚度限制(A303)土壤质地限制(A304)坡度限制(A305)水文与排水限制(A206)生态退化限制(A307)……不宜耕地(N

3、)不续分(1)土地适宜类分宜耕地和不宜耕地两类。宜耕地类是指按照本规程定义的各相关地类评价指标和方法评定为宜耕种的土地。(2)土地质量等本项目只对宜耕地类划分质量等级,按《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评价分等指标,将耕地资源划分为一等地、二等地和三等地。一等地:条件好,无或一种限制因素,且限制程度低,不需或略需改良,成本低;开发后作物产量高,供食用的农副产品能够达到国家食用卫生标准(含饲料作物,下同),非食用的作物产品质量合格;在正常利用下,不会产生土地退化和给邻近土地带来不良后果。二等地:条件中等,有一、二种限制因素

4、,限制强度中等,需要采取一定改良或保护措施,成本中等;开发后产量中等,供食用的农副产品能够达到国家食用卫生标准,非食用的作物产品质量合格;如利用不当,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三等地:条件差,有多种限制性因素,且限制强度大,改造困难,需要采取复杂的工程或生物措施,成本较高;或开发后作物产量低,供食用的农副产品能够达到国家的食用卫生标准,非食用的作物产品质量合格;如利用不当,对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有较严重的不良影响。(3)土地限制型在同等下设置限制型,按其限制因子的限制程度划分。同一型内具有相似的限制因素和强度以及相似的改造

5、措施。待整理土地采用:无限制(00)、温度限制(01)、水源限制(02)、土层厚度限制(03)、土壤质地限制(04)、坡度限制(05)、水文与排水限制(06)、生态退化限制(10)等。3评价指标本项目选择对土地质量有显著影响的,且较稳定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项目区主要涉及到的评价指标有温度条件、水分条件、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坡度、水文与排水条件和生态退化可能性。(1)温度条件按作物对积温的要求,以及是否受霜冻威胁,将温度条件划分如下四级:A1:积温条件能满足大田作物要求,无霜冻威胁;A2:积温能满足大田作物的要求,受霜冻

6、影响,造成减产<20%;A3:积温能满足大田作物的要求,经常有霜冻危害,造成产量减产20%~40%;N:积温不能满足大田作物的要求,有严重霜冻威胁,造成减产>40%。(2)水分条件干旱区必须有灌溉水源才能开发,依据灌溉水源保证率划分水分限制级别。湿润区有较充足降雨,水分可做无限制处理。在半干旱和半湿润区,如旱作稳定,可不要求有灌溉水源,如有灌溉水源可做水分无限制处理(A1),其他的做水分二级限制处理(A2);如旱作不稳定,则需有灌溉水源,依据灌溉水源保证率划分水分限制级别。对干旱区和旱作不稳定的半干旱及半湿润区,依据灌溉水

7、源保证率,将水分条件分为四级,具体见表2:表2水分条件限制等级区域年降水量/mm年湿润度(P/E)灌溉水源保证率/%A1A2A3N干旱区<250<0.310080~10070~80<70半干旱区250~5000.3~0.6>8070~8050~70<50半湿润区500~10000.6~1.0>6050~6040~50<40湿润区>1000>1.0 (3)有效土层厚度有效土层厚度指从自然地表到障碍层或石质接触面的土壤厚度。依据土壤下伏基岩或母岩类型,分三种情况将有效土层厚度划分为四级,具体见表3:表3土层厚度限制等级母岩(质

8、)有效土层厚度/cmA1A2A3N黄土性母质和易风化的泥质岩类>10050~10030~50<30中性、酸性结晶岩类>10060~10050~60<50石英岩类、碳酸岩类>10070~10050~70<50(4)土壤质地以土壤表层30cm的平均质地为标准,将土壤质地分为粘质土(重壤、粘土)、壤土(轻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