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瘀法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虚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50例

健脾祛瘀法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虚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50例

ID:22999490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健脾祛瘀法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虚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50例 _第1页
健脾祛瘀法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虚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50例 _第2页
健脾祛瘀法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虚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50例 _第3页
健脾祛瘀法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虚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50例 _第4页
健脾祛瘀法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虚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50例 _第5页
资源描述:

《健脾祛瘀法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虚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50例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健脾祛瘀法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虚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50例:李大鹏宋佰玉王丽娟【摘要】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配合中药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夹瘀证的疗效。方法2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服用自拟中药汤剂并用中药汤剂灌肠,连用8周。结果中医证候积分P<0.01提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综合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3.1%,对照组有效率为82.7%,P>0.01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本方案在改善中医症候上有明显效果。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是发生于直肠和结肠的非特异性炎症,局限于大肠粘

2、膜及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可见于任何年龄,但20—40岁最多见。病情易反复发作。中医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笔者使用健脾祛瘀法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本病例,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颁布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

3、中医证候诊断标准。1.2一般资料病例为四平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住院患者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58岁,最小19岁。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并进行均衡性检查。1.3给药方法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片(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50毫克/片),用法:750毫克/次,口服,每日3次。以地塞米松10mg,盐水100ml日二次保留灌肠。连用8周。治疗组:自拟中药汤剂(黄芪30g、党参30g、甘草15g、诃子10g、白芨10g、茯苓15g、白术10g、薏苡仁15g、佩兰10g)(由四平

4、市中医医院中药房统一提供),用法:200ml/包,口服,2包/日,中药汤剂(三七6g、金钱草15g、虎杖15g、地榆15g、补骨脂10g、黄芩10g)100ml日二次保留灌肠,连用8周。1.4观察指标心电图,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肠镜。1.5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或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停药或仅用维持量药物。②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③无效: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5、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时用t检验,不满足时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2结果研究中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示有效患者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P<0.01提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综合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3.1%,对照组有效率为82.7%,P>0.01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本研究所有患者在试验过程中均未见因观察用药而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的安全性检测亦未见明显异常。显示按本方案治疗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6、3讨论脾与胃同居中焦,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饮食的受纳、消化及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等生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大肠传化糟粕为“传导之腑”,且“大肠主津”。“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脾气上升,将运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向上输布,自然有助于胃气之通降;胃气通降,将受纳之水谷,初步消化之食糜及食物残渣通降下行。若脾虚气陷,可导致胃失和降而上逆,而胃失和降,亦影响脾气升运功能。胃气通降失常,脾失运化致大肠中的水液不得吸收,水与糟粕俱下,可导致腹泻。所谓“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之说。且《内经》所

7、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脾胃虚弱是UC发病的基本病因病机。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湿停滞;水湿的停滞,又反过来影响脾的运化。脾气亏虚,水湿不化,湿邪中阻,下注肠道,则为泄泻。所谓“无湿不作泻”,湿邪又成为另一重要的病因病机。所谓“湿去则脾运有权,脾健则湿邪得化。”UC是慢性发病过程,且大多数患者有脓血便,腹痛,痛处固定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等临床症状。根据“久病入络”的说法,说明溃疡性结肠炎存在瘀血状态。导师认为脾胃虚弱夹瘀型UC患者脾虚是发病的根本

8、,湿邪在泄泻发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滞血瘀是泄泻病理变化的又一关键环节。因此健脾祛瘀法治疗本病有着极佳的效果。4结论本方案在改变中医症候上有明显效果,虽在综合疗效上无明显差距,但中药治疗费用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故使用本方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可推广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