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

宋代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

ID:23019630

大小:101.94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1-02

宋代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_第1页
宋代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_第2页
宋代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_第3页
宋代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_第4页
宋代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代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宋代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内容摘要宋朝的社会保障涉及面广泛,主要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灾民、饥民和游民;弱势群体,即无人供养的鳏寡孤独者;贫困不能自存者和乞丐。宋代社会保障的基本措施有:官府经营的仓储救助机构;官民互济的社仓;社会救济福利制度及机构。宋代社会保障的特点包括:损有余补不足的社会共济模式;确保社会保障落实到位的抄??制度;抄??的作用是为“计口给食”提供直接的依据。宋代的社会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形成全国规模民变的可能性。关键词宋代社会保障福利救济社会稳定作者李华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100048)“社会保障”一词

2、于20世纪30年代才比较完整地出现在西方相关法典中。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实践,虽然与现代西方的社会保障法和社会保障工作不尽相同,但是出现得甚早。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主张,又说:“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施四者。”“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周礼》已有较为系统的“荒政”“保息”理论,汉唐时期,中国式的“社会保障”己有相当水平的发展,至宋朝则将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推进到最高水平,可以说汉唐不能企及,元明清也没有超过。宋代社会保障的对象宋朝的社会保障涉及面比较

3、广泛,主要包括以下三大人群:一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灾民、饥民和流民。宋代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高发的历史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北宋各类自然灾害发生1113次,南宋发生825次,合计1928次。其中,明确记载死亡人数逾万人者,有骨肉相食、积尸满野相类记载的特大灾情23次;明确记载死亡逾千人的大灾情48次;明确记载死亡人数逾百人的严重灾情249次。从宋代自然灾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整体情况来看,水灾(主要是黄河、长江泛溢与海潮)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最直接也最大;其次是疾疫;再次是地震;而造成人民背井离乡和饿殍遍野的饥荒,则主要是旱灾所致。两宋时期见于记载的饥荒年份,共计195年,其中发生

4、在三个州至一路较大范围的饥荒年,计58年。两宋时期,灾荒年间饥民和流民人数众多,规模相当庞大,从数千、数万至数十万乃至上百万,有统计的记载峰值是250余万人。[1]二是弱势群体,即无人供养的鳏寡孤独者;三是贫困不能自存者和乞丐,这两类群体主要是社会发/PC水平及社会矛盾所致。中唐以后随着均田制瓦解,至宋代土地买卖变为合法,贫富分化也日益扩大。苏洵曾从“田制”变化中敏锐地观察到造成贫富的根源所在:“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安坐四顾,指麾于其间。而役属之民,夏为之耨,秋为之获,无有一人违其节度以嬉。而田之所入,己得

5、其半,耕者得其半。有田者一人而耕者十人,是以田主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2]董?T凇毒然幕蠲袷椤分兄赋觯骸白蕴镏苹刀?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3]因失去土地的人群绝大多数是贫苦的乡村下户和乡村客户。乡村下户和乡村客户在宋朝总户数中所占比重极大,王曾瑜先生认为占78.2%〜93.5%,漆侠先生估计为85%左右,南宋时期所占比重还要更高一些。而宋代社会保障的第二、三类对象主要就是这个庞大群体。宋代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和措施(一)官府经营的仓储救助机构宋代的救荒仓廪,大致可分为五大类:

6、1.在京诸仓;2.诸州都仓、县仓(省仓);3.转般仓(大军仓);4.隶属中央官府的常平、义仓,以及地方临时设置具有常平义仓类似性质的平籴、平粜、州储、均籴、州济等仓;5.民间组织的社仓等。前三种仓储是兼具官员俸禄、备荒、军用等多用途的财政机构。仁宗时,张方平在《论京师军储事》中指出:“今仰食于官廪者,不惟三军,至于京城士庶易聚,至于粮馈非素为备,若因之以饥馑,倘别有不可预防之事,一旦阙误,岂可仓卒而致者?”[4]家安国《绍圣创都仓记》也说:“饥馑、军旅,非食不救。”[5]“省仓以待廪赐,而凶年又资以贷振。”[6]以亿万计,大半待饱于军稍之余夫金帛轻货缓急后两种常平仓和义仓

7、是专门用于救荒保障的粮仓常平仓从太宗淳化三年(992)、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至天禧四年(1020)八月在全国范围之内陆续建置,南宋人董?F缆鬯担骸昂褐?常平止立于北边,李唐之时亦不及于江淮以南,本朝常平之法遍天下,盖非汉唐之所能及也。”[7]常平仓主要分布在州县城,作为宋代救荒之政的重要举措,未曾改变过。清人说:“汉耿寿昌为常平仓,至宋遂为定制。”[8]宋代常平仓的主要功能,仍然是平粜、平籴。义仓之设,在北宋时期置废反复有四次,乾德年间、庆历年间、熙宁年间、元丰年间,四次置废时间长不过八年,绍圣元年复置后,才得以长期维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