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项链》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项链》教案

ID:23028285

大小:6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3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项链》教案 _第1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项链》教案 _第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项链》教案 _第3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项链》教案 _第4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项链》教案 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项链》教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项链》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项链》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项链》教案一、知识与技能1、以项链为线索,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项链》教案。2、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及作者对她的态度。3、分析玛蒂尔德悲剧产生的原因(个人、社会)。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合作、探究。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探究悲剧发生根源,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接受思想教育。1、以项链为线索,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2、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及玛蒂尔德悲剧产生的原因。:1、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2、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

2、点拨启发,品读欣赏朗读探究,合作交流探究。两课时常规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俄国的契诃夫(《变色龙》),法国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美国的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2、作家简介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在他一生的创作生涯中,一共写了中短篇小说三百多篇,长篇小说六部,诗集一部,游记三部和各种有分量的评论性文章。其中短篇小说成就最高,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称。他的短篇小说题材极为广泛,大致可分为描写普法战争的;反映资产阶级世俗生活和揭露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描写下层人民贫困痛苦和反映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等几个类型。他

3、的代表作品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漂亮朋友》。他的中短篇小说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刻画了各个社会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物形象,小说《项链》就是这样一篇描写小资产阶级的故事。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精巧,选用典型细节、采用叙事抒情的手法,文笔自然流畅,为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十九世纪三大短篇小说家。二、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同学们可能提出很多问题,本节课主要讨论如下问题:1、小说的三要素?2、小说的情节结构的线索?“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3、小说在“项链”这条线索牵动下,都写了哪些情节?(用三个字概括每一个情节)借项链―

4、;―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识项链4、玛蒂尔德的主要性格特点什么?明确:贪图享乐和虚荣心。(1)贪图享乐的思想。小说一连用七个“梦想”描写了玛蒂尔德的心理活动。她梦想有高级住宅,梦想有华贵的陈设,梦想有精美的佳肴,梦想有仆人侍奉,甚至梦想自己“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种种狂热的梦想,无不暴露出她贪图享乐的思想意识。(2)关于玛蒂尔德的虚荣心(见悲剧成因分析。)(3)玛蒂尔德身上有什么可取之处呢?明确:她诚实守信、

5、坚忍顽强、恪守尊严、勇于负责、真实不虚伪。5、作者对玛蒂尔德到底是一种什么态度?(用三个词语概括)作者在讽刺(主要是讽刺)她的同时,又倾注了同情与赞赏。三、讨论:今天,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虚荣心?明确:我们承认人都有虚荣心,有虚荣心不一定就是坏事,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项链》教案》(..)。相反,有虚荣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有上进心的表现。面对恶劣环境无动于衷,并不令人称道。但凡事皆有度,超过合理的度,事情就会向反方向发展。四、“聚焦”结尾1、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尾;2、你怎么看?突兀吗?联系全文,就会发现前面已经有三处伏笔了,一处是借项链时,她的女友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得相当大方,

6、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叮嘱——贵重的东西借给人家,总要叮嘱一番,这是人之常情;二是当玛蒂尔德惴惴不安地去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验明一下“正身”,这说明借出的项链本不是什么贵重首饰;三是当玛蒂尔德拿着空盒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帐簿”以后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这说明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的。所以,作者在结尾才说出项链是假的似乎很意外,但掩卷回思,却又在情理之中,并没有耍花招欺骗读者。相反,倒显出了作者构思的巧妙。本文构思非常巧妙,结尾有两个特点,一是似乎在意料之外,可掩卷回思,却又发现在情理之中;二是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自由想象的空间,回味无穷。五

7、、讨论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主题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自然的完成的,正如对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一样,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历来有较大的争论,目前还在进行之中,尚无权威定论。综合这些争论,大概有以下五种观点(投影出示),你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A、“小说尖锐地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课文编写者持这种观点。B、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的思想。C、小说表现了小资产阶级地位的不稳定及对他们的这种尴尬处境的同情。D、小说表现了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