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教案

《人生的境界》教案

ID:23038930

大小:6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3

《人生的境界》教案 _第1页
《人生的境界》教案 _第2页
《人生的境界》教案 _第3页
《人生的境界》教案 _第4页
《人生的境界》教案 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生的境界》教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生的境界》教案[《人生的境界》教案]教学目标1.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明白在做平常事情的时候也应有精神追求的道理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为一个有道德境界的人,《人生的境界》教案。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大意。3.认真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并深入探究。4.体会文艺随笔的写作特点:思路明晰、内容丰富、说理简明、语言平实。教学重点和难点1.联系现实生活解读人生的四种境界,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并丰富对人生境界的。2.对文中哲学术语或哲理性语言的理解。课时安排本篇课文属于学术随笔,学术味较重,时代感、可读性与针对性相对不足,学生学习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但课文有其思想价值,

2、有助于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能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独立思考。课文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含金量,学习它有助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陶冶。课文的题目又是人生的境界,这对于开始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学生来说,也是颇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关于人生的四种境界说,相信学生在学习中会引起共鸣,产生联想。基于此,这篇课文的教学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展示才智的平台。这篇课文在教学设计上要把握的原则就是深文浅教,要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具体做法就是,尽可能地抓住课文的紧要处、精彩处与学生的共鸣点、兴奋点相交汇的地方作为教学内容。教师设置几个通道,使学生透过课文繁难的、

3、深奥的说理处能联系实际,从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实交融起来,这样就有了亲近感,具体感。披文以入情,不能空泛地分析课文内容,而要引导学生借助于课文语言走进课文,这样就更要选好教学的切人点。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上,就要注重让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不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试图弄清文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的意义,势必要造成少慢差费。事实上课文中有些东西,需要穷其一生的经历来体验。因此在深文浅教的原则下,用两个课时。教学内容1.导语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形成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学;我们接受它的启发,在它的指导下调整自己。通过它,我们安排自己的生活,通过它,我们把自己展示在世

4、人面前。一个人的人生哲学,是很容易被别人所窥知的,不可能一直隐藏着不为人知;他的谈吐,他的眼神,他的仪表,都会泄露其中的秘密。这就像花的芬芳,虽然肉眼看不见,却马上可以察觉到。那么作为人都会有着怎样的人生哲学呢?让我们到《人生的境界》中寻找答案。2.作者介绍冯友兰(1895~1990),当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5年人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教案《《人生的境界》教案》(

5、..)。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40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简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3.正音解词禅宗:禅,读chán;禅让:禅,读shàn;觉(jué)解:领悟、了解所做的事的意义。天民:明乎天理,适乎天性的贤者。超越:越过。4.段落结构本文的标题是人生的境界,其实它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并非文章论述的主要问题。本文

6、的主要内容是讲中国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因此全文的主旨句应是;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就是第1自然段。第2-7自然段主要谈人生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第8-12自然段指出中国哲学既人世又出世的特点,它对未来的哲学可能有所贡献。关键句就是:中国的圣人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5.重点解读A.文中有一个词可以说是贯穿了全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决定了

7、人生的境界。它在文中共出现了13次,这个词就是觉解。请依据下面三个语句对觉解作出自己的理解。①…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②…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③…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觉解就是觉悟、了解的意思,可以具体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B.作者划分人生的境界其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种境界?作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