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失信问题及对策

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失信问题及对策

ID:23041515

大小:69.8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3

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失信问题及对策_第1页
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失信问题及对策_第2页
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失信问题及对策_第3页
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失信问题及对策_第4页
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失信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失信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失信问题及对策【摘要】文章从住房保障对象诚信角度对保障性住房申请、使用、退出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问题形成的根源和负面影响;同时,构建住房保障对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差别化对待守信和不守信的保障对象,将其诚信等级与社会活动联系起来,使其减少各种失信行为,并为保障对象向社会上层流动创造条件。【关键词】住房保障对象失信诚信评价【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目前,我国在保障性住房的申请、使用及退出等环节中存在骗租、骗保、改变保障性住房用途、违规出租出售等多种问题,这表现为住房保障对象诚信的缺失

2、。文章拟以保障性住房申请、使用、退出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建立住房保障对象诚信评价体系,为政府相关部门改进保障性住房管理措施提供依据。住房保障对象诚信缺失的表现及根源住房保障对象诚信缺失表现在保障性住房申请、使用及退出的各个环节,如申请环节:通过虚报、瞒报收入、资产,户籍、年龄造假等提供虚假资料来骗取保障性住房等;使用环节: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结构和使用用途,将保障性住房闲置、违规出租、出售,拖欠租金和物业管理费,违反小区的管理规定等;退出环节:不再符合条件的家庭不能及时退出。申请人入住保障性住房后家庭收入、人口、住房状况等条

3、件发生变化时不及时、主动申报。住房保障对象诚信缺失可以从文化传统、公民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根本性原因还在于制度的欠缺,具体有:一是缺乏信息共享机制,信息联网系统尚未建立。目前我国居民就业的多样化和居民收入的多元化,使收入、资产等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涉及的职能部门也较多,如银行、房管、车管、稅务部门等,而且目前信息的查询还没有突破部门、区域的限制,给收入和资产核查带来很大难度,①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一些居民采取虚报瞒报收入的手段骗取保障性住房。二是尚未完全建立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一方面,当申请保障性住房成功后,如果申请人

4、条件发生变化时,只能依靠申请人自行申报,房管部门难以有效监管;另一方面,保障对象发生虚报、瞒报等失信行为时,由于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即使有的地方采取住房保障诚信档案的措施,其行为也只是在保障性住房领域受到限制,其他领域的社会活动并不受影响,惩罚效果并不明显。三是奖惩力度相对较弱。对相关规定执行较好的个人和家庭没有奖励机制,对发生骗租、骗购保障性住房等失信行为的个人和家庭惩罚力度不大,目前最严重的惩罚措施是取消其租赁或购买保障性住房的资格,失信成本相对较低,L.此采取各种手段骗取保障性住房的行为时有发生。入住保障性住房后,对故意拖

5、欠租金,不符合条件后拒不退出等问题,因奖惩机制的不完善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阻碍了保障性目前住房的回收,影响了保障性住房的流转效率。四是审核力度不够,监管机制亟待完善。一方比较通行的社区审核、公示方式存在使审核机制流于形式的漏洞。因为在人口流动性大的城镇尤其是大中城市,社区和居委会未必了解每个申请对象的实际住房和收入情况,也存在人情面子问题,加之即使出具错误的审核意见也不用付出犯错成本,往往是简单地依申请对象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缺乏进一步审核把关。例如公示环节,部分邻居或碍于面子或害怕报复,加上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带有一定的“外部性

6、”,邻居往往觉得事不关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举报造假的动力不足,公示的效果未必能保证。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的监管机构涉及政府房管部门和街道、社区,具体监管责任不明确,一旦保障对象有违规行为发生,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查处。②住房保障对象诚信缺失的负面效应第一,增加政府的审核和管理成本。在保障性住房分配制度上,存在着资格审查机制不完善、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等制度缺陷,保障性住房申请过度依赖申请者的诚实守信。在存在申请人弄虚作假的情况下,政府要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核查,并对申请人的收入、家庭等变动情况进行实施监管,无形中增加了政府的审核和管

7、理成本。第二,降低了住房保障的公共政策效果。住房保障作为公共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是住房保障的责任主体,要确保保障资源落实到真正需要的人群身上。而骗租、骗购等失信行为,使不符合条件的高收入群体进入保障队伍,在保障性住房数量既定的条件下,挤出了部分本该受到保障的对象,导致政府在同样投入情况下,解决实际住房困难的人数减少。第三,弱化了政府的信用,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公平分配是关系保障性住房的成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由于准入条件审核不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以权谋私等行为,出现武汉经济适用房“六连号”、北京、深圳等地开豪车享受保障性

8、住房的现象,造成分配不公,导致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第四,损害社会公平,影响社会稳定。保障性住房是中低收入家庭的安身立命之所,在房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保障性住房能否公平分配尤为重要。而骗租、骗购等行为导致不符合申请条件的高收入群体挤占保障性住房,不仅严重损害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