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狼藉画眉阔”琐议

杜甫“狼藉画眉阔”琐议

ID:23047166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3

杜甫“狼藉画眉阔”琐议  _第1页
杜甫“狼藉画眉阔”琐议  _第2页
杜甫“狼藉画眉阔”琐议  _第3页
杜甫“狼藉画眉阔”琐议  _第4页
杜甫“狼藉画眉阔”琐议  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甫“狼藉画眉阔”琐议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杜甫“狼藉画眉阔”琐议诗中以白描手法勾勒人物情态栩栩如生者,在唐代首推杜甫。杜甫在其名篇《北征》中写小女仿效母亲画妆,廖廖三十字,便将一幅乱世里苦中作乐的天伦图跃然纸上:“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对于杜甫此处看似直白的“狼藉画眉阔”一语,在释读过程却有不同的说法,造成分岐的原因则在于对于开天之际的女性化妆时尚有不同的认识。落实到诗中就是对于“阔”的不同理解:画眉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是因为画得狼藉而变阔呢,还是画眉本来就要阔,只是画得狼藉而已?还是因为本来画得好又阔,只是后来不小

2、心弄得狼藉了?  有人认为这与唐代流行阔叶眉(亦称桂叶眉)的习尚相关,也就是说杜甫女儿本身就是要描出两道阔叶眉,只不过是没有画好而已。有人则认为“狼藉画眉阔”与时尚无关,开天之际并没有流行阔叶眉,流行的是柳叶眉。所以此处杜甫意在描写女儿天真烂漫情态,描眉手法和姿势均不正确。致使眉毛又粗又乱:“故狼藉变阔,恰与此女意中所追求的眉样相反,故诗人以为戏谑。”这两种释读究竟谁更为接近本来面目。可能还得从唐代的风俗方面入手,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从杜甫诗中来看,如果当时本来就流行阔叶眉,杜甫的小女儿也想画出阔叶眉,但由于手腕不准,阔倒是阔

3、了,却十分紊乱,不整齐,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当时并不流行阔叶眉而流行的是柳叶眉或修眉,小女孩在以母亲眉毛为范本之时却把修眉画成了混乱的阔眉,则似乎于常理颇难相通,纵然是“晓妆随手抹”,也顶多是画得弯弯曲曲,而不致于画得又粗又阔吧。我们知道少女对画妆一事是有着天生的摹仿能力的,这对她们而言,几乎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那么开天之际倒底有没有阔叶眉的风尚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盛唐诗人中有不少写到阔叶眉习俗的,如景龙中登进士第,后从岐王范游的张谔,在《岐王席上咏美人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半额画双蛾,盈盈烛下歌。”而更为直接的是遗存下来

4、的盛唐绘画作品。如敦煌壁画乐廷瑰夫行雪图中之女子,其眉毛皆阔而短,乐廷瑰正是在开元天宝时出任太原都督的。武后之后不久的李重润墓石椁刻官装妇女,其眉毛宽阔,如有桂叶。传为中唐时代周防所画之《簪花仕女图》,图中仕女之眉为“浓晕蛾翅眉”,宽大如同飞蛾的翅膀(而不是飞蛾的触须)。此图经沈从文先生考证,盖为宋人据唐人旧稿增饰而成,并非周防原作。图中妇女眉式为开元天宝之际所有:“浓晕蛾翅眉和蓬松大髻加步摇钗,成熟于天元天宝之际”。  宽如蛾翅的阔叶眉之风盛行开元天宝之际,至元和之时,时风一变,由浓晕蛾翅眉转变为八字式低颦细眉,与阔叶眉相较,别

5、有一种纤柔的病态之美。白居易新乐府中有《元和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蚩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时尚往往是一面神奇的镜子,从中可以折射出时代精神的影子,仅就女性眉毛式样的变化而言,与盛唐阔大、健康的气象相比,中唐已显出几分萧索和悲凉。  《梅妃传》为宋人托名唐代曹邺而作,中有梅妃所作诗:“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因此书为宋人所作,许多论者以为诗中所涉及之“桂叶双眉”不足为据,而且在《唐人说荟》中又写作

6、“柳叶双眉久不描”,因此并不能以此来说明当时的时尚。此诗《全唐诗》卷五仍作“桂叶双眉”,据传末所记载,是宋人据唐宣宗时史事“略加修润”而成。并非全为宋人杜撰,《全唐文》卷九八收录有梅妃(江采苹)的《楼东赋》,盖从《梅妃传》中录出,赋文抒写女性被遗弃的悲哀与寂寞,其真切动人之处,不在王昌龄《宫怨》之下,亦绝非宋人凭空虚构之词。而从当时阔叶眉流行趋势来看,诗中之“双眉”,极有可能是“桂叶”而非“柳叶”。  论者用以反对开天之际曾流行阔眉时妆时,常举白居易《上阳人》为据:“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天宝末年时世妆。”其实“天宝末

7、年”的“时世妆”是青黛细眉,却并不能说明开天盛世时的时妆亦是如此,恰恰相反,从白居易此诗所表达的意思来看,正说明时风至天宝末年已悄然一变,天宝末年的时妆已与开天之际的时妆完全不一样了,白居易所描写的这种天宝末年的眉妆,恰恰是由天开时代的桂叶阔眉向元和时代的八字修眉过渡时的一种时妆。盛唐时代是一个开放且较自由的时代,就眉妆式样而言,如前所述,亦是多种多样,修阔并举。唐张泌《妆楼记》:“明皇幸蜀,令画工作十眉图,横云、斜月皆其名。”这十种眉式是哪十种,张泌并没有说明,后来明代的蜀人杨慎在其《丹铅续录》中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十种眉式有数种

8、当属阔眉,如横云眉、倒晕眉(当即浓晕蛾翅眉)等即是。宋苏轼《眉子砚歌赠胡訚》诗:“君不见。成都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这种对眉式的新奇追求之风,至宋代仍有延缓,陶谷在《清异录》中有一则记载:一个叫莹姐的平康妓,画眉日作一样,唐斯立戏之曰:“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