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下穿建筑物应急救援预案

盾构下穿建筑物应急救援预案

ID:23065213

大小:3.50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03

盾构下穿建筑物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盾构下穿建筑物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盾构下穿建筑物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盾构下穿建筑物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盾构下穿建筑物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盾构下穿建筑物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盾构下穿建筑物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工程【施工11标】土建工程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五年五月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简介1三、工程地质概况13.1、地形地貌13.2、水文地质概况23.3周边环境3四、区间施工风险及对策分析44.1区间下穿密集居民区的施工安全44.2盾构在密集居民区开仓换刀54.3盾构施工过程中,管片下沉54.4盾构穿越砂层容易出现喷涌,地表沉降64.5盾尾密封失效74.5刀盘结泥饼74.6地面冒浆7五、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75.1应急预案75.1.1盾构机必须停止掘进的情况:75

2、.1.2地面发生较大沉降75.1.3建筑物发生倾斜85.2应急措施95.2.1建筑物倾斜、裂缝、倒塌95.2.2建筑物下沉105.3应急保障体系105.3.1成立应急抢险领导小组105.3.2小组人员职责115.3.3物资储备125.3.4人员保证145.3.5报告、处理程序145.4应急响应155.5应急救援相关制度17一、编制依据1、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施工11标】水西站~长平站盾构区间隧道施工设计图纸。2、水西站~长平站区间地质补勘报告;二、工程简介本工程为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施工11标】水西站~长平站盾构区间工程。区间盾

3、构隧道在右线YDK20+045.747-YDK20+100.000、YDK20+228.747-YDK20+500.000、YDK20+480.000下穿水西村居民楼、水西村卫生院。三、工程地质概况3.1、地形地貌本层共分为4个亚层,各亚层的特征及分布如下:1)陆相冲-洪积粉细砂层,本层代号为“<3-1>”黄褐色,饱和,稍密,分选性一般,级配良好,主要成分为石英,局部含较多黏粒。2)陆相冲-洪积中粗砂层,本层代号为“<3-2>”黄褐色,饱和,稍密,分选性一般,级配良好,主要成分为石英,含少量粉黏粒。3)陆相冲-洪积砾砂层,本层代号为“<3-

4、3>”黄褐色,饱和,中密,分选性一般,级配良好,主要成分为石英,局部含卵石。4)冲-洪积可塑状粉质黏土层(Q3+4al+pl),本层代号为“<4N-1>”黄褐色黄褐色,软塑,主要为粉黏粒组成,局部含粉细砂,黏性较好。5)冲-洪积可塑状粉质黏土层(Q3+4al+pl),本层代号为“<4N-2>”黄褐色,可塑,主要为粉黏粒组成,局部含粉细砂,黏性较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6)硬塑状砂质粘性土层(Qel),本层代号为“<5H-2>”。褐黄色,硬塑状,由花岗岩风化而成,以粉黏粒为主,含较多石英砂粒,黏性较差,遇水易软化、崩解。7)花岗岩

5、全风化带(S3ηγ),地层代号<6H>深灰黄色、褐黄色,原岩组织结构已基本风化破坏,但尚可辨认,岩体呈坚硬土状,遇水易软化。8)花岗岩强风化带(S3ηγ),地层代号<7H>灰黄色、褐黄色,岩石组织结构大部分已破坏,但可清晰辨认,矿物成分已发生显著变化,钻孔揭露岩芯多呈半岩半土状,局部岩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遇水易软化、崩解。3.2、水文地质概况详勘资料显示,地下水水位受地形影响,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大,勘察期间测得各孔稳定水位埋深为1.20~28.70m,平均15.08m,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及排泄关系密切,并受季节变

6、化影响,每年5~10月为雨季,大气降水充沛,水位会明显上升,而在冬季因降水减少,地下水位随之下降,年变化幅度一般小于5m。根据区间沿线地下水赋存条件、含水介质及水力特征分析,地下水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分别为松散土层孔隙水和块状基岩裂隙水。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主要包括欠压实的填土层、冲洪积砂层。①人工填土层<1>主要为上层滞水,其富水性差,场地内主要为由黏性土组成的素填土,透水性弱。②第四系冲积~洪积砂层<3-1>、<3-4>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厚度不大,含有黏粒,富水性较好,透水性中等~强。此外,第四系冲洪积土

7、层、坡积土层、残积土层,富水性差,透水性较差,为弱透水土层,但当残积土、全、强风化岩含粗颗粒较多或裂隙发育时,其透水性明显增强。块状基岩裂隙水块状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志留纪花岗岩及元古界花岗岩的强(岩块状)风化带和中风化带,其赋存条件与岩石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等有关,岩石裂隙发育时,岩层渗透性较好,富水性较好。从本次勘察资料分析,场地内部分地段基岩强(岩块状)风化带和中风化带裂隙发育,岩石破碎,透水性可达中等;在裂隙不发育地段或当裂隙被充填时,地下水赋存条件相对较差,具弱透水性,富水性也较差,微风化岩其富水性较差,渗透性一般为弱。由于部分

8、强~中风化基岩上覆全风化岩和残积土等为相对隔水层,这部分基岩风化裂隙水具承压水特征。承压水水头变化与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及排泄关系密切,并受季节变化影响。松散土层孔隙水主要赋存在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