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之”字用法的分析

《孟子》中“之”字用法的分析

ID:23066340

大小:70.6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03

《孟子》中“之”字用法的分析_第1页
《孟子》中“之”字用法的分析_第2页
《孟子》中“之”字用法的分析_第3页
《孟子》中“之”字用法的分析_第4页
《孟子》中“之”字用法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子》中“之”字用法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孟子》中的“之”字用法分析作者:吴建兵指导老师:吴义江(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班010108083)[内容摘要]“之”字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虚词,主要充当代词,在介词和一般动词后面作宾语;也可以当指示代词,作定语和状语用法;还可以当助词使用,比如作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使句子仂语化,也可以在语末充当语气助词等等;“之”还可以作兼词使用。《孟子》中的“之”字用例接近1900个,基本涵盖其在古代汉语中的全部用法了。本文拟在对《孟子》中的“之”字的使用情况作量化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其使用规律,同时简要探讨下与《孟子》文体语言的关系。关键词《孟子》;之;

2、代词;助词;动词;语录体一《孟子》中“之”的用例一共出现了1894次,经过考察,这1894个“之”字的使用情况可以归纳为充当助词、代词、动词、兼词以及其它情况。如图表1所示:其中,“之”字的助词用法和代词用法在整个用例中占的比多达94%,助词用法在整个用例中占了一半以上,而代词用法也有40%。同时这两种用法也是比较复杂多样的,各自都包含着几种不同种情况,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致讨论。而剩下的6%14则包含了“之”字的动词、兼词用法、连词用法、介词用法以及其它人名和复音词等情况。这种分布基本也是符合“之”字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实际的,而具体的用法和语法功能特点将在下文按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

3、析和总结。二第一,《孟子》中的“之”作助词使用的一共有1024次,在整个调查样本例占得比重超过一半,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用法也是最复杂的。“之”字在《孟子》中用为助词的情况有如下几种情形。一、结构助词这种情况的用例在《孟子》中一共出现了703次,这是“之”字助词用法的最重要的一种情况,也是最基本的用法。1.“之”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句子构成名词性偏正短语,体现了前后了两项之间的关系。在《孟子》中此类用法共有693次,这基本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法。而根据这关系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a.定语是限定性或领属性的例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7.梁惠王上)例2.

4、察邻国之政。(8.梁惠王上)例3.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901.告子下)例4.居北海之滨。(501.离娄上)例5.七八月之间雨集。(556.离娄下)例6.以事舜于畎亩之中(610.万章上)例7.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433.滕文公下)例8.予,天民之先觉者也(690.万章下)以上八个句子,“之”字都是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的是定语对中心语的限制或领属关系。例1和例2中的“邻国之民”、“寡人之民”就是典型的领属关系,也就是物主所属关系。在例3和例4中,“之”出现在时间名词“今”、数量短语“五霸”和地点名词“北海”之后,这类情形表示时间地点和数量词充当定语时,对“之”后的中心语

5、有着时空上的限定。例5和例614的中心语是方位名词“间”、“中”,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类似的比如“由射于百步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等等。现代汉语中,这种“之”字加方位名词“上”、“下”、“内”、“左”、“右”等已成为凝固的格式使用了。最后两个例子,“之”字前后两个部分是同一事物,只是整体与部分的区别,比如“鸟兽”与“天民”是整体,而“害人者”与“先觉者”是用来限定整体的部分。这种用法不同于古文中的“而”字的修饰用法。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中的“而”一般在形容词之后,而“之”字出现在名词性定语之后表限定。综上,“之”字表限定关系的偏正结构作名词性短语基本充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偶尔加语气

6、词“也”放在判断句中可以做谓语。b.定语是修饰关系的例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202.公孙丑上)例2.恭敬之心,人皆有之。(798.告子上)这种情况在《孟子》中出现的条件是定语基本由描述性的形容词来充当,所以定中关系呈现出来的是纯粹的修饰形容。但是也有名词充当定语用来修饰中心语的情况,其实这是一种打比方或象征的用法。比如古文中常有的“青云之志”、“庙堂之忧”等等,显然是这些意蕴丰厚、描述性强的名词自身所致,这里就不再继续讨论了。在定中结构中,有时经常会有动词作中心语的情况,但由于“之”字的作用,整个短语还是名词性质的。比如“鸡豚狗彘之畜”、“妻妾之奉”等等。2.“之”用于补语之前“之

7、”字做结构助词还有一种特殊用法,即位于做中心语的形容词和做补语的程度副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得”。例1.既得人爵,而弃天爵,则惑之甚者也。(852.告子上)例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23.公孙丑上)二、语中助词“之”字可以用为语中助词,这已成为语言学家的共识,《孟子》中的“之”字也有这种用法,共计出现291次。1.“主之谓”型这种类型的句子一直是古汉语中比较复杂的一种结构,也是于法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在《孟子》中这样的用例一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