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第1

试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第1

ID:23083510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试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第1_第1页
试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第1_第2页
试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第1_第3页
试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第1_第4页
试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第1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

2、第1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人际关系对人际传播内容和方向的决定性影响、由于这种关系而带来的人际传播中“装相”与“本相”的冲突。认为: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文化氛围中的,因而人际传播中会有一种无形的“文化契约”,决定着人际关系,并影响传播的内容、情感的表露,尽管传播双方或多方并没有实际签订什么契约,规则却是潜在的。关键词人际传播人际关系文化契约约哈瑞窗口人生命之始本能的传播是人际传播。当人际传播从本能转向自身控制的有意识的传播时,这种传播越发变得莫测了,人与人之间,目光相对,言谈话语,丰富而复杂的各种心理

3、因素油然而生,而人的内心是最难探测的。研究人际关系对于人际传播的影响,是理解人际传播的钥匙。当代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Buber,1878-1965)就这个问题写道:“人生存的基本事实是彼此关联着的人。人无法逃避与他人发生关系。我与你相遇,我和你彼此关联,即使我们的交往是一场相互斗争。即使在彼此的关联中,我已不完全是我,你也不完全是你。但只有在生动的关联中,才能直接认识人所特有的本性。”[1]我国学者王怡红2003年出版的专著《人与人的相遇》,以布伯的这个思路作为基本线索,论证了人际传播的各个方面。我在她研

4、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中的一个问题,即人际关系对人际传播的影响。“关系的讯息”与人际传播的内容和方向人的社会关系,相当程度上是属于人际关系的一类。电视剧《DA师》中有一个场景:一位电视剧女制片人与一位前来制止军队参加拍摄的林姓中校女军官谈话。女军官递给制片人一杯用一次性纸杯盛的矿泉水,制片人推开,从包里拿出一个高级的杯子说,这是军区肖部长送的,接着又从包里拿出一本书说,这是军区田政委送的,然后拿出香烟说,这是香港大腕明星华仔送的,然后打开照相薄,指给人家看她与中央某领导人的合影,最后转入正式的话题,强调军区田政委指示

5、部队参加拍摄。这位女军官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马上说:那好吧,我打个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她当着制片人的面拨了一个(其实打给她的部下),对着说:“阿姨,首长在家吗?啊,不在?到中南海开会去了?那么请麻烦您等他回来后给田政委打个招呼……”女制片人一听慌了,连忙问:这位首长是谁啊?女军官回答:他是我父亲的老部下,田政委是他的老部下。制片人的口气顿时改变了:林小姐,林大队长,您怎么看都有做明星的前途,我给你在剧中安排一个角色……电视剧的情节显然来自生活,这种社会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太常见了。社会关系具体表现为现实而具体的人际关系,

6、在这种关系下发生传播,传播中双方或各方显示或暗示的身份和地位(人际关系),相当程度决定了人际传播的内容和方向。一位人际传播学者写道:人际传播的“第一个特征是,人际传播发生于有关系存在的环境里。事实上,通常给关系和人际传播所下的定义是一致的。……我们知道某人所以与他人发生关系,是因为他们极有可能彼此交流。而他们进行交流的方式是由关系的约束所决定的。……关系还受到彼此怎样看待对方的约束。有些关系被人们认为着重于彼此扮演的角色。关系双方的相互行为既基于本人扮演的角色,也基于对方扮演的角色。”[2]我们的生活经验也是这样。在你

7、开始人际传播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一种“传播理论”在指导行动,它来自你的文化背景、社会认知、传播实践和对经验的亲证。只要交往发生,交往者都在有意无意地发送两种讯息,一种是实在的、可以感知的内容讯息,一种是“关系的讯息”。关系的讯息通常没有显在的形态,是一种暗示或环顾左右而言他,需要由接受者来揣摩。例如上面谈到的那位制片人,她强调手中的杯子、书、烟、照片与其他人的关系,实际上想要表达的,是她与强势人物有特殊关系,以无形的“势”首先把人际传播中的对方压倒。这种情形下,传播的内容通常会受到“关系”的支配。在实际的人际传播中,关

8、系的讯息不仅通过话语,也通过声调、陈述的节奏、眼神等非语言符号显示出来,还会通过接受者的心理感受更间接的来体会,诸如对方总体上给接受方留下的期待、追究、爱慕、怀疑、忧愁、绝望、躲闪、奚落、犹豫等等的心理感受。甚至传播的时间、空间也是一种无声的关系的讯息,例如你在宴会前一天从主人那里接到宴会邀请,如果事先知道别人一星期前接到邀请,这种时间上的差异可能无形中传递出了一种“关系的讯息”,据此你可能产生各种联想:被忽视、主人较为勉强、缺少诚意、本人无关紧要等等。由这类关系的讯息带来诸多的猜测,也很容易生出对关系的误解,成为传播

9、的障碍。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文化氛围中的,因而人际传播中会有一种无形的“文化契约”,决定着人际关系,并影响传播的内容、情感的表露,尽管传播双方或多方并没有实际签订什么契约,规则却是潜在的。2500多年前的孔子就深谙这套,根据《论语》乡党篇记载,孔子在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同下大夫说话,理直气壮;同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