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ID:23105037

大小:151.5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04

上传者:U-259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被统一称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者以发展为主线,一脉相承。本课程:以邓论为主,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辅。邓论概论一、邓小平的生平二、邓小平理论概念界定1、思想与理论的区别思想:个别的,零散的理论:呈系统化、体系化、逻辑化的2、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全党全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三、邓论的发展历程(四个阶段)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2、历史条件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现实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3、四个阶段1978-1982年:基本理论命题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前夕1982-1987年:形成基本轮廓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1987-1992年:理论走向成熟,确立体系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南巡谈话)1992-1997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四大到十五大四、范畴体系1、科学体系的判断依据一是看它是否具有一个统一的世界观、方法论作为它全部理论的基础;二是看它是否具有一个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或基本问题;三是看围绕主题的全部论点之间有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2、邓小平理论是由一系列基本观点构成的。这一系列基本观点彼此之间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一个立论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个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各个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具体展开的。邓小平理论具备了这三个基本条件。所以说它形成了科学体系。3、九大基本问题(1)来源:1997年十五大报告 (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障、战略步骤、领导与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阶段: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动力:改革外部条件:对外开放政治保障:四项基本原则战略步骤:三步走领导与依靠力量:党和人民祖国统一:一国两制4、四个基础性理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社会主义本质论(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4)改革开放论五、邓论精髓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涵义:(1)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思想和实际相符合,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2)实事求是: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3、相互关系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4、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发展的主线,一脉相承的理论。(1)邓论:发展才是硬道理(2)三个代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当中的问题六、邓论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发展性=理论创新创新=借用+连接(乔布斯)创新举例专题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1840-1919-1949-1956)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过渡时期1956-至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形成与发展历程(一)、形成与发展过程1978-198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酝酿准备。1981-198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初步形成。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式形成。十四大及南巡谈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二)、十三大—十七大形成与完善阶段1、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该概念。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据此拟定基本路线。2、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在总纲部分增写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他有关初级阶段基本问题和基本路线的内容。3、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2002年党的十六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上修改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逐步深化5、2007年十七大报告: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二、基本涵义一是社会性质角度: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评判依据: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二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程度: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经由新民主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这不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而是中国实际的充分体现。改革开放来,虽取得显著成果,但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不容忽视。 三、十五大—初级阶段基本特征(九条)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政治文明、生态文明)。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四、基本路线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相互关系:1、核心: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2、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保障3、改革开放:动力与条件“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五、三个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是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奋斗目标是使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小康社会。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00年,我们基本实现了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但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其时间是从21世纪的开端到建党100周年,即21世纪的头20年(2001-2020)。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全方位改革(锦江之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ngel's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第三个发展阶段是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从2021年到建国100年的30年。这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就是在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力争政治、经济等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十七大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一目标明确提出了人均指标,不仅比此前的翻两番更加宏伟,且将见证更高标准的小康。专题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一、理论形成历程《邓小平文选》中,曾先后四次使用“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第一次:1980年5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就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邓小平特别强调:“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标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第二次是1985年8月,邓小平针对“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的疑问,明确提出:“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在此同时,邓小平还明确强调,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三次是1990年12月,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第四次是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再一次做出系统表达。二、科学内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是由根本任务、根本途径、根本目的三个方面组成的统一有机整体。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就难以建成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路径。只有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通过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个途径,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归宿。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都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有机统一,不能孤立的强调某一方面。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性质的认识1、社会主义是实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邓论一贯坚持从生产力角度认识和界定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的集中反映。把生产力和社会主义联系到一起规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邓小平最具创造力的思想。2、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自我完善的社会邓论不仅从生产力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从相对静止的社会形态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且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看成是一种辩证发展的动态过程。3、社会主义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既以人为手段,又以人为目的。四、发展路径(3条)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保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前提。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创造民主、平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前提。三是达到共同富裕。在生产力还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鼓励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通过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约来越多的人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专题三改革开放论中国要做到发展,必须对外坚持对外开放、对内坚持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等)。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当代中国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邓小平话“改革”“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改革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所有方面和环节,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2、改革的性质其一,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对它的否定。其二,这种革命不再采取阶级对抗的形式。改革“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其三,这种革命是为了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道路。其四,这种革命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依靠亿万人民的实践自觉进行的。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中三枚关键的棋子,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全局。相互关系:第一,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二,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第三,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第四,发展和改革又是稳定的基础。改革的衡量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二、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外向型)。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以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取代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促进经济的变革,使我国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1、对外开放可行性其一:回顾历史,“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其二:面向现实,“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其三:展望未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邓小平对外开放观点实行对外开放,一个关键是要正确地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邓小平明确表示:“ 我们要有计划、有原则地引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既不能因噎废食,对国外的东西一概加以拒斥,从而放慢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不能对国外的东西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甚至以各种形式主张全盘西化。”(1)基本原则:对立自主、自力更生独立自主:是指自己拥有处理本国事务(包括经济事务)的权利,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自力更生:是指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这就是说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主要依靠本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来发展自己。(2)主要观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定要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关起门来是不行的,必须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内开放,另一方面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的开放。对外开放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其中包括建立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要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不仅新引进的企业要按人家的先进方法去办,原有的企业改造也要采用先进的方法。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冒风险,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现象,要注意很好地抓,决不能任其发展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也不是二十年。现在生产力不发达要对外开放,将来生产力发达了,要更加开放。对外开放的政策不可改变。3、特点①全方位中有重点对外开放的全方位应当有重点,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②多层次中有先后在开放初期就酝酿了由沿海到内陆,由点到线到片的多层次逐步推进的思想。经济特区的发展则先行一步。③多方面中有选择对外开放并不失来者不拒,全盘接受良莠不齐,而是有比较有选择,要善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结合国情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④灵活中有原则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对外交往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标准,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同任何人打交道。做生意⑤大胆而不失谨慎对外开放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理由有弊⑥互惠互利中讲平等4、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过程(1)中国政府在1978年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即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从1980年起,中国先后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的厦门和海南省分别建立了五个经济特区。(3)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4)1985年后又陆续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河北、广西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5)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并进一步开放一批长江沿岸城市,形成了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6)1992年以来,又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和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还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15个保税区、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就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格局。上述对外开放地区,由于实行不同的优惠政策,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口创汇、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面,起到了窗口和对内地的辐射作用。专题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政府与市场的概念界定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西方市场经济思想历史变迁列宁市场经济思想溯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体系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当前若干经济热点问题探析一、经济学的两大问题1、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宝贝就是放错了地方的垃圾资源配置:“使物质发挥最大的作用”2、效用最大化经济学基本前提:理性人(经济人)假定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或经济人(即人是自私的)二、政府与市场的概念界定政府:人为设计的组织体系。这种体系(公权力)对社会资源配置产生作用,形成政府配置机制。(资源配置方式之一)市场:资源通过多元市场主体相互之间的平等交易和竞争来配置的机制。它是一种价值规律自行调节的经济机制和经济运行方式。(需求+交换、需求是前提、需求与需要)价值规律:价格随价值上下波动。需要:缺少(抽象的表达)需求:具体的东西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1、基于市场失灵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1)市场失灵的涵义:市场失灵 :市场缺陷或市场失效,是指由于一定的因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呈现低效率的一种非理想状态。完全竞争市场:①买卖人数众多、②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③资源可自由流动、④产品同质、⑤买卖双方拥有完全的信息。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理由。(2)市场失灵的表现与政府干预①市场不正当竞争与不完全竞争②信息不充分与不对称③外部不经济问题④公共产品供应不足⑤宏观经济运行不稳⑥社会财富分配不公(3)市场不正当竞争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竞争经济(商品经济?=等同于交换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优胜(质和量)劣汰、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关键市场机制以价格机制为核心政府如何干预?(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调整市场公平公正)(4)信息不充分与不对称信息不充分:信息量的不充分以及信息分布的不均匀搭便车,信息供给不足(一个信息可以在不付出成本的情况享用)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信息不均衡武川土豆、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医患矛盾决策失误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政府干预决策:两方面(5)外部性问题外部性:行为主体的行为后果对第三人的影响(主观感受)。外部经济:正面影响(农户粮食生产、某人打疫苗、某户主的别墅),第三方不需要付出成本。外部不经济:负面影响(企业排污、机场噪音等)私人经济活动由于不能因具有正外部性而增加收益,得不到市场激励;不能因为具有负外部性而增加成本,受不到市场抑制,二者均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政府干预决策:两方面(6)公共产品供应不足涵义:公共产品是只有正外部效应的物品,如国防、社会公共秩序、良好环境、公路、路灯、义务教育、社会福利等。基本特点: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由于消费者的“免费搭便车”,企业不会愿意投资公共产品领域,因此,政府必然担负起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责。国家财力:公共财政支持(7)宏观经济运行不稳CPI:ConsumerPriceIndex消费者物价指数: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比、环比)。 通俗讲,CPI就是市场上的货物价格增长百分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认为CPI增长率在2%~3%属于可接受范围内。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货币的发行量超过市场上的需要,导致货币贬值,价格上涨)(8)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理想目标:橄榄型社会的创立初次分配:工资(最低工资制)再分配:税收、政策倾斜、社会保障等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李实教授(收入分配、反贫困等)2、基于政府失灵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1)政府失灵的涵义政府失灵又称政府缺陷或政府失效,是指政府这种非市场因素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的现象。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灵的研究代表(2)政府失灵的表现①决策失误决策理论:西蒙,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限理性——决策失误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②行政垄断地方(行业)保护主义:对外地产品和本地产品使用不同的标准,对外地产品进行重点检查和检疫等,使企业处于不公平竞争的状态,既破坏了竞争秩序,又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③权力寻租涵义:公权者以权力为筹码谋求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非生产行为。政府背离公共利益目标去追求自身利益,谋求以对价(租金)实现其权力。典型表现:腐败后果:降低政府配置资源的效率④政府能力不足管不了:经济活动有自身的规律,当事人之间解决的事情,政府角色无法代替。低效率:政府工作缺乏竞争、缺乏降低成本的内在激励,政策的实施环节增多造成代理成本提高而形成效率递减,上下级政府间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多重博弈。总结市场失灵情形的排除,归根结底是要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好的调节作用,因此政府干预本身应以不削弱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限。政府能力是有限的,不过政府具有公权力,可以通过干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政府失灵问题需要通过健全、完善法治和规范政府行为来解决。四、西方市场经济思想变迁亚当斯密:自由放任的思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20世纪30年代的通货膨胀(1929-1933)《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凯恩斯:政府干预思想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理论丛林——新自由主义学派2007年8月开始的次贷危机借贷者——次级抵押贷款——银行(华尔街金融)列宁市场经济思想19世纪末,马克思曾设想未来社会将有计划的组织全社会的生产和经济活动。列宁在1906年曾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对立的两种社会基本制度来看待。十月革命以后,俄共曾一度试图利用战时共产主义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准备“直接过渡”,消灭货币。从1921年春开始,俄共不得不转向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实践使列宁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主张“采取市场的经济方式”实现国家经济计划。1921年3月,取消对小企业的严格管制和全部国有化,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外资;小工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不再受到限制;国家定价和收购余粮改为按市场价格收购;商业贸易发展。其实质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发展。列宁逝世以后,由于一直未能突破理论认识上的局限性,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又占据了统治地位,从此形成了一种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搞社会主义只能实行指令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列宁的市场观一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利用好商品市场关系,要将工农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商业基础之上,国有企业要按照商业原则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结构,发挥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在生产和商业中的积极作用,物产阶级国家要学会经商,努力成为一个谨慎、勤勉、能干的业主和精明的批发商。二是列宁提出了由实行排斥、否认市场机制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实行以计划为主导,以市场关系为基础,将计划于市场结合的经济体制。三是列宁还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先进技术、经济管理方式和管理经验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列宁没有回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否允许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者长期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邓小平在这个问题上对列宁思想的发展,就是破除了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无疑,列宁的上述思想影响着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是重要的思想先导。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论中最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阶段论:第一阶段:1979-1982(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第二阶段:1984-1989(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第三阶段:1989-1992(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第一阶段:1979-198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深入探讨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取向问题。经济理论界率先出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并于1979年4月在无锡召开的“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问题”学术会议上展开了讨论。此时,党和国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市场调节问题。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和国内改革开放的发展,也认真考虑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人。在交谈中,客人问小平:“您是不是认为过去中国犯了一些错误,过早的限制了非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方面限制的太快,现在就需要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指引下,扩大非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作用?”邓小平回答这个问题时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对于社会主义如何搞市场经济,邓小平认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和资本主义社会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提出,要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作为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经济道路的重要内容。1982年10月,他又指出,计划经济的“缺点在于市场运用的不好,经济搞的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如何解决?解决的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邓小平基本思想:这一时期的邓小平已经把市场经济和其被充分利用的资本主义社会区别开来,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只看做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形式,说明市场经济并不受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限制。同时,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鲜明观点,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另一方面,和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观点相适应,邓小平也是在坚持计划经济为主的前提下来谈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二阶段:1984-1989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高度评价了这一决定,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邓小平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1985年10月,邓小平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代表团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邓小平的论断冲破了传统的教条,也说明邓小平已经突破了计划和市场关系上的“主辅论”,不再是从处于辅助地位的角度来谈论市场经济了。1987年2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又明确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他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好像一谈计划就是社会和足以,这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嘛。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根据邓小平的意见,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没有讲以计划经济为主,而是明确提出,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和市场应实现内在结合。1989年6月9日,我国发生的政治风波刚刚平息,邓小平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中又重申:“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个不能改。在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更灵活一些。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从这个时期看,一是邓小平已经从和计划经济相对应的角度来谈市场经济,实际上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整体相联系;二是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对“市场化”、“市场经济”的批评开始尖锐的情况下,邓小平仍初衷不改,坚持并重申自己关于市场经济的观点。第三阶段:1989-1992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989年政治风波过后,国内对市场经济的批判不断升温,有些人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而加以讨伐,有些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斥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报刊上有些文章把计划和市场同基本社会制度直接联系,认为这是一个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说“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就是说,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把改革的目标定位在市场取向上,把市场经济作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模式,就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范畴混淆了,甚至改变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他们认为,在改革的问题上,两种主张、两个方向即两条道路的斗争,仍以不同形式、方向在继续。同时,国内的经济发展和改革步伐减缓,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些时间,促使邓小平对十几年来的改革实践进行认真全面的总结和反思,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又提出了新的创见,集中反映在1990、1991、1992年的三次谈话中。1990年12月,针对在市场经济问题上的理论混乱,为了端正对计划和市场的认识,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强调:“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资本主义就没有控制,就那么自由?最惠国待遇也是控制嘛!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的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1991年春节前夕,邓小平在上海视察期间又尖锐的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根据邓小平的谈话精神,上海《解放日报》发表了几篇署名皇甫平的文章。“解放思想绝不是一劳永逸的。就以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而言,有些同志总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在市场调节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幽灵。随着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同志开始懂得: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和形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谈话中对计划和市场问题进一步作了全面精辟的论述。邓小平从姓社姓资的争论说起。他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要害的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思想)由此便转到姓社姓资与计划和市场的本质区别。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些论断,彻底冲破了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的传统观念,突破了计划经济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完成了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形成过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是我国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它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突破了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姓“资”姓社的教条,扫除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障碍,使我们能够理直气壮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和掌握市场经济的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推动我国经济商品化、社会化、工业化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为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奠定了认识上、理论上的基础,使我们能够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建立和完善;同时,也为我们反对“左”的错误倾向和思潮提供了又一大强大的理论武器。六、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体系内容市场经济方法论市场配置资源论市场经济活力论市场经济特征论1、市场经济方法论以社会主义本质论来考察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相容的前提。邓小平多次讲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南方谈话中又作了集中概括。这样,就把计划和市场之类的内容从社会主义本质中排除出去,从方法论中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的问题。以生产力标准论来判断是否实行和发展市场经济南巡谈话:三个有利于标准,把生产力标准放在首位。首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时就说:“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1985年再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问题时又强调:“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1987年谈到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时又指出:“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所以,正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才从计划经济转向实行和发展市场经济,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共性和个性的辨证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事物的个性与共性,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方法论,也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析中。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既具有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一样的共同特征,又在其所联系的经济制度方面有自己的特点;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但各自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方式、程度以及所形成的运行方式体系则具有特殊性;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但必须适合中国国情,从中国特点出发。2、市场配置资源论 东西方的广泛认知:计划和市场的制度特征论,计划和市场是社会经济制度范畴内的东西,计划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因此,如果要谈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和改革,只能在计划经济范围内进行某种调整或修补。邓小平的创新则是彻底否定了计划和市场的制度特征论,明确提出了市场配置资源论。计划或计划经济和市场或市场经济,都是两种经济手段或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不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如何有效、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是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资源配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主要通过计划,由计划机制和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另一个是主要通过市场,由市场机制和经济参数配置资源。从逻辑上讲,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源配置,可以主要是运用计划方式,也可以主要是运用市场方式,其选择的基本依据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而不是社会经济制度。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社会经济活动的计划性源自于社会化大生产,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市场发挥基础作用的前提下,使对经济活动的计划控制由企业内部走向全社会,进而使现代市场经济成为包含着宏观调控、计划控制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建立以后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但这是由于当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思想做了教条式的理解,也和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关。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并非绝对的统一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它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如果计划经济能够适应解放发展生产力的要求,社会主义就实行;反之,则应转向另外的资源配置方式;就是不实行计划经济,仍然可以有计划控制。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史商品经济的现代形式,是商品经济发展到完整的市场体系形成、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虽然市场经济最先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但市场经济并非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能逾越商品经济,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充分发展商品经济,必须形成完整的和完善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即实行和发展市场经济。所以,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明了市场经济的制度条件。在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指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配置的方式,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条件下主要通过市场方式实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一方面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计划或宏观调控,另一方面则突出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调节者,是以价值规律为核心的市场规律体系和市场机制系统,而不是所谓的计划规律和计划机制;整个社会经济主体行为和经济客体运动的直接的、基本的依据,是市场内生的以市场价格为核心的市场信号和经济参数体系,而不是外部输入市场的计划的或行政的指令。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是以市场交换关系和竞争关系为基本内容的市场关系体系,而不是纵向的、以隶属关系或非经济依附关系为基本内容的行政关系。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的承载着是市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计划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市场为基础,计划只能依据市场而对市场运行进行导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实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条件下,市场对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同时,从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被理解为是一整套通过市场实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包含着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互相影响,市场课题运动的相互联系,市场调节机制的相互制约以及政府发挥一定的经济职能对整个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调控等。3、市场经济活力论计划经济的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经济是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虽然也存在市场,但市场只起次要的、辅助性作用,实行计划经济的结果,是长期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应有的优越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优点,具有灵活性、信息传播及时,适应对外开放。而且市场经济并不排斥计划的作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的作用是基础性的,计划的作用以市场为依据。这样,市场经济就充满着勃勃生机和活动,既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按照市场供求状况来配置与重组资源,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又可以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兼顾效率和公平,实现社会稳定、持续、协调发展。正是市场经济活力性的优点,决定了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必然性。4、市场经济特征论(三层次)一是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市场经济相似,即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市场关系平等化、市场体系完善化、市场活动竞争化、市场发展开放化、市场管理规范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等诸多方面。二是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市场经济也有区别,即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因而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这些特征就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和公平;在宏观调控上,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三是邓小平一贯强调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行和发展市场经济亦是如此。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应具备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特色的特征,这就为我们在实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避免照搬外国模式,从我国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出发去进行探索,指明了方向。七、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1、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管理为中心的体制的形成改革开放前的原有体制弊端尽显(所有制结构、经济决策权限、经济调节机制、劳动分配机制)2、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从改革的目标看,改革不是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局部的修修补补,或是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良,而是要从原有的经济体制彻底地转向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的彻底变革,必将引起经济体制本身的根本变化。从改革的领域来看,改革首先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改革不仅仅只涉及经济体制,而是包括对政治体制、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等改革,涉及整个社会领域,因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具有全面性的改革。从改革的作用来看 ,改革是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率,是要把生产力从僵化的体制下解放出来,通过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社会生产力的水平、状况和性质发生深刻的变化,因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具有深刻性的变革。从改革的影响来看,改革并不仅仅会改变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教育文化体制,而且必将破除各种陈腐的思想观念,促进人民思想解放,改变人民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对整个社会都发生极为广泛的影响,因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具有广泛性的改革。如果说,我国的第一次革命是建立了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把社会生产力从束缚其发展的旧的社会制度下解放出来,那么我国的第二次革命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体制,把社会生产力从束缚其发展的原有的僵化、高度集中的体制下解放出来并促进其发展。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其意义丝毫不亚于夺取政权,建立新社会制度的第一次革命,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更伟大。3、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开放以后,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这就为人民正确探索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奠定了认识论的基础。1979年3月,陈云明确指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一是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的部分;二是市场调节部分,即不做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带有盲目调节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陈云:三大平衡(财政收支平衡、信贷平衡、物资供需平衡)+国际收支平衡——1957《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1982年党的十二大指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这实际上是提出了要把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调整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体制的要求,并从理论上开始确认价值规律和市场对生产、流通的调节作用,在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也采取了一系列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措施。这种看法是把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市场调节看做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肯定其是必要的和有意的,对于计划和市场绝对相互对立的传统观念显然有所突破。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第一次在党中央的决议上写上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破除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相对立的传统观念,无疑是理论认识的发展,而且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把商品经济当做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提出,进一步突破了把指令性计划当做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根本特征的传统观念,肯定了指导性计划也是计划的一种形式,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在对计划于市场关系的认识上又进了一大步。”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应当包括资金、劳务、技术、信息和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还必须是竞争的和开放的;要按照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92年南巡谈话,再一次深刻阐述了计划于市场的关系。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使我国对计划于市场的关系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全党和全国达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识。1992年6月,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1992年10月,十四大确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大会鲜明的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肯定了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基本经济制度)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价格、商品、生产要素市场)健全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较为健全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5、当前若干经济热点问题探析(课题)土地流转风险及其防范农业投入品管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课题一农村留守儿童亲情补偿机制构建的保障措施1、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消化(1)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比较收益完善农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持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积极支持和鼓励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土地规模经营、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业的科技创新水平(2)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强农村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整体规划(3)、发展县域经济,创造就业机会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依托当地比较优势、发展给当地特色产业加大国家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发张第一三产业互动等创新模式鼓励发展农产品新兴加工产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价值链,提升农业价值 优化制度环境,吸引外资和民间融资2、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强化自愿进城的先决条件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实现城乡教育水平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以城带乡”教育课题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风险及其规避一、问题的提出二、关于土地流转中存在问题的研究综述1、关于流转土地的市场机制的研究2、关于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行为失范问题的研究3、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土地权益损失的问题三、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风险1、潜在性风险政府激励机制不足农民“以土为本”的局限性2、过程性风险产权主体界定不清地方政府参与性过强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集体组织功能不完善流转配套改革不健全3、流转和偶的遗留性风险损害流转双方的利益的可能性加剧农村内部阶层的分化容易诱发社会群体性事件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大局应向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文明潜在文化风险的冲击四、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风险规避途径1、土地流转机制方面尊重农民流转意愿、健全制度严格保护耕地底线,严禁土地掠夺探索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及土地银行等创新模式构建调节机制,化解纠纷2、配套措施方面1、发展农业保险方面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