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中追问中国《glah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追问中追问中国《glah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ID:23105058

大小:77.0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4

追问中追问中国《glah法治及其本土资源_第1页
追问中追问中国《glah法治及其本土资源_第2页
追问中追问中国《glah法治及其本土资源_第3页
追问中追问中国《glah法治及其本土资源_第4页
追问中追问中国《glah法治及其本土资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追问中追问中国《glah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追问中国法治之路在何方——解读《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下  4、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部分,笔者将首先展示苏力关于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即重构这一理论,这是(在笔者看来)苏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一大贡献;其次,邓正来教授对苏力关于“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的观点进行的评价予以驳斥,即“苏力的这一论述进路(亦即“法律多元的进路”)与其所设定的‘现代化取向’的论述进路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紧张或冲突……[93]”的驳斥,笔者将其表面看似矛盾的观点予以逻辑的疏理。  关于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苏力

2、的两篇文章之中,即《法律规避与法律多元》和《再论法律规避》。苏力从一个“私了”案件引出法律多元的概念,并通过论证——最初发现,在殖民地出现的法律多元的情况;即使在没有出现殖民之前,在出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征服的时候,也会出现一种法律多元;资本主义国家本身也有法律多元的情况,在中国也如是[94]——得出了“可以说,每一个社会在法律上都是多元的,而不论其有无殖民地的历史[95]”的结论,“法律多元”也就成为了苏力理论的重要概念,甚至是其论述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关系在而且演绎的重要起点。正是在一个社会、国家之中,出现出了法律多

3、元的情况——在目前之中国,苏力认为,“最根本的问题仍然是所谓的中国传统的法律——现在更多表现为民间法律——和现代国家的制定法之间的冲突问题”——它们为那些被“圣人皆孩之”的、“皆注其耳目[96]”的百姓规避法律提供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以国家正式的法律来规避民间法律[97],在另外一些场合可能出现的就是以民间法律来规避国家法,比如说,苏力在《法律规避与法律多元》一文中说例举的私了案件[98];他们的目的都在于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或许从当事人来说形成了共赢的局面,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此种可能的法律规避未必就一定有利于

4、所有的当事人,说不定就可能出现所谓以“元规则[99]”的方式来解决纠纷的模式,而这种局面更可能导致苏力所说的报复的现象[100],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所有人的共输局面。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法律多元,在中国,就是国家法与民间法必须共存、并存的情况下,因为消灭或者说废除民间法是一件荒谬的事情。苏力对此提出的“处方”就是建立一种混合型的制度,即“或者是在立法进一步民主化的前提下,一般假定国家制定法是更合理的,与此同时,国家制定法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一种可能吸收民间法的空间:即在司法和执法上,依据案件

5、情况而允许一些纠纷私了、规避正式的法律……而不是一味强调‘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或者是选择:一般假定民间法更优,将更大的纠纷解决空间划给民间,国家制定法仅仅介入一些必须介入的领域……[101]”。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在国家法与民间法相互妥协的时候,国家法的妥协更为重要,而且其实质是一个相互沟通、理解、渐进的制度创新的过程[102]——这种意义上的法律规避是需要肯定的,也是有利于真正中国的制度、法律秩序的形成。  苏力关于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在邓正来教授看来,“苏力实际上给出了两种在我看

6、来截然不同甚或矛盾的回答”:“一是他所给出的‘倾向于’国家法的回答”,理由可以简要地归纳为:其一,苏力主张并且一直坚持要促进民间法向国家制定法的融合和转变,其二,要实现这种转变,必须保持国家制定法的权威,其三,在于苏力在其专著《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的序言中,即《世纪末日的交待》一文中坦承,他从来没有主张法治的本土化;“二是他说做的‘倾向于’民间法的回答”,原因:其一,在于民间法向国家制定法的转变不应该是一个普遍的做法,其二,在国家法与民间法进行沟通和理解时,国家法的妥协将更为紧要[103]。而且邓正来先

7、生马上又进一步指出,这种论证结构其实就是两条具体的进路,并且这两条进路是彼此冲突或者说矛盾的,具体说来,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是我所谓的‘现代法取向’的进路,二是‘法律多元’的进路。显而易见,这两条进路是彼此冲突的,因为‘现代法取向’之一进路乃是‘融合和转变’传统的民间法为现代的国家法为根本旨归的……而‘法律多元’的进路则是以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共存为基本前提的,并在这一前提之下主张两者的理解、妥协和合作……[104]”。在我看来,邓正来教授对苏力关于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的评价就是:苏力给出了两条彼此矛盾或冲突的法

8、治现代化之路,一是只有国家法独自存在、最终民间法消失的中国现代法制的道路,二是国家法与民间法并存的中国现代法制的道路。  我认为,邓正来教授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苏力对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的观点,只是表述上、或者说表面上的确有矛盾或者冲突的地方,而且就是邓正来教授指出(引用苏力的话)的那些地方,但不是他表达的观点,不过,在笔者看来,他们是一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