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资格考试]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

[从业资格考试]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

ID:23111052

大小:1.15 MB

页数:224页

时间:2018-11-04

[从业资格考试]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_第1页
[从业资格考试]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_第2页
[从业资格考试]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_第3页
[从业资格考试]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_第4页
[从业资格考试]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业资格考试]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311011掌握城市道路构成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两大类,前者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代表,后者以各种形式的沥青路面为代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本构造特点将在2311051条阐述,这里不再介绍。本条主要介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路面的基本结构、结构性能及材料。一、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城市道路主要由路基、路面和人行道构成。路基是在地表按道路的线型(位置)和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不同粒料或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一)路基在地基上按设计要求修筑路基,断面形式

2、有: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半填半挖—横断面上部分为挖方、下部分为填方的路基。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二)路面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为适应这一特点,绝大部分路面的结构是多层次的,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1.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行车荷载

3、较大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面层可由一层或数层组成,高等级路面可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1)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常用厚度和适宜层位见表2311011,可按使用要求结合各城市经验选用。(2)热拌热铺沥青碎石可用作双层式沥青面层的下层或单层式面层。作单层式面层时,为了达到防水和平整性要求,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沥青碎石的常用厚度

4、为50^-70毫米沥青混凝土面层常用厚度及适宜层位表2311011┌────────┬──────┬────┬─────────────────┐│面层类别│集料最大粒径│常用厚度│适宜层位│││(毫米)(毫米)││├────────┼──────┼────┼─────────────────┤│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6.J│60-80│二层或三层式面层的下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9│40-60│三层式面层的中面层或二层式的下面层││├───

5、───┤├─────────────────┤││16││二层或三层式面层的上面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3.2│25^}40│二层或三层式面层的上面层││├──────┼────┼─────────────────┤││9.5│15^-20│1.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磨耗层(上层);│││││2.沥青碎石等面层的封层和磨耗层│├────────┼──────┼────┼─────────────────┤│砂粒式沥青混凝土│4.75│10^20│自

6、行车道与人行道的面层│└────────┴──────┴────┴─────────────────┘(3)沥青贯人式碎(砾)石可做面层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下层。作面层时,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沥青贯人式面层常用厚度为50-80毫米。(4)沥青表面处治主要起防水、防磨耗、防滑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常用厚度为15-30毫米。2.基层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由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垫层或土基,故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强度和刚度。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不如面层强烈,但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

7、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用作基层的材料主要有:(1)整体型材料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石灰稳定砂砾、石灰煤渣、水泥稳定碎砾石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工业废渣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和整体性均较好,适用于大多数沥青路面的基层。使用的工业废渣应性能稳定、无风化、无腐蚀。(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级配碎(砾)石:应达到密实稳定。为防止冻胀和湿软,应控制小于0.5毫米颗粒的含量和塑性指数。在中湿和潮湿路段,用作沥青路面的基层时,应掺石灰。符合标准级配要求的天然砂

8、砾可用作基层。不符合标准级配要求时,只宜用作底基层或垫层,并应按路基干湿类型适当控制小于0.5毫米的颗粒含量。为便于碾压,砾石最大粒径宜采用60毫米。3.垫层垫层是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位,其作用为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以减小土基所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