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中的澳门研究

全球化视野中的澳门研究

ID:23147983

大小:73.1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4

全球化视野中的澳门研究_第1页
全球化视野中的澳门研究_第2页
全球化视野中的澳门研究_第3页
全球化视野中的澳门研究_第4页
全球化视野中的澳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球化视野中的澳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全球化史视野中的澳门研究张西平全球化史(Historyofglobalization)是史学研究的一个新视野,这样的史学观在于“说明人类同属一种,经历同一历史,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其方法,是综合考察人类文化多样性与运作机制的统一性,说明文明、民族或国家等不同形态的人类组织在全球这一‘动态交往网络’中的互动关系;其本质,是继承西方史学以‘模式’框架解释世界历史的传统,用‘互动模式’取代‘主导——传播模式’”。(刘新城)由此,“互动”成为理解全球化史的关键,这样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贸易史渐成史学关注之热点,同样传教史也开始以新的视角加以解释,而全球生态史,跨文化交流史自然引起人们的

2、兴趣,同时,地方史也开始在全球史背景下展开,被称为“地方史全球化”。一旦确立了全球化史的研究视角,我们会对澳门有一个全新的看法。澳门位于我国大陆东南部沿海,东隔伶仃洋与香港相望,西与广东省珠海市的湾仔镇一衣带水。在一些人看来澳门这个地不足30平方公里,人不足50万人的弹丸之地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不足一谈。但当我拿到由吴志良、汤开建、金国平三人主编的《澳门编年史》时,第一印象就是震惊,厚厚的六卷本,3240页,总字数逾300万字。这样厚重的学术著作,在今天的中国学术界也不多见。三人合作,历时五年,中文专家和西文专家如此紧密的合作,带领十余人的团队,这样的学术组合,在学术界也不

3、多见。由此,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些年来我做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西方汉学史研究,澳门自然是我关注的重点,拿到这样的著作,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十余天来闭门谢客,在一页一页的阅读中,澳门四百年的历史画面慢慢展现在我的面前,使我对这个中国边陲小城有了全新的认识。由于澳门是1500年后中西交汇的焦点,在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中一直有人关注,特点是在澳门回归前后中外学术界对澳门的研究有一个小高潮。《澳门编年史》全面总结了近三十年来中外学术界澳门研究的最近学术成果。澳门研究象澳门的历史一样悠久,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从澳门回归前后,澳门研究开始呈现出井喷式的爆发,《澳门编年史》站在学

4、术的最前沿,对百余年来的澳门研究成果和近三十年研究的最新进展都给予了关注,如汤开建所说“我们引证的以往研究著作及论文(含博、硕士论文)计有650种以上,早至龙思泰、徐萨斯的作品,晚至2008年出版的《澳门史新编》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和2009年出版的博士论文。”这话是有根据的,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澳门研究的代表性的学术成果都纳入了编者的视野,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澳门研究著作,例如戴裔煊的《〈明史·佛郎机传〉笺证》,邓开颂等人的《粤澳关系史》、黄启臣等人的《澳门经济四百年》等,到近年来的研究新作,如戚印平的《日本耶早期稣会史》、《远东耶稣会史》,万明的《中葡早期关系史》、张凯的《中国

5、和西班牙关系史》、董少新的《形神之间:早期西洋医学入华史稿》等研究成果的要点都收入书中。由于编者地处澳门,对澳门研究的中文学术专著的了解和掌握要远远高于一般内地澳门研究学者,书中所引用的209种中文学术专著中,在台湾、香港和澳门出版的著作就有93部,几乎占了一半,基本上将汉语澳门研究的最新成果一览无遗,例如罗光主教、方豪神父早年在台湾出版的关于中国教会史的重要著作,近年来苏精在香港出版的关于早期基督教来华著作都被编者所引用。这样的知识含量是一般澳门学研究者所不具有的。《澳门编年史》所以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对近三十年来澳门研究的了如指掌,这与三位主编本身就是近三十年来澳门研究的

6、领军式的学者身份分不开,吴志良的《澳门政制》、《生存之道:论澳门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汤开建的《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明清士大夫与澳门》、《委黎多〈报效始末疏〉笺证》,金国平的《西力东渐:中葡早期接触追昔》、《中葡关系史地考证》,以及金国平和吴志良共同出版的《东西望洋》、《过十字门》、《镜海飘渺》、《早期澳门史论》等已经是澳门研究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正因编者本身所具有的学术视野从而使他们在择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时,有见地、有选择,在选择学界的研究成果时并不是一味的抄录,而是“采摘上述研究的精华,将其准确的史实表述、精当的历史考证、真实的原档翻译纳入编年史中…

7、…”对近百年来庞大的以澳门为中心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有序、兼容的选择和编辑并非是件容易的事,这对编者的学术功底和学术见识都提出了不少的挑战。应该说,编者还是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我们可以从编者如何处理澳门历史研究中的争论和不同意见看到这一点。例如关于Tamão,即葡萄牙初抵中国地的问题,作者将各种观点如实列出,从最早的龙思泰的观点到最新的2006年黄薇的关于上川岛“石笋”的研究论文,共列举了中外学者十八人的不同观点,使读者可以清楚了解到在这个重要问题上研究的进展。又如关于妈阁庙的创建时间也是学术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