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初探

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初探

ID:23165404

大小:631.5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4

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初探_第1页
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初探_第2页
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初探_第3页
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初探_第4页
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初探杨杰张勇赵照林王华萧晋川刘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宄所摘要:通过对黑木耳•吊袋栽培的品种、开U方式以及吊袋间距等的试验,研究了影响黑木耳吊袋栽培不同因素对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优化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黑888和黑981的产量最高,但黑981的生育期指标综合表现较好;开Y型口,开口数量为90个/棒时,能取得最高生物学效率(115.90%),在吊袋间距和宽度为35cm时,黑木耳产量和优质品率,分别为48.6g/棒和85.0%。关键词:黑木耳;栽培方法;吊袋栽培;产量;品质;作者简介:杨杰,助研,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与育种工作。联系电话:18

2、734176186。E-mail:mu.yang633@163.com作者简介:刘虹,副研,主要从事食用菌和蔬菜研究工作。E-mail:1iuhong3089@126.com收稿日期:2017-05-11基金: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项目(ET2014-03-03)Received:2017-05-11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是中国最早开始人工栽培的食用菌JXL,松期以来一直作为名贵药材被人们所食用,随着黑木耳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和成熟,黑木耳现已成为海N外华人及东南亚人民热爱的食材位1。近年来,随着“北耳南扩”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黑木耳产业得到了快速的

3、发展,现已遍及20多个省(市),成为仅次于香菇、平菇的第三大菇种,堪称“国蕈”[3,4],这也促进了山西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壮大。当前,山西省黑木耳主要以林下地栽和露地栽培等室外栽培位1为主,采用吊袋栽培模式的农户较少,这主要是由于适合山西气候特点的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尚未成熟。笔荠通过对山西省黑木耳主产区的综合调研,结合多年研宂黑木耳的经验,在进一步试验的基础上,筛选适合山西气候特点的吊袋栽培品种,并就关键环节进行试验研宄,旨在为山丙省黑木耳•吊袋栽培的发展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供试菌株均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黑29、黑981、杂交109、黑888、冀诱1号宄所引进。

4、1.1.2供试配方母种培养基配方(g/L):马铃薯200,葡萄糖20,琼脂18,硫酸镁1.0,磷酸二氢钾1.5,蛋白胨3.0。原种配方:棉子壳88%,麸皮10%,磷肥1%,石膏1%。栽培料配方:棉子壳50%,木屑25%,麸皮23%,石灰1%,磷肥1%。1.2试验方法1.2.1菌种制备与发菌管理按照供试母种配方制备母种培养基,将供试菌株接种到母种培养基上,25°C恒温暗培养15d,各品种选择菌丝生长健壮的试管作为母种。按照原种配方制备原种培养棊,挑选菌丝洁Q,整体均匀的菌种作为试验原种菌种根据培养料配方配制栽培料,采用17cmX35cm的聚丙烯折角袋按照袋栽技术进行拌料,装袋(每袋装干料500

5、g),灭菌等工作,在袋温低于26°C时,将供试品种接入栽培袋(每个品种接种150袋)。把接种完成的栽培袋移入发菌室内,控制温度为25°C,保持相对湿度为60%发菌。1.2.2不同品种黑木耳吊袋栽培的比较将发菌好的黑木耳菌棒移入进行吊袋大棚m内,完成开口操作,供试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挂袋、催耳、出耳、采收等工作M。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记录愈合期(菌棒开口后到菌丝完全愈合的时间)、现耳期(从愈合后到全面形成大小为0.5mm耳芽的吋间)、出耳期(从采耳开始到采耳结束的吋间)等生育指标,完成产量计算(前三潮干品重之和)和数据分析。1.2.3黑木耳吊袋栽培不同开口方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黑981为

6、供试菌株,设罝“I”型、“0”型、“Y”型三种不同的开口方式,在各开U方式下通过调节行距进行K1(60个/棒),K2(90个/棒),K3(120个/棒)三种不同开口数量的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记录产量,统计生物学效率(木耳鲜重与栽培干料的百分比),并进行黑木耳子实体性状分析,栽培管理同1.2.2。1.2.4不同吊袋间距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以黑981为供试菌株,设罝不同吊袋间距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安排试验,考察不同处理的黑木耳•产量和优质品率。栽培管理同1.2.2。试验吊袋间距见表1。表1不同吊袋间距设置下载原表试验编号宽度/cm1252353451.2.5黑木耳吊袋栽培

7、与地栽的对比试验以黑981为供试菌株,在同一试验大棚内,进行吊袋栽培和地栽区组布局,记录不同栽培模式下黑木耳的产量和优质品率。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品种黑木耳吊袋栽培结果试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不同品种在生育期和产量表现不同。黑888品种开门后愈合最快,冀诱1号品种愈合期最长,杂交109的现耳时间最短,而黑29品种的现耳需要时间最长;出耳期长短依次为:黑888,黑981,杂交109,黑29和冀诱1号;木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