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尊严从何而来

作文的尊严从何而来

ID:23189909

大小:10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5

作文的尊严从何而来_第1页
作文的尊严从何而来_第2页
作文的尊严从何而来_第3页
作文的尊严从何而来_第4页
作文的尊严从何而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文的尊严从何而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作文的尊严从何而来  作文的尊严从何而来?笔者认为,有以下路径可走。  一.寻找学生作文的自信路  要享受作文的尊严,先必须要有自尊。自尊源于自信,自信是建立在拥有实力基础上的心理状态。实力来自理想,来自历练,来自探索。有了历练和探索,学生自然就不会盲从与跟风,就会扎扎实实地寻求作文的自信之路。  1.唤醒学生拥有丰富写作资源的自信意识。不少人认为,中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不多,没有占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其实,学生写作的生活资源是广阔丰富的,并不缺乏写作素材。之所以持有写作素材匮乏的思想,一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系不当,总是拿大作家的创作为参照,追求宏大叙事、壮阔经历、惊心故事、离

2、奇遭遇,总是要写工厂、农村、军营、机关、官场里的事情;二是缺乏发现的眼睛,“只缘身在此山中”,家里的生活,放学路上的见闻,报纸电视上的事情,尽管是大家熟悉的事情,只要你用心发现,总会找到与别人不一样的特别之处。即使是大家都发现的特别之处,不同人的笔下也会各具特色。班级更换老师是学校里的常见现象,本校高二(5)班的石力同学就以此为题材写了一篇题为《同学王磊》的文章发表在校报《五柳风》上。王磊是高二(5)班一位棘手的学生,原班主任在他身上花了很多的心思,但他仍常常不听课,不做作业,并不服管教。换了班主任后,这个同学判若两人。“我”7问他,为什么现在进步了,他的回答很简单:“

3、现在的班主任齐老师不爱打电话给家长。”很多老师总认为学生有问题,就要联系家长,很少或几乎没有老师单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篇视角独特的文章,带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是长久的。  2.培育学生对生活感悟的自信意识。学生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不止是“三点一线”7,自己的吃穿住行都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地方,可以成为写作的对象,这是自己的生活。班级里有许多新鲜事,少年心事,复杂多变,成绩有进步退步,同学之间,有分分合合,有甜酸苦辣,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这是班级的生活。一片落叶、一场竞赛、一次排队、一次唱歌、林中漫步、柳阴读书、社团活动等等,这是校园里的生活。家庭是每个学生生活的

4、重要环境,尽管大部分家庭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毕竟有各自的生活习性、成员关系、各自的个性特征、独具的家庭故事,那也是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源泉,这是家中的生活。人都会有自己的亲戚朋友,到亲戚朋友家里做客,亲戚朋友到你家来玩,亲戚朋友的逸闻轶事,亲戚朋友的各种关系等等,这是亲朋的生活。你所居住的小区,有没有中老年人早晚不约而同地到广场打拳跳舞,你所在的村庄有没有人下午总是打麻将;有的家庭有保姆,有的家庭全是主妇(或主夫)操持家务等等,随便在小区里走走、听听、想想,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关注小区(村里)的生活。走在街上会看到匆匆忙忙的行人,会发现各色各样的汽车,会听到各种

5、各样的传闻,走进商场会感受到物价的起伏,会领略推销员的销售风采,会欣赏到厂家商家聪明绝顶的营销策略。到医院,乘汽车,逛公园,你的感受是不同的,这是关注所到之处的生活。假期的旅游,节日的游园,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春季的远足,夏季的避暑,秋日的登高,冬日的赏雪。这些尽管是难得的生活,但往往会产生触发灵感的机缘,当是写作的重要资源。  生活处处都有,我们需要做的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一般的老师都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有功力的老师还要求学生对生活现象进行感受、同化、变异和加工,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回归学生的真情表达欲  人类有一种本能的生命表达欲望,这种欲

6、望源自于心灵的内在需求。婴儿饿了要哭,小孩寂寞了要闹,成人心里有了委屈要找人倾诉等等。  现在中学生作文大多数就是孤零零的作文,和生活、和思想、和做人已经彻底地分离了。假话、套话成为作文的主打,抒写心灵,表现真情已退隐难见。高考作文中有许多考生表达的是自己残疾,父母已离异或已惨遭灾祸不幸身亡。平时作文追求半洋半土的哼哼唧唧,抑或不伦不类的所谓创新格式。为的只是一个理想的分数,殊不知,简单的分数背后是对生活、道德乃至生命的漠视。  作文教学只为作文而作文,只为考试而作文。当大量阅读和积累的材料功利性地转化为可资学生应对作文的素材时,那些作文选和范文自然就罪恶如山了!“夫缀

7、文者,情动而辞发”。本来是一个触动自我自然宣泄真情的过程,在写作文的任务或考试时,真情和自我没有了,虚无和虚荣却随之而来。这不但是没有尊重个体生命,反而伤害了写作者的言语人格。7  作文的根基是生活。生活不可能都是惊涛骇浪的,常态化的生活是平淡的却是真实的,它有很多无法预约的故事,也有很多不期而遇的情思。作文应是生活的写照,每个人的文章都应该是建立在深入观察、体验和思考基础上的必然结果,都应该是自己感情的自然流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莫言曾说“文章是流出来的”。那些弄虚作假、胡编乱造、空话连篇的“假大空”作文,不仅扼杀学生的作文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