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红楼梦》的悲剧特征

谈《红楼梦》的悲剧特征

ID:23190510

大小:6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05

谈《红楼梦》的悲剧特征_第1页
谈《红楼梦》的悲剧特征_第2页
谈《红楼梦》的悲剧特征_第3页
谈《红楼梦》的悲剧特征_第4页
谈《红楼梦》的悲剧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红楼梦》的悲剧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庆市高教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谈《红楼梦》的悲剧性特征邓长右准考准号:012703100023指导教师姓名占如默职称考生单位梁平县屏锦中学邮编405216电话15823787432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论文提交日期2009、10、20日论文答辩日期2009、11、7主考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2009年10月20日谈《红楼梦》的悲剧性特征邓长右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摘要:《红楼梦》是一部女性的颂歌,又是一部女性的悲剧,而作为女性的颂歌,它又增加了女性悲剧的力量。它围绕宝黛、宝钗的爱情纠葛,展现了一大群“薄命司

2、”上女性悲剧人物。这些女性,不仅外形美,而且内心更美,她们感情丰富、才华横溢、情韵雅洁、有理想有追求,而这里的男性大多庸俗贪婪、奢侈荒淫、恶毒庸俗。《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震撼人心,就是因为这些道貌岸然的封建卫道士们对这些光辉女性的无情摧毁。这里的所有悲剧,无论是爱情、婚姻,还是人生、命运的悲剧,无一不透射出封建制度、封建礼教赤裸裸的暴力凌辱女性的悲剧。这并不是某一个女性的悲剧,而是那个社会的悲剧:是时代悲剧、思想文化悲剧和人生命运悲剧的三重奏。关键词: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必然性一、《红楼梦》的爱情、婚姻悲剧

3、《红楼梦》描写了很多种悲剧,而爱情、婚姻悲剧其中最重要、最普遍的一种,从宝黛之间刻骨铭心的真挚爱情,到司棋与潘又安之间的真情表露、双双殉情,可以说无一不是令人痛惜的爱情悲剧。即使像小红与贾芸之间的遗帕相思,也都带有淡淡的哀伤。其他如薛宝钗、元春、迎春、李纨、平儿、香菱等的婚姻悲剧等等,不胜枚举。《红楼梦》正是通过这些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青年女子的爱情、婚姻悲剧,揭示了当时社会“自由恋爱”的不能成功的必然性及封建包办婚姻和一夫多妻制、封建礼教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和不幸,同时也说明了那个时代她们的爱情之花是必然

4、要枯萎的。1.宝黛爱情纯洁高尚的美感,从而具有永恒的悲剧美的魅力(1)人性复活的大观园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思想,使人失去了人性,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失去的人性又找了回来,在大观园中,人性得到了复活。“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不分尊卑、不分长幼,大家寻欢作乐,猜拳行令,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直闹了一夜,至“四更天才横三竖四的打了一个盹儿[1]”。只有在此时此地,人们才放开了自己的天性,尽情地享乐,尽情地欢笑,无拘无束,忘记了人观园以外的世界。象这些充满优雅情趣和自由自在的理想生活的和睦气氛的情

5、形,在大观园之外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大观园的确给了这些少男少女们在别处不可能有的自由,在这里,青年女子们身上都洋溢着一种青春的美、人性的美。这种美是男性所无法具备的,用贾宝玉的话说,就是“山川灵秀之气,只钟于女子”、“男人不过是渣滓浊沫”[2]而已。也正因如此,作者对女儿也就特别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和更加深沉的爱。大观园中的青年女子大都同贾宝玉一样是那“正邪两赋”而来一路之人,并有着自己的主体意识,闪耀着独特性格的人性美、人情美的光辉。在这大观园,人的价值得到了体现,而人的价值也就是人生的最高价值。所以,曹雪

6、芹对这种合乎人性的理想追求,对这种人生的最高价值给予了热情的歌颂,并为这些价值的最终被毁灭而感到惋惜和悲痛,因而才写出了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的价值的被毁灭是最大的悲剧,而《红楼梦》就是一出最大的悲剧。(2)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宝黛爱情的基石林黛玉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姐妹,只身一人投靠外祖母——贾母,在贾府寄人篱下,“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刀剑霜严相逼”,正是她生活处境的写照[3]。她孤独、寂寞,所幸的是,她与贾宝玉志趣相投,她所追求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

7、不为名不为利,而贾宝玉不喜读书,不愿按家长的意愿走为官的仕途道路,而林黛玉正合他的心意。他们爱情的发展,正是两颗心的碰撞、沟通、彼此认同的过程。他们每天或读书或写诗,过着一种诗情画意的生活,而这就为他们的婚姻留下了隐患。在贾府那样的大家庭,选择儿媳妇还是要讲门弟出身、根基家业的,而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就不喜欢林黛玉作她的儿媳妇,从她是那样恼恨晴雯就可以看得出。可怜林黛玉,虽不追求名利,可终为利益所困;虽不害人,可别人还是要伤害她。这就是她孤苦无依的社会环境,唯一的知己贾宝玉还要被别人夺去,这也难怪她多愁善感

8、,她和贾宝玉的爱情爱得是那么真挚、那么纯洁、那么辛苦、那么地凄美!她容不得别人有污辱她人格的言行,就连深爱的宝玉,也还是要反击的。贾宝玉这个贵族青年,在当时能够对林黛玉表示尊重,实属难能可贵。这种建立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爱情观,代表着“近代色彩”的新型爱情观。林黛玉就是“诗的化身”、“美的化身”,她和贾宝玉的爱情,表达和满足的不只是情感,而且是知性和理性,它似乎是某些深藏着永恒存在的情感的思辩、反思,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具有纯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