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道德问题网络毕业论文

试论网络道德问题网络毕业论文

ID:23210834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5

试论网络道德问题网络毕业论文_第1页
试论网络道德问题网络毕业论文_第2页
试论网络道德问题网络毕业论文_第3页
试论网络道德问题网络毕业论文_第4页
试论网络道德问题网络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网络道德问题网络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网络道德问题网络毕业论文〔摘要〕信息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既有深远的积极作用,也不可进免地引起一系列道德问题,针对当前网络对大中专学生的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作为德育工妥充分运用常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同时,学校也应发挥互联网的正向功能时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信息网络技术,道德,网络道德教育;片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代表的第二次信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一种崭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网络社会正在向我们走来。网络不仅在对人类进步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将启动一场人们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万面的深刻变化。

2、  一、网络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1.网络增长了人的知识和韧能.由于网络的信息资源具有全球性特征,容纳的信息量极广,能随时为网民提供快捷,先进的信息,有助于人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及智能的增长。  2.网络发挥了人的创造性。网络营造的是一个自由、民主的虚拟社会。在这里,人人都有发言权,都有自主选择权,每个人想看什么想做什么完全由自己作主,他人无法也无权控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得到实现,个体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个体的潜能、创造性也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3.网络带来了新的人际交往模式。网络设计的是一个虚拟的环境或空间,在这种氛围中,网络中人多以匿名的方式进行着人际

3、间的交往,当然,这种交往可能是以某种欺骗的方式进行的,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时空、民族、阶级的限制与束缚,达到了知识、情感、心灵的激励、宣泄及抚慰,有助于人的自尊、自信的培养及人际间信任感的产生。(转载自zw.NSEaC.作文网)  4。网络改变着原有的价值观念。在这里,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发生着激烈的冲突,全球化意识即将孕生。全球化带来的将是一个趋于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使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抛开狭隘的民族利己主义,真正站在地球村的角度商讨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间题,如环境问题、粮食问题、禁毒间题、反对暴力恐

4、怖问题等。  信息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智能化、技能化的信息媒介,其本身是没有道德人格的。但网络技术一旦进人大众传播过程,就会涉及网络道德。目前由于我国的网络管理不规范,学校网络课程仅停留在传授网络技术的层面,基本不涉及网络道德教育等原因,使得网络必然对伦理道德,对大中专学校道德教育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据统计,我国网络总用户中年龄在16----24岁的占网络总用户的一半以上,且绝大多数是大中专青年学生。面对网上形形色色的诱惑,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道德危机.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受到冲击;黄色毒素、歪理邪说、黑客严重危害社会安定,网络交流的负面影响;等等.  二、网络

5、对大中专学生的负面影响  1.自我中心主义滋长。网络是一个没有道德约束的绝对自由的场所,任何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道德逻辑进行有悖道德准则的网上游戏。网民是自己的主人。他自己决定千什么及怎样干,网民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我利益、愿望、目标的满足与实现。事实上我们不难发现,在目前流行的网络聊天室里,许多网民及部分青年学生是随心所欲地无聊聊天或低级趣味聊天;有的青年学生隐匿身份,迷恋性别倒错,交友欺诈等有失道德规范的游戏.这必然导致人际情感资源的枯竭及人际文往的障碍,陷人自我满足的自我中心主义、也因网民的匿名使之有逃离惩罚的可能。因而,网络道德有赖于上网者的道德自律。而青年学

6、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不成熟期,自律性及自制性较差,如果过分沉酒于网络社会,甚至盲目追求绝对的自由与民主,则有可能使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抬头,淡化应有的道德责任意识。  4.道德价值取阿的错位。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它将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联系起来,进行彼此的文化交流、信息沟通,统一成一个完整的地球村。在这里,各种不同的文化汇集交织,文化冲突,道德冲突现象非常突出,孰是孰非,孰真孰假一时间很难令人进行清醒的判断。而且,互联网的大多数信息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布的,它们极力推行文化霸权,妄图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渗透于发展中国家。由于青年学生

7、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极易受到这种信息的吸引,贪恋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产生民族虚无主义,迷失生活理想。可以肯定,网络异质文化的强势渗透必然加剧中西方伦理传统,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必然对广大的青年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对大中专学校道德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进而可能导致部分青年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错位,对中华民族优秀伦理道德价值选择的迷失。  此外,网上还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网上垃圾(色情,暴力信息),而青年学生缺乏相应的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到诱惑,容易产生道德相对主义甚至道德虚无主义。  5.网络犯罪滋生。网络具有不安全性,网上的信息

8、极易受到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