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植被与地质灾害关系初探

福建植被与地质灾害关系初探

ID:23247060

大小:1.29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5

福建植被与地质灾害关系初探_第1页
福建植被与地质灾害关系初探_第2页
福建植被与地质灾害关系初探_第3页
福建植被与地质灾害关系初探_第4页
福建植被与地质灾害关系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植被与地质灾害关系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福建省植被与地质灾害关系初探江峰(中国地质大学1、福建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2)摘 要 本文以通过福建省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已入库的资料中,地质灾害类型与植被类型关系的统计、分析和局部地区有林地的植被雨水截留率和土体径流路径的研究,阐明了植被对于水文效应和土体性质的改良作用,从而揭示了植被对于防治地质灾害作用机理,同时本文指出植被对阻止各类地质灾害的发生还有许多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植被作用于滑坡的各种参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当地树种、土壤、气候等综合因素判定,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词 植被地质灾害 

2、关系 水文效应 固持水土51前言福建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等五大类,尤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而植被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植被的水文效应和植被对土体抗侵蚀力的影响上。由于纬度差异,离海远近和山系影响而造成的水文、热差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福建省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植被类型。分析植被对水体和土体的改良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被与各种地质灾害的耦合关系。总的来说植被对于涵养水源,调节径流,防止洪水,改造局部地区水文循环,防止土体侵蚀,固持土体均有一定作用。2福建省植被

3、类型概况福建省地带性植被类型有南亚热带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照叶林,两种原生植被分布与气候和土壤带相对应,大致以戴云山一博平岭为界,另外一些原生植被有竹林、红树林、针阔混交林、黄山松林等(见图1)。福建境内维管束植物类达4703种,约占全国的18%[1]。因人类的活动,形成许多次生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只有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高山深谷地带才有保留,绝大部分地区是次生林,如马尾松次生林、灌木林等,还有人工植被,如农田植被、人工经济林、防护林、人工马尾松林和杉木林等。此外福建植被还有森林覆盖率高,

4、林木生长快,生长周期短的特点[2]。图1福建省植被分区图Figure1VegetationZoningMapinFujian3植被的水文效应研究植被与水文关系其实质是植被覆盖区的水量平衡,即植被覆盖区对各水量平衡要素的影响。由于这种影响也受到气候、地形地貌、岩土体性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综合评价中如何区分植被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3.1植被对降雨的再分配5在有林流域中,当降雨到达林冠层上时,从林冠层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就要被重新分配,总的趋势是到达林地上土体表层的降水有所减少。其中相当的一部分降雨要被林

5、冠层和枯枝落叶层截留,通过蒸发返回大气中去。这种从林冠至地面上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对降雨的雨滴动能可以起到一定的消耗作用,即减少或消灭雨滴对土体的分散力,防止地表土体被侵蚀。3.1.1林冠特性与截留量从树冠截留作用产生的机理来看,对林分的林冠截留量影响比较大的林冠特性因子有:树种、树冠结构、林冠郁闭度、林冠的湿润状态等。通过对福建省地质灾害发育区统计分析,一般的规律是:针叶树因为职业茂密,层次多,树枝水平或轮状重迭排列,枝叶面积大,截留量比较大;阔叶树较较针叶树枝叶稀疏,层次少,枝叶总面积小,截留量也

6、比较小;硬阔叶比软阔叶树枝叶还稀疏,叶表面光滑,因而截留量比软阔叶还小;灌木的截留量则居于针叶树和阔叶树枝间(见表1)。5表1树种与截留率的关系Table1Relationshipbetweenspeciesandtheretentionrate树种项目针叶树阔叶树灌木油松软阔叶树硬阔叶树沙柳点子梢茶条槭山杨海棠辽东栎树冠投影面积(m2)郁闭度树冠厚树冠形状平均截留率(%)29.50.910.2塔型26.622.018.90.80.77.55.2圆锥状漏斗状16.514.83.80.71.7圆锥状8.

7、222.44.04.00.90.70.73.51.41.4馒头状圆锥状圆锥状22.218.518.35林冠截留量的大小受降雨量、降雨性质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降雨量大截留量也大,但并非直线关系。当降雨量较小,截留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应截留率也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直至林冠截留达到饱和。这时,降雨量增加截留量则不再增加。据在福建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中观测,平均截留率在19.92%—24.18%[3]。3.1.2枯枝落叶层对林冠的截留降雨被林冠层进行第一次再分配之后到达林地枯枝落叶层。林地枯枝落叶层在对

8、增加斜坡稳定性方面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消灭降雨动能,吸收降雨,增加地表糙度以分散、滞缓、过滤地表径流,维持土体结构的稳定等。福建的枯落物层厚度呈现北多南少,西厚东薄的总体趋势。具体说,福建天然柏林区中枯落物的现存量分别为:福建柏阔叶混交林29.0t/ha,福建柏水青冈甜槠混交林112.1t/ha,铁山阔叶混交林159.0t/ha。显然,不同地区不同林种枯落物的现存量差异很大,因而截留降雨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枯落物的水容量与其性质也有很大关系。枯落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