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涉检信访工作的应然期待与实然过程

简析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涉检信访工作的应然期待与实然过程

ID:23248186

大小:6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5

简析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涉检信访工作的应然期待与实然过程_第1页
简析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涉检信访工作的应然期待与实然过程_第2页
简析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涉检信访工作的应然期待与实然过程_第3页
简析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涉检信访工作的应然期待与实然过程_第4页
简析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涉检信访工作的应然期待与实然过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涉检信访工作的应然期待与实然过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析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涉检信访工作的应然期待与实然过程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涉检信访工作的应然期待与实然过程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涉检信访工作的应然期待与实然过程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社会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1008-4355(2013)03-0071-06  收稿日期:2013-03-12  简介:  龙婧婧(1983-),女,湖南株州人,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干部。  摘要: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检察机关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涉检信访

2、工作在法律至上、权力制衡、以人为本等价值理念上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契合,使其成为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在此背景下,只有努力实现涉检信访工作法治化才能回应社会管理创新的期待;只有提升涉检信访的工作理念、健全涉检信访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完善涉检信访工作协商机制、强化涉检信访工作的监督制约职能才能真正落实法治化的要求,提高法治化的水平。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涉检信访;涉检信访法治化  :A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3.02.10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

3、在现有社会管理的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实情况,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转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对现行社会管理理念、策略和机制进行改造、改善、改革,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健全社会管理体系,以实现社会管理目标及一系列活动的过程[1]。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检察机关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在此背景下,检察机关的涉检信访工作被视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科学发展的要求。涉检信访工作如何以改革的思路回应社会管理创新的期待,如何以创新的方

4、式实现社会管理的要求,正是本文试图研究的理由。  一、社会管理创新与涉检信访的契合  涉检信访工作是指检察机关依法办理公民、法人和其他单位通过信访渠道反映的涉及检察机关或检察人员的案件。它是检察机关倾听民意、了解民情、排忧解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涉检信访工作的应然期待与实然过程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zbjy.提供,.民怨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渠道[2]。在我国法治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涉检信访与社会管理创新在价值上的趋同性和契合度使得其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  (一)与法

5、律至上理念的契合  法律至上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首要标志,它是指在社会中确立法律的至上权威,根据法律全面调整和制约各种社会关系,实现社会的“法化”。《十八大报告》将“法治保障”作为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对法律至上的鲜明表达。只有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社会管理创新的各项任务才能达致。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理由、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等。规范社会行为、调整社会关系是法律的应有之意,法律是“高度特别的社会制约形式,通过权威性或法律本身

6、发生作用并实施于司法和行政程序中”的规范体系;解决社会理由、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是法律调整社会行为的根本作用;而推动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则是法律的根本目标和价值追求[3]。可见,社会管理创新不能脱离法律而展开,而应在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引下坚持法律至上理念。  涉检信访通过为民解忧、化解民怨而达到解决社会理由、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从某种作用上说,涉检信访工作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任务是一致的,并且只有树立法律至上理念才能确保上述任务的完成。目前,涉检信访形式

7、有“偏激”倾向,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等非正常上访现象十分突出。许多信访人抱着“人越多越能形成压力”、“言越重越能引起重视”、“官越大越能解决理由”和“闹得越凶越能达到目的”的不当心理热衷于通过信访渠道而寻求救济,催生了“缠访”的形成。而在“缠访”的压力下,涉检信访工作中不时出现法律至上理念动摇的现象;而这种动摇又刺激着信访人缠闹抗争的能力,导致背离规则统治;最终形成治标不治本,扬人治抑法治的恶性循环[4]。因此,坚持法律至上理念是化解涉检信访案件的根本前提。  (二)与权力制衡理念的契合  权力制衡

8、是实现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一般来说,权力既能为社会带来益处,又有着危害社会的风险,因为“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而建立一种能有效约束权力、监督权力行使的权力制衡秩序便是权力属性所致的内在要求。因此,全面规制公共权力运转,加强对涉及民生、基层社会组织、社区法治建设等领域及社会群体行为的规范,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在坚持用权力制约权力的基础上应当不断增强权利制约权力的效力,还权于民、还政于民,形成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良好合作、互动的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