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网友来稿)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网友来稿)

ID:23250861

大小:36.75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1-05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网友来稿)_第1页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网友来稿)_第2页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网友来稿)_第3页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网友来稿)_第4页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网友来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网友来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网友来稿)    新宝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4.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能力目标    1.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    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

2、点。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德育目标    1.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

3、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教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古诗

4、五步教学法。《望岳》采用这种教法,从知诗起,经历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等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诗歌境界教学法。教读《春望》,打算采用这种教法,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互动,学习研讨《望岳》《春望》。指导学生朗读,感知诗歌的声韵美;整体感知诗意,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品味诗的意境;结合读诗的切身体验,赏

5、析诗歌的美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设计(二)    多媒体显示: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6、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二首诗《望岳》《春望》        二、杜甫简介    多媒体显示“杜甫画像”,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

7、尊为“诗圣”。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

8、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