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7763.1-1995 内燃机起动液及装置 技术条件

JB-T7763.1-1995 内燃机起动液及装置 技术条件

ID:23287615

大小:83.7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06

JB-T7763.1-1995 内燃机起动液及装置 技术条件_第1页
JB-T7763.1-1995 内燃机起动液及装置 技术条件_第2页
JB-T7763.1-1995 内燃机起动液及装置 技术条件_第3页
资源描述:

《JB-T7763.1-1995 内燃机起动液及装置 技术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J8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7763.1一95内燃机起动液及装置技术条件·1995-06-16发布1996-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内燃机起动液及装置JB/T7763.1一95技术条件1主胭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乙醚为基本成分的起动液及装里的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内燃机(柴、汽油机)及其动力装3t(汽车、工程机械、拖拉机、船舶、移动电站等)在低温环境条件下起动时使用的起动液及其装里。2引用标准GB13042包装容器喷雾雄ZB390002

2、柴油机起动性能试验方法技术条件3.1起动液3.1.1起动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其组成部分均应互溶不得分层,这些成分在起动液中不应产生化学反应,应处在稳定状态。3.1.2起动液的结晶点应在一45℃以下。3.1.3起动液在一45'C沮度条件下.不能形成冰的微粒和出现其他不溶解的物质。3.1.4起动液完全燃烧后遗留的灰份或未燃烧的我留物不大于。.005%.3.1.5胶质量在100mL起动液内不大于10mg.3.1.6起动液应满足内燃机起动质量的要求,并且不能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内燃机进行起动操作时,应

3、按生产厂规定的喷射程序和喷射量进行喷注起动液的操作,起动液引燃主燃料完成起动全过程的_‘,于,人,。,__‘,。“,二,~人。二一“胡,‘,‘,“.*“‘,、_,二,.,。,d户。时间应符合ZBJ90002的要求·起动全过程中内燃机每个循环的最高燃烧压力p.,压力升高姚荞及瞬时最高转速。,‘:不得超过该机设计时的允许值。32喷雾罐3.2.1低温条件下的泄漏率,在一45士2'C的温度环境下贮存144h其重量报失不大于2肠,3.2.2喷雾峨除符合GB13042的要求外,其高温条件下的泄漏率,应满足在

4、5012℃的环境条件下贮存49h其重量损失不大于2%.3.2.3按3.2.1,3.2.2条要求的条件,喷雾罐产生的永久变形应小于5%,并且能正常工作.3.2.4喷雾罐应在一45土2℃的温度条件下,将标定的起动液量排出,其排空率大于90%.3.2.5喷雾雄要求严格密封,密封性应保证一个月内的压力报失不大于。,2%,一年内压力损失不大于2%.3.3加注装置3.3.1加注装景应能在一50----1-40℃的范围内,可重复地、无泄漏地将起动液排出,排出蚤不得少于净重的,。%,并能按模拟使用要求进行100

5、0次循环,部件不能发生弯曲、破裂,还能正常使用,3.3.2加注装盆应装有使发动机在暖机后不再喷入起动液的热控制装皿和在起动前不得喷入过多起动液的起动控制装置的安全机构.机械工业部1995-06-16批准1996-07-01实施1JB/T7763.1一'7.73.3.2.1当热控制装置从冷却系统取得热能,冷却液沮度超过40℃时,娜装置阻断起动液的流动·冷却液温度低于10℃时恢复起动液的流动。3.3.2.2当热控制装置从排气歧管取得热能,排气歧管沮度超过60℃和低于10℃时奋阻断和恢复起动液的流动。

6、3.3.2.3起动控制装置是一个油压控制感压阀。当由转速决定的油压大于或等于3.45X10'Pa时阁开启,接通喷射器与进气管之间的起动液通路。油压小于2.07X10'Pa时闷关闭,切断喷射器与进气管之间的起动液通路。3.3.3加注装置应保证向内燃机各气缸中喷入的起动液量均匀一致.误差在土。.5mL以内.3.3.4加注装置喷注起动液的喷嘴,可按喷注量分为几个等级。同等级的喷嘴,喷注量应相同,误差应在士0.5mL以内。3.4喷雾姚与加注装置上使用的衬垫、0形圈、铸件和所有非金属材料均不应出现膨胀、硬

7、化或软化。3.5标记生产厂出厂的起动液、装有起动液的喷雾峨二贮液峨.均应在包装和峨上做以下明确标记:a.起动液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年、月、日)、有效期;b.起动液净重,9;c.适用内燃机的机型;d.最低起动沮度;e.起动时的喷射程序和喷射量;f.符合本标准的技术条件及认证单位;8.标明普示、危险品、易燃、有毒等标志,贮存在远离火源、过热和有电弧的地方并应通风,扔掉空罐之前应放净全部液体和气体,如有可能拆下阀芯。注意不要焚化。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天津内燃机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天津内嫩机研究所、

8、总后油料研究所、柳州有机精细化工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振仑、顾天行、陆楚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