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突围与挣扎

艰难的突围与挣扎

ID:23331700

大小:72.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07

艰难的突围与挣扎 _第1页
艰难的突围与挣扎 _第2页
艰难的突围与挣扎 _第3页
艰难的突围与挣扎 _第4页
艰难的突围与挣扎 _第5页
资源描述:

《艰难的突围与挣扎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艰难的突围与挣扎  新世纪以来,当全国文坛进入长篇小说持续高热之时,西北中短篇小说却在默默中有异军突起之势。贾平凹、陈忠实、王家达、赵光鸣等老一辈作家在长篇小说创作之余,仍然耕耘在中短篇小说领域。但一批新人也已经开始登上中国文坛,呼风唤雨了。他们有宁夏的石舒清、陈继明、漠月、郭文斌、了一容、张学东;陕西的红柯、叶广芩、冯积岐、寇挥等;甘肃的马步升、张存学、王新军、叶舟等;新疆的董立勃;青海的梅卓等。这些人基本都是60年代生人,已经在文学之途上跋涉了许多年,积累了较丰富的创作经验与人生阅历。李建军在《论第三代西北小说家》中说:“他们以刚健、清新的写作风格、道德态

2、度和文学趣味上积极和健康,敢于直面苦难和不幸的写作勇气,以及关注弱者及底层人的人道情怀,使这些年轻作家的写作成为一种在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不容忽视的平衡力量。”(1)    一    众所周知,一个作家的童年经验或早期教育对他一生的创作,无疑会有潜在的巨大影响。对贾平凹、陈忠实这样从“文革”中长大的作家来说更是如此,看看他们“文革”期间发表的作品,如贾平凹的《弹弓和南瓜的故事》《队委员》(均发表于1975年的《朝霞》)、陈忠实的《接班以后》《无畏》(发表于1974年《朝晖》、1976年《人民文学》),那种“阶级斗争”的思维是如何坚固。  到了新世纪,贾平凹急剧

3、的蜕化,从一个颇富才情的作家成为了一个消费文化的品牌,《废都》之后,他更多的是自恋、自伤,及对金钱的热爱。(2)发表在2005年《上海文学》上的《羊事》(作家手迹版)是一篇非常无聊的小说。它写了一个农民叫老闷的,非常吝啬,爱占便宜。把自家的一只病羊50元卖出去,第二个逢集他又去买羊,却用80元买回的仍然是他家的那只病羊。故事简单,甚至无聊,人物塑造也是十分失败。2000年以来,贾平凹发表的中短篇小说,除了《艺术家韩起祥》《饺子馆》等少量的尚有可看价值以外,大多数情趣低级,大失艺术水准,如《阿吉》《猎人》。他甚至去写一些人去山里打猎,却被熊“搞”了(强奸)的荒诞

4、故事,在模仿西方艺术手法的时候,忘记了其后面深厚的人文精神。  我们不得不承认,贾平凹早期的文化积淀已经用得差不多了,而对于外界的新鲜文化或异质文化接受得太少,他的创造已经很难有大的进展了。正如从小生长在红色首都北京,饱受“红色”革命话语熏陶的王朔,“这位想象的革命者到头来并没有真正跨越他的红小兵时代”(3),生长在西部农村的贾平凹也无法跳出小农文化的陷阱。他的天性似乎最适合写那些城乡结合部的事情,那种介于农村文化与都市文化之间的文化形态与具有这种文化心态的人物。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是向童年回归的,早期教育的潜在影响会越来越大,而时代的新鲜文化慢慢地很难接受、

5、吸收了。《秦腔》的苍凉回归就是一个证明,在这部小说里,我们看到了他的挣扎与难以脱身。文化之鬼纠缠他了。他身上过于浓重的农民气、士大夫气、神魔气,让他赢得了很多读者与好评,但也决定了他新世纪的文学命运。  相对于贾平凹,陈忠实的身上更多的是比较纯正的农民文化。其实他本身就是一个勤奋的农民。这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也是受限制的原因。长篇小说《白鹿原》之后,他的作品较少。在一次采风活动中我曾问他,最近写长篇小说吗?他说现在还不知道,似乎没有什么可写的。从1993年到现在10多年了,事实在证明着他文学上的寂寞,他可能永远超越不了《白鹿原》。只是出于作家的职业习惯,每年写作

6、发表几篇中短篇小说,还有一些关于《白鹿原》的访谈。可真正的优秀之作却很难见到,况且他本身就不擅长中短篇小说这类体裁。2005年他在《人民文学》(5、11期)发表“三秦人物摹写系列”,就已经发表的来看,都是短篇小说,篇幅不长。其中《娃的心娃的胆》,是一个抗战题材小说,写了孙司令手下牺牲的八百娃娃兵的投黄河自杀,及孙司令的心理活动、参加日本投降仪式等。情感无疑是伟大的高尚的,可就小说来说,艺术层面欠缺太多。《一个人的生命体验》写柳青的晚年遭遇,及他不向淫威屈服的品格。文体上更接近于散文。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陈忠实对那段历史的反思,虽然这种反思并没有多少深度,可这种姿

7、态还是可贵的。遗憾的是就艺术来说,这篇小说也乏善可称,结构单一,思想贫乏,叙述手段陈旧,而他罗嗦的语言仍然没有什么起色。  总之,综观新世纪贾平凹、陈忠实的中短篇小说,我们失望的多,而满意的太少。按说一个作家经过五十多年的积累,在这时候才是出大作品的时候,西方有许多大作家都是到这个年龄才出大东西。可是为什么我们的作家一到50岁就难以为继了?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前期积累不足,文化修养欠缺。陈传席说:“评价一个画家,当然要以他最精典和代表作为主,也要把他同时所画的最差作品作为一个小小的参照。真正的大画家不会有太差的作品。”(4)我们阅读贾平凹

8、、陈忠实的新作,总是为这个问题头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