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教案

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教案

ID:23375383

大小:68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6

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教案_第1页
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教案_第2页
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教案_第3页
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教案_第4页
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三、单元特点借助直观形象、操作活动以及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如观察、剪一剪、画对称轴或图形的另一半、照镜子、折出对称轴。四、具体单元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例1(1)这

2、里的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是以后学习“三视图”和投影几何的雏形,在这里只是观察形象实物图,让学生判断的观察到的物体也是以立体形式出现的,比较简单。以后还将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几何图形,让学生判断的是平面的“投影”。(212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本例通过让学生判断下方的三幅恐龙玩具图分别是谁看到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向学生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可以借助照相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3)教学时,要让学生实际观察一下,借助直观形象发展空

3、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2.轴对称对称包括轴对称(反转)、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镜面对称。其中反转、平移、旋转是三种比较基本的图形变换,我们将在二年级学习平移和旋转现象。在这儿,教材按照概念的引入、教学、应用三个层次来单元的。“对称”概念的引入通过蜻蜓、树叶、蝴蝶、脸谱等实物图形引出对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物体的特点,并感受对称物体因其匀称、均衡而给人的美感。(为了不使学生在理解上造成困难,我们在这儿不出现“轴对称”的概念,只说“对称”。)例2(概念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过程,并让学生仿照着随便剪一剪。不同学生剪出了不同形状,通过交流、比

4、较,发现剪的过程中的一致性:把长方形纸从中间对折,两边就完全重合了。从而利用“折痕”自然地引出“对称轴”的概念。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3.镜面对称例3(1)镜面对称就是相对于一个平面形成的对称。12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提供了两个镜面对称的情境。其中湖面是以水平面为对称面,照镜子是以竖直平面为对称面。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易于理解。(3)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做一做(第69页)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性质:照镜子时,物体与所成像的

5、上下、前后相对位置相同,而左右相对位置有所改变。还可以让学生设计更多的活动帮助理解。4.练习十五我们在设计几何知识的练习时,非常重视活动性。例如,练习十五中:第2题,要让学生先用纸折一折,再画出来。由于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要引导学生通过有限次的操作,发现规律。第3题,让学生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对称轴有水平方向的,也有竖直方向的,需要学生应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探索画的方法,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只要画出每条线段两端点的对称点,再连起来,就是该条线段的对称图形。第4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它把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结合起来,镜子的

6、下边缘就是对称轴。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拿镜子直接在教科书上照一照,就能得到完整的图形。第5题,让学生判断正确的镜像。可以让学生运用想像,直接判断,如果有困难,也可以拿镜子照一照再判断。12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思考题,运用镜面对称的原理让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给出镜子中的“数字”及“时间”,要求学生写出真正的数字和时间。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拿镜子试一试,在纸上写上数字,看看镜子里照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拿一个钟,看看镜子里时针、分针的位置与真实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位置关系如何。还可以用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检验写得对不对:运用两次镜像能把原来的物体还原,也就是说,拿

7、一面镜子对着教科书照一下,镜中出现的就是真正的数字和时间。五、教学建议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知识的活动空间和机会。这是空间和图形的内容所决定的,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够高,必须借助于直观的活动,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2.把握好教学要求。在这儿只是初步认识,对于“轴对称”、“镜面对称”以及对称的性质,都没有明确提到,不要拔高要求。学生在表述时使用的语言可能不规范,不科学,只要大致表示出意思就可以了。12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课本P68例1及练习十六中的习题。【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究物体

8、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