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ID:23380731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7

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国内研究述评_第1页
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国内研究述评_第2页
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国内研究述评_第3页
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国内研究述评_第4页
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国内研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国内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国内研究述评周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关于高职生择业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对择业心理的研究获得了教育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国内研究进行了疏理和述评,按照影响高职生择业心理的因素、高职生择业心理及原因分析、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问题以及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调适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力求理顺该领域的研究脉络。  ..关键词:高职生;择业心理;国内;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1000-8772(2015)22-0220-02  目

2、前,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逐步受到重视。从现有研究的内容来看,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影响因素和教学建议;从研究方法来看,部分学者采用的是基于长期教学实践的定性分析,另有一部分学者采用的是基于实地调研的实证分析;从研究视角来看,有些学者从高职生择业的整体视角进行研究,也有一些学者从性别差异视角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疏理,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学者观点予以综述,希望借此厘清高职生择业心理方面的研究脉络,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一、影响高职生择业心理的因素  章顺来、王桂芳(

3、2005)的研究认为高职生择业心理因素应当包括:职业认知、自我职业特征认知、职业决策、职业理想四个方面。[1]田梅(2012)的研究认为,影响高职生择业心理的因素包括气质、人格、兴趣、能力四个方面。[2]郭晶晶(2012)的研究认为影响高职生择业心理的因素主要包括:择业认知、择业理想和目标、择业心理动机、择业价值取向以及择业实现途径。[3]傅特艳(2007)的研究认为影响高职生择业心理的因素包括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效能感三个方面。[4]  二、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定性分析  在对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文献中,大多

4、数学者都是长期高职教育工作的研究人员,这些学者以自身教育实践为基础,根据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对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章顺来、王桂芳(2005)的研究认为,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高职生择业自主意识增强,但职业认知程度不高;第二,高职生自我职业特征认知较为模糊;第三,高职生就业决策的自主性不够,职业理想的导向作用不强;第四,高职生择业是表现出自卑、怯懦等心理特点。[1]金莱(2009)的研究认为,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自卑、自负、抑郁、偏执以及“啃老族”心理。[5]刘志刚(2010)的研究认为,高职

5、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两个类别。[6]  (二)定量分析  还有一些学者选择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样本,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并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和访谈内容的分析,研究高职生在择业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孟祥俊(2005)针对通过调研发现,高职生在择业时更加注重表达自我,择业取向倾向多元化,十分关注个人利益,择业的自主性较差,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择业过多考虑地域因素,择业的主动竞争意识较弱,存在一定的从众心理,对自我认知不全面不深入甚至不了解。[7]易晓敏(2010)通过对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2009届毕业生进行的1800份问卷调查,得出焦

6、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择业时最大的心理障碍,占被调查学生的40.3%。[8]郭晶晶(2012)在对秦皇岛市某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43.3%的受访学生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只有少量学生看好目前就业形势,而70%的高职生对国家和省内的就业政策不熟悉甚至不了解,这造成了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的盲目和被动。[3]  三、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问题  从研究视角看,大部分研究没有对高职生进行有区别的划分,只有少部分研究将性别差异作为研究的新视角,将高职女生作为研究的焦点,并得出如下结论:黄小露(2008)的研究认为,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求稳怕苦

7、心态、等靠依赖心态、自卑怯懦心态、焦虑盲目心态。[9]尹小玲、孙凡(2009)的研究认为,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自卑自负心理、攀比从众心理和功利性心理。[10]赵晓兰(2013)的研究认为,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有:学历、性别导致的自卑心理,传统观念导致的依赖心理,求稳安逸导致的失落心理,怯懦逃避导致的胆怯心理,盲目攀比导致的从众心理。[11]倪倩、王映兰、杨彦(2013)通过对盐城高等师范学校的调研发现,高职女生的择业目标较多集中在收入稳定、有保障的工作上,而关注个人价值体现的人数极少。[12]  四、高职生择业心理调适问题  孟祥俊

8、(2005)的研究认为,调适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完善高职生择业心理教育内容及方法,开展高职生职业意识教育,加强高职生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