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

ID:23394866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_第1页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_第2页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_第3页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_第4页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  【摘要】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小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东西很多,思想变化也很快。小学德育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各类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接触新的事物,缩短自己与学生的差距,才能跟上快速发展的社会脚步,和学生一起成长。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内容;教材  【中图分类号】G410  一、小学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认识不足,德育工作只是停留在做表面文章,缺乏强有力的措施  小学由于普遍存在“智育是看得见的硬指标,德育是看不见的软指标”的现象,各方面的评比

2、主要看智育成绩。学校的主要工作重心还是放在智育上。虽然德育工作相关制度设置很完善,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大部分学校根据上级规定设立的德育室大部分只是应付上级检查,德育机构几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有甚者对具体职责不清晰,在德育教学的个别管理中出现与教务部门的“扯皮”现象。所以,品德课在学校中就成了“自由课”,想起来就上、忙起来就忘,高兴了上、不高兴忘,上课没教案、课后没作业。5  2.德育内容空洞、课时挪做他用与教学方法落后、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  (1)教材与实际生活脱离。德育教材所讲的内容存在着一些空洞的说理

3、性,虽然也有一些生活常识,但是与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差距比较大,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之小学德育老师大部分为半路出家,德育课授课往往又是采用“顺手牵羊”的方式来授课。大部分老师对德育教材不熟悉,对德育新课标的要求也把握不准,不能有效地将教材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2)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小学品德课的考核一般采取期末统考的方式,评判的形式比较单一,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通常是结合学生的卷面成绩和平时的表现情况确定学生的德育最终成绩。  3.德育师资匮乏,教育者自身素质达不到要求,体现不出教学理念  师资

4、力量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高低。农村学校受到经济条件和环境等各方面的限制,很难配备专门的德育老师,大部分德育老师是由语文老师兼职担任的。大部分教师因为没有受过专门的德育课学习或培训,难以明确表现出德育课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    二、小学德育努力的方向    1.摆正德育的位置,把德育落到实处5  (1)摆正德育的位置,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初级阶段,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小学阶段要重视加强小学生

5、的道德意识培养。为此,学校应改变重智轻德的传统,重视德育教育,认清德育教育的目的、意义、作用,德育和其他教育的关系以及德育在智育、体育、美育中的重要性和地位。要坚持德育智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加强对小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  (2)理清德育机构的职责,加强德育工作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机构一定要加强自身的领导力和执行力。要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对德育的日常工作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日常的上课率、听课率、备课率。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这是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前提和保障。针对目前的德育工作者没有专职化,负责

6、德育工作的老师都是身兼数职,德育队伍的不稳定,德育工作的时效性低等问题,要坚持选拔一批有较高理论修养和业务素养的、有志于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人充实德育队伍。德育领导机构要不断加强德育重要性的宣传工作,调动全校老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热情,鼓励人人参与德育建设,人人乐于德育工作。对积极参与德育的老师进行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鼓励,改变德育只是班主任的工作的错误认识。  2.注重对德育教材的开发利用,使教材更贴近生活  由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文本比较简约,给教和学都留下了较大的开发空间。所以,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

7、不断挖掘教材的“空白点”,寻找教材的“生长点”。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倡“生活即教育”5,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家长、社会等实际生活中捕捉各种有利的德育资源,把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加工引入德育课堂,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教师还要不断根据当地实际拓展校本课程。例如,可以利用地方的名人畅谈人生、漫画家乡的变化,甚至可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种植养殖技术等,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感情,缩短小学德育教材与实际农村生活的距离。  3.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1)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生活 

8、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作为德育的直接对象和主体,是开展德育的基本前提和最终归宿点。因此,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学生,制定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应避免“一讲到底”的做法,克服道德的说教和德育工作的“假、大、空”现象,在增强德育趣味性的同时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小学生的爱好和学习。例如,农村学校有亲近大自然的优势,而大自然在赋予孩子灵性、陶冶孩子情操方面是很有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