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学《先秦诸子选读》

如何教学《先秦诸子选读》

ID:23418348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如何教学《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如何教学《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如何教学《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如何教学《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如何教学《先秦诸子选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教学《先秦诸子选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教学《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课教学与必修课教学是有本质区别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抬,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先秦诸子选读》是一本重要的选修教材,怎么教?教什么?一直是很多老师困惑的问题。但既然是选修,就不能用必修课的教法去上。选修课教学与必修课教学是有区别的。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延伸与提升,选修课的教学必须突出“选”和“修”。选者,强调取舍;修者,关注探究。“选”需要认真推敲,重点难点要准确定位,切入

2、角度要体现“选”的匠心;“修”则要研而有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展开对话,积极交流,调动积累,有所发现。秉承为学习者设计教学的理念,既要关注文言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又要关注文言文所承载内容的文化特性;既要关注文字的文化内涵,也要借助特定语境感知文本文化内涵;通过走进文本,在研读与探究中去感受文言的美,感悟文化的美,获得有意义的生命体验。、了解诸子思想以观照各家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先秦诸子思想之间既有对立,也有师承。前者如庄子与杨朱的争论、庄子与墨家的争论、庄子与儒家的争论,后者如庄子与韩非子都出自儒门

3、,却又另立门户,庄子丰富了道家思想,韩非子开创了法家学派。所以在教学《先秦诸子选读》时,教师若能从宏观的角度观照各家,无疑可以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譬如教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课“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就可以联系老子的话,并以此了解两家的思想。同是借水喻理,在诸子眼中却有异样的风采。在孔子眼里,水是生无所息的代表,与孟子的“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一脉,都赋予水积极进取的特性。孔子感悟到的是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告诉世人要珍惜光阴;而孟子领悟到的是人不可声闻

4、过情,应该名副其实,必须保证源头活水。而在道家看来,水则被赋予另一种精神了。老子认为水就是大道运行的标志,“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他认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有功于万物而又不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于“道”。同样用水打比方,而两家的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就体现出来了。儒家是积极“入世”的,在道家看来,水有着与世无争的避世情怀,是“出世”的象征。二、通过自能探宄以获得切身体验如教学中讲到孔子与墨子都主张“爱人”,子曰:“己所不欲,勿

5、施于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儒家主张“仁爱”思想以“孝悌”为前提,建立在尊尊亲亲的等级基础上。墨子认为“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由此可见墨子的“兼相爱”建立在人与人绝对平等、取消上下尊卑的基础上,这种思想是对儒家尊卑观念、等级观念的一种颠覆,因此遭到了孟子的强烈抨击。也可以引导学生比

6、较法家和儒家为政观的不同,孔子主张“德治”,认为“法治”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法治”。由此,让学生组织辩论会,主题就是“德治还是法治”,通过有理有据的辩论,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可以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更好地走近社会,用自己评判的眼光来烛照现实,有自己的看法和情感表达。三、联系后世言论以解读诸子如在教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到孔子的义利观时,可以引入欧阳修在《朋党论》中的一句话“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

7、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所言其实就是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做的诠释,这种阐发式联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再如教学《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第三则“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时,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这时用李白的“凤歌笑孔丘”再恰当不过了。一个“笑”字,更准确的概括出接舆对孔子的态度,儒道两家的分歧也由此可见一斑,而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也鲜明可见。同时,引导学生品读美

8、文,如朱以撒的《庄子,会飞翔的人》,易中天的《诸子脸谱》等。他们用感性的笔墨表达知性的内容和理性的思考,正是在这种知性和思考的比较中,我们清楚地感受到诸子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唐金翠,教师,现居云南会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