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持续改进

抗菌药物持续改进

ID:23432942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7

抗菌药物持续改进_第1页
抗菌药物持续改进_第2页
抗菌药物持续改进_第3页
抗菌药物持续改进_第4页
抗菌药物持续改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持续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三病区一类手术切口病人使用抗菌素持续改进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可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才可应用抗菌药物;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药敏结果而定。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

2、者调整给药方案。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人体药代动力学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上述特点,按临床适应证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一)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二)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治疗重症感染。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三)给药次数: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

3、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四)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五)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5.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

4、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一)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l.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不需预防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预防用药:(l)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3)异物植入手术;(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2

5、.清洁-污染手术: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此类需预防用抗菌药物。3.污染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4.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葡菌选用药物。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

6、,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出台背景1.抗菌药物品种多,销售无序;应用范围广,应用不规范;2.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给病人造成极大的伤害我国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比例>40%;有40%家庭在没有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0%死于抗菌药物滥用;每年有3万儿童因不恰当使用耳毒性药物所致耳聋,其中95%由于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所致。3..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超级细菌的出现。4.资源有限,研发费用昂贵一种抗菌药物研发费用要10亿美元以上,周期10年,而一代耐药菌产生制药2年.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1.预防手术部位

7、感染:即发生在手术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2.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3.约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35%---40%。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一、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I)的定义及诊断标准(一)SSI的定义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等。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35%~40%。SSI的概念比“伤口感染”要宽,因为它包含了手术曾经涉及到的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