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杜鹃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ID:23466732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杜鹃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_第1页
杜鹃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_第2页
杜鹃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_第3页
杜鹃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_第4页
杜鹃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鹃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杜鹃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林高峰张建兵项峰  摘要简述了危害杜鹃花的杜鹃花叶斑病、杜鹃花灰霉病、杜鹃花煤污病、杜鹃花花腐病等病害的发病特点和杜鹃冠网蝽、卵形短须螨、红带网纹蓟马等虫害的形态特征,并提出防治方法,以期为杜鹃花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杜鹃花;病虫害;发生;防治    杜鹃花(Rhododendronspp.)属于杜鹃花科杜鹃花属,俗称映山红、山石榴、马樱花、野山红等。据统计,全世界有杜鹃花850多种,我国有650余种,占世界总数的50%以上。多种常绿杜鹃如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宽种杜鹃等各色杜鹃花,常成密集的杜

2、鹃花灌木丛,甚至有连绵10km以上的杜鹃花“花海”的奇观。杜鹃较耐阴,花期长,杜鹃的枝叶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一种非常适宜居室栽培的花叶俱美的植物。为了保证北仑杜鹃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笔者对杜鹃花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发现发生相对常见的主要病虫害有7种,其中病害4种,虫害3种[1]。  1杜鹃花病害  1.1杜鹃花叶斑病  又称褐斑病、角斑病,主要侵染叶片,是杜鹃花最常见的病害,北仑区9个镇(乡)均普遍发生。病原为真菌,杜鹃尾孢菌(CercosporarhododendriFer.)。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叶或植株残体上越冬,翌年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

3、播,自伤口侵入[2]。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红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为圆形病斑,或不规则的多角形病斑,黑褐色。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白色。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导致叶片枯黄、早落。在潮湿环境条件下,叶斑下面着生许多褐色的小霉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西鹃罹病最重,尤其是光叶和扭叶类品种。持续发生于整个生长季节,发病高峰多在5月中旬、9月上旬和11月上旬,温室条件下栽培的杜鹃花可周年发病。雨水多、雾多、露水重有利于发病,梅雨和台风季节及多雨年份病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不良,可加重病害的发生。  1.2杜鹃花灰霉病  主要危害

4、叶片和花器,是北仑杜鹃较为常见病害之一。病原为富克核盘菌(Sclerotiniafuckeliana(deBary)Fuck),属担子菌门真菌。无性态为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exFr.)属半知菌亚门。春季室内外栽培的杜鹃花花器易染病,冻害常是发病诱因之一。发病初期,花瓣上出现褐色水渍状斑点,扩展很快,并相互连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湿度高的条件下,病部产生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层。低温高湿的早春或晚秋及阴雨连绵、降雨量大的夏季易发病,杜鹃受冻害发病重。  1.3杜鹃花煤污病  又称煤烟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为枝条和

5、叶柄。北仑6~9月较易发病。病原为煤炱菌(Capnodiumsp.),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是一种由蚜虫、蚧壳虫引起的次生性病害。发病时叶面上产生辐射状黑色圆形霉点,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煤斑,煤斑汇合、增厚形成1层黑色的煤灰状物。发生严重时,整株污染,枝叶枯萎,植株死亡。蚜虫、蚧壳虫数量大,温度高时有利于病害流行。  1.4杜鹃花花腐病  主要危害花器,各品种杜鹃上均有发现。病原为杜鹃卵孢核盘菌(Ovliniaazaleaem,椭圆形,有红、暗红、橙红等色,背腹扁平,体背有网纹状斑。雄成螨体略小,体尾部略尖。幼螨似成螨,鲜红色,足4对。成螨、若螨多

6、喜在叶背面吮吸汁液危害,叶脉附近受害尤烈;叶背呈现油渍状紫褐色斑点,叶面呈灰白色斑点;受害叶片失去光泽,叶柄呈紫褐色,严重时叶片枯黄,早期落叶,影响生长和观赏。北仑1年中以6~9月发生严重,高温干燥有利于发生,多雨潮湿则不利其发生[3]。2.2杜鹃冠网蝽  别名拟梨冠网蝽、杜鹃军配虫,属半翅目、网蝽科,是北仑杜鹃为害较为严重的害虫。成虫体长3.5mm左右,体形扁平,黑褐色。触角丝状,4节。前胸背板中央纵向隆起,向后延伸呈叶状突起,前胸两侧向外突出呈羽片状。前翅略呈长方形。前翅、前胸两则和背面叶状突起上均有很一致的网状纹。静止时,前翅叠起,由

7、上向下正视整个虫体,似由多翅组成的“X”字形。以成虫、若虫在叶背上吮吸汁液危害,并排泄粪便,从而使被害叶面形成白色斑点,同时,在叶背出现锈黄色污斑和蜕皮壳。受害植株树势衰弱,提早落叶,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北仑危害期为5~10月,在干旱季节繁殖最快,带白点的叶片可遍及全株,降低观赏价值。  2.3红带网纹蓟马  别名红带滑胸针蓟马、荔枝网纹蓟马、红腰带蓟马,缨翅目,蓟马科,是北仑杜鹃花较为常见的害虫。成虫体长1.1~1.3mm,宽0.4mm,黑色有光泽。触角8节,翅暗灰色。雌虫腹部膨大,雄虫腹部细长。主要在叶背刺吸汁液,使被害叶面产生失绿

8、点,可连成片,产生灰白色斑点,十分明显,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影响花木生长和观赏。  2.4其他虫害  调查中发现危害北仑杜鹃花的虫害还有蚜虫、杜鹃叶蜂、温室白粉虱、卷叶蛾等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