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有趣的响罐

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有趣的响罐

ID:23474465

大小:4.74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8

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有趣的响罐_第1页
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有趣的响罐_第2页
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有趣的响罐_第3页
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有趣的响罐_第4页
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有趣的响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有趣的响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游戏名称:有趣的响罐(科学区)年龄班:小班游戏来源在一次《大雨小雨》的节奏乐活动中,我和孩子们用沙球给乐曲演奏的时候,孩子们对会发出响声的沙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里面是沙子吗?可能是米吧?琪琪提出:我们可以做一个会发声的乐器吗?因此我们探究响罐的游戏就此开始了。预期目标1、尝试装不同的物体,感受不同物质发出的声音不同。2、区分响罐声音的大小,发现影响响罐声音大小的因素。3、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材质的罐子,自主制作大声和小声的响罐。图片材料展示架材料投放1、师幼共同收集可能让罐子发声的物品,如:硬币、象棋、糖果、碧根果、草、布

2、条、黄豆、花生、红豆、小石子、等若干。2、幼儿收集的纸罐子和铁罐子。3、勺子若干游戏玩法玩法一:探索问题——它们会发声吗?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瓶子,逐一探索所提供的各种物质在瓶子中摇动的声音,并倾听声音,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响罐的声响如:噼啪噼啪。玩法二:探索问题——谁大声?谁小声?观察比较两种物质或同种数量不同的两瓶响罐,倾听并看一看感受物质在瓶中的运动,比较它们听起来有什么不同?并按声音大小分一分。玩法三:探索问题——还能怎么装?怎么装适合给大雨伴奏?怎么装适合给小雨伴奏?结合歌曲《大雨小雨》,自主选择各种瓶子和颗粒物质制作出大声和小声的响罐,为大雨和小雨伴奏。l游戏推进一:它

3、们会发出声音吗?师幼共同猜想收集的物品各种各样的纸盒和铁罐勺子:观察分析观察:希希走到陈列柜前,他对这些收集的材料很是兴趣,他逐一的观察这些材料,他一边看一边摸(图1),拿起石头说:这个怎么这么硬呀!闻了闻碧根果说:哇,这个好香呀!”(如图2)过了一会儿,希希找来一个高高的的宽口纸杯吸,她拿着杯子,又到了材料区选择了一罐的豆豆,坐下来开工了。只见她用稚嫩的小手一点一点地把豆豆抓进纸杯中。(图3)埋头装了一点,就摁上盖子拿起来摇了摇,(图4)高兴地说:有声音。很快她又打开盖子,加了一把豆豆、盖上、再摇一摇,嘟喃道:“还是这个声音。”继续装罐时,她发现旁边的君君用勺子装豆豆,她想

4、了想也拿来一把勺子,开始继续装花生。(图5)很快在它的面前就装出了好几瓶响罐。她摇摇这个,听听那个,脸上不时浮现满足的微笑。(图6)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君君小朋友用勺子认真地舀起黄豆送往纸罐里,不时从勺子上滑落一些豆子,“噼噼啪啪”地丢到了桌上和地上,他仔细地一个个捡起来,这样舀一点,就盖上盖子摇一摇。这样舀了几勺黄豆,继续用勺子舀米,“嘻嘻嘻”舀的过程中小米粒掉得比黄豆更欢了。他放下勺子,一粒一粒地捡起小米粒,(图2)看着纸罐里,黄豆和米粒混合的样子笑了。泓泓问他:“这样混装,倒出来后怎么办?豆豆和米还能回自己各自的家吗?”他摇了摇头说:“要一样一样地装”,“对”我对他

5、笑了。(图3)图1图2图3泓泓小朋友安静地在科学区的一角,不停地用勺子舀小石子装在罐子里,舀一下听一听,大大小小的罐子装了好几个,文静的她还不时兴奋地自言自语道“这个声音好大呀!”“这声音更大声”,她摇摇这个,听听那个,乐在其中。(如下图)分析:已有经验:1.孩子们对装响罐很感兴趣,会通过摸、看、闻等多种方式感知材料;能反复地专注地装响罐和倾听声音。如希希一直在装黄豆,反映了小班幼儿对材料探索单视角、喜欢重复的特点。2.幼儿在装响罐的过程中部分颗粒物撒到地上和桌上,可见小手的精细动作还不够协调,使用工具还需练习。不过可贵的是颗粒物虽然小又多,幼儿都能耐心细致地一一捡起,这里体

6、现了他们良好的操作习惯,认真专注的学习品质。现有水平:1.小班幼儿的小手肌肉还不够协调,部分幼儿缺乏使用工具的意识,但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选择和学习使用工具。2.个别幼儿喜欢混装,影响了对单个物体发声的判断,但在教师引导下,会调整操作方法,关注不同物体的不同发声现象。3.幼儿在操作中,能感知到物体发声的状态,自发地将不同响罐的声音进行比较,并说出“哪个大声”“哪个小声”。调整推进(附图)根据以上的游戏观察,发现幼儿对声音大小感兴趣,我们将探索声音的大小作为下次游戏的推进点。我们在材料、环境和指导策略方面进行了以下的调整。1.材料调整策略:简化材料,保留有明显颗粒变化的、软硬不

7、同的六种材料,方便幼儿区分材质明显的声音不同。(如图);增加大声小声的图标,支持幼儿辨认图谱,便于幼儿区分、展示不同声音大小的响罐,分享自己的探索发现(如图)2.环境调整策略:新增一个展示架,让幼儿陈列自己制作的响罐。3.指导调整策略:(1)与幼儿讨论“是否可以混装”,形成游戏规则,即:-每次装一种(2)鼓励幼儿在操作后介绍自己的响罐,分享自己的发现。(3)鼓励幼儿装多瓶响罐,尝试装不同材料,并进行倾听比较,发现不同材料、不同数量发声的不同经验。l游戏推进二:大声小声观察分析本次区域游戏有三个小朋友参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