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ID:23476120

大小:389.68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1-08

上传者:U-25932
生物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生物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生物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生物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生物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生物上册全册教案_第6页
生物上册全册教案_第7页
生物上册全册教案_第8页
生物上册全册教案_第9页
生物上册全册教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生物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从简要阐述动物的运动出发,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的几种运动方式,由此导入课,微生物也是可以运动的,故放在同一单元中,这可与植物在固定的生长环境相比较。此外,应该注意的是生物圈中许多动物的活动范围往往不局限于特定的环境中,而是跨越多种环境,教材对此做了说明,避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绝对化。所有动物的运动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动物的行为。这是动物对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的反应,同时对来自身体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反应。它受到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根据行为的发生和功能可细分,便于更好的理解纷繁多样的世界形成的规律。动物的运动是动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运动着的动物是在一个时时刻刻不断变化的生物圈中活动,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它是个消费者,是食物链结构的成分并且影响着环境。环境的恶化给动物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这让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动物资源现状及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教材在本章具体内容的处理上,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1)本单元还重点学习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所以本单元对其他动物的其他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做了较大的简化,可通过别的途径加以补充。(2)在“区分先天性和后天学习行为”一课中以研究蜗牛和行为为实例,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实质性区别,即动物行为的形成过程是否需要后天的尝试与学习。然后再分析决定和影响动物行为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学生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打下基础。(3)本章内容较多,涉及解剖学、生态学、行为学、微生物学等学科内容,所以要把握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兴趣。总之,教师应合理设计,把握重难点,因地制宜全选或部分选择安排活动,作好必要的工作。50用心爱心专心 单元知识结构水中动物的方式:(游泳为主)动物的运动方式陆中动物的方式:(行走、奔跑和跳跃)空中动物的方式:(飞行)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有利于个体生存、有利于种族的繁衍。骨骼肌动物运动的形成:骨运动系统骨连结(关系)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动物的行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动物植物微生物生物圈50用心爱心专心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教学重点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思考、练习学情分析学生来自农村,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不少直接经验,本节只要稍加说明就可以了。教学过程1、“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作出具体的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思考水对水中动物运动的影响。①、举例说出哪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多数学生认为鸟类和哺乳类动物。②、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如水、陆地、空中)有什么关系?相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般以游泳为主,陆地上动物以行走、爬行、奔跑、跳跃为主,动物在空中以飞行运动为主。③、说出动物与人造的运动机器(如飞机、汽车、轮船)的运动有什么异同?50用心爱心专心 现代的各种交通工具,均需要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才能工作,若在崇山峻岭或沼泽中则无法工作。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其运动器官和体形都进化得适应某种恶劣环境,并有着惊人的运动速度。动物运动需要氧化分解有机物,利用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人造机器的运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源于燃料。④、举例说明动物的运动有什么意义?可以主动改变自己身体的位置,有利于寻找和摄取食物,有利于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环境中,有利于有效躲避天敌的危害。2、“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的教学先鼓励学生描述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然后就活动问题展开讨论。无论是陆生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都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完成运动的器官、运动特点及其与生活环境相的适应。①、蜗牛是怎样运动的?以足部肌肉伸长的部分固定在物体表面,足的其余部分伸展而前进。②、为什么龟、鳖等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速度较慢?四肢不发达,不能完全将身体抬离地面。③、当猫、狗、鹿、马等哺乳动物漫步行走时,四肢是如何变化的?当缓慢跑动时,四肢是如何变化的?当快速奔跑时,四肢变化又有什么特点?一条腿举起而离开地面时,它就不再承担体重,身体重心落在其余三条腿组成的三角形内。漫步行走时,前后肢交替前伸和后推;缓慢跑动时,这种交替加快;快速奔跑时,交替更为加快,甚至跨步时脚不着地而身体腾起。④、想一想,青蛙、袋鼠等善于跳跃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与这种运动方式相适应?青蛙的后腿较长,能跳到自身长度的12倍;袋鼠的后肢很发达,能够连续跳跃,最多能跳到自身长度的5倍远。3、“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以列举鸟类、昆虫和蝙蝠等实例为主,引导学生将有关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尤其是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适应。50用心爱心专心 板书设计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动物的运动方式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漂浮)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爬行奔跑跳跃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滑翔)二、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三、动物运动的意义1、有利于个体生存2、有利于种族繁衍课堂作业(讲评)P9思考与练习1、2、3题(1)①×②√③×④×(2)草履虫——游泳乌贼——游泳野鸭——游泳、行走、飞行游蛇——游泳、爬行青蛙——游泳、跳跃蝗虫——爬行、跳跃、飞行(3)裁判员用眼观察,如果运动员的两腿出现腾空现象,就判其为犯规。随堂练习:1.陆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等。2.蚯蚓的运动方式是爬行,猫头鹰的运动方式是飞行。3.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教学反思通过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资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并通过对现有资料的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勇于参与班级活动,积极合作。50用心爱心专心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目标1、观察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基本结构;2、探究骨的成分,解释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3、说出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4、根据骨的成分知识,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教学重点1、长骨结构与功能的适应;2、骨的成分和特性;3、躯体运动的形成。教学难点1、骨的结构和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2、躯体运动的形成。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方法探索、讨论、阅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生来自农村,对生物的感性认识多,特别是对家禽家畜,更是不陌生。第一课时以活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为主,则由学生自带动物的长骨,通过课堂实验,一起动手来认识骨的结构;再以活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为主,认识骨的成分。因此,组织好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实验,是骨教学的基本保证。此外,应教会学生运动骨折后的急救,特别是要保护骨膜。要重视联系青少年和老年人的运动保健知识。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1、 长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重要功能是什么?三部分。骨膜——骨的形成和骨折后的愈合;骨质,骨密质——抗压和抗扭曲力强,骨松质——坚固性;骨髓,红骨髓——造血功能,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当身体大量失血或贫血时,可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2、 为什么说长骨既坚固又轻便?长骨的骨干主要由骨密质构成,形成管状结构,轻而结实,弹性强。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50用心爱心专心 1、骨燃烧后的剩余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无机物,主要是钙盐等,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2、在稀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有机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使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3、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进行科学探究的结果,展示实验处理材料。4、怎样检验实验结论是否正确?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能够溶解于盐酸。第二课时关节——结合关节的剖面模式图和演示材料的观察,学生容易辨认关节的结构,活动“体验关节转动方向”有助于学生领会关节结构的牢固性和灵活性。骨骼——借助于有关的图解和模型,帮助学生识别部分骨的名称。骨骼肌——借助于有关的图解和模型,力争让学生观察到各部分的形态和部位,理解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利用有关挂图引导学生识别人体骨骼肌的三大肌群。 第三课时教学时动员学生表演:右臂裸露而自然下垂;手中抓握石块;开始缓慢屈肘时,手掌将石块托起,直至屈肘90度。同学注意观察和记录完成每一步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变化,进而引导屈肘运动的原理,再将物理杠杆的工作原理与屈肘运动原理加以比较。板书设计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一、骨1、活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2、活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二、骨连结——关节活动“体验人体关节的运动方向”三、骨骼1、中轴骨2、四肢骨四、骨骼肌五、躯体运动的形成课堂作业(讲评)P20思考与练习1、2、3题50用心爱心专心 (1)①√②×③×④√⑤×(2)骨干由骨密质构成,管状结构——轻而结实,弹性强(3)骨组织中的有机物较多,弹性大而硬度小,更容易变形。随堂练习:1.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2.判断a)骨组织的营养物质供应主要依靠骨膜中的血管。()b)成人的骨中,有机物大约占2/3,无机物大约占1/3。()c)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是骨骼肌。()d)老年人的骨中缺钙,所以无机物含量降低。()3.思考题:长骨在结构上有哪些与它的功能相适应?教学反思本节活动较多,学生的自我体验得到满足,对自己身体有一定的认识。50用心爱心专心 第十六章动物的行为单元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共分为三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动物行为和主要类型、动物行为的研究。第一节教材以科学家对涡虫行为的研究作为实例,阐明动物的行为按其发生过程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也称本能行为,是动物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第二节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不同,分别介绍了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以及社群行为,动物和大多数行为对它们的生存和生殖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节通过介绍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说明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辨别大多数动物的行为,认识动物行为的重要性,还要学会对自己周围动物的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单元知识结构: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和分类动物行为的研究1.先天性行为2.后天学习行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1.取食行为2.领域行为3.攻击行为4.防御行为5.繁殖行为6.节律行为7.社群行为1.科学家研究的案例2.探究蚂蚁的行为50用心爱心专心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目标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2、举例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知识结构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行为的分类: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难点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多媒体播放不同动物的各种行为的录像:雄鹰盘旋之中突然俯冲捕食野兔,两只雄性角斗,小鸟筑巢等精彩画面。㈡、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什么?实验中实验者的控制因素是什么?你能预测实验的结果吗?点拨:实验者作出的假设是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实验的控制因素是光照。2、活动:对研究涡虫的行为实验进行讨论。讨论:实验中,涡虫的行为中对强光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步骤1中反应是舒展身体。步骤4中反应是收缩身体,是后天学习来的行为。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点拨: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是和其他行为一同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经验等建立起来的一些行为。议一议:举出生活中你所知道的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并说说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什么作用?点拨:动物的行为有利于它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㈢、灵活运用,巩固提高50用心爱心专心 资料分析:①年幼的黑猩猩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自己的妈妈,学习生存的本领,利用一块地衣从石缝中汲取水液,还能学会利用一根沾水树枝,从洞穴中取出白蚁作为食物。②大山雀偷饮牛奶。③成年黑猩猩会从树上摘下宽大的树叶当伞用。可以拿到高处的食品。试分析并与同学交流一下:年幼的黑猩猩、成年黑猩猩、大山雀的学习能力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㈣、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在学习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时,通过分析知道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生活中通过各种经验而具备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意义。同时需要思考的是,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建立的过程,以及动物的某些学习行为会消失吗?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一下。板书设计:第一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一、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二、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先天性行为: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是本能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是在变化的环境中学习来的,是为了适应环境的行为。随堂练习:1.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2.下列的动物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A.蜘蛛织网B.猴子骑车C.夜莺歌唱D.老鼠打洞E.蜜蜂采蜜F鹦鹉学舌教学反思:本节要注重学生对于科学家研究涡虫行为的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并学会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准确的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肯定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努力创新。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的多种行为;2、举例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50用心爱心专心 知识结构取食行为(举例、意义)领域行为(举例、意义)攻击行为(举例、意义)防御行为(举例、意义)繁殖行为(举例、意义)节律行为(举例、意义)社群行为(举例、意义)教学重点各种上行为类型的意义。教学难点分析动物行为与其生存和生殖的关系。课时安排:2个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雄鹰盘旋之中突然俯冲捕食野兔,两只雄性角斗,小鸟筑巢等精彩画面。雌狮追捕斑马,两只公鸡争斗、乌贼喷墨汁等动物行为。不论是动物的本能行为,还是学习行为都是动物适应环境的基本方式。本节我们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去研究和学习动物的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自身而言有什么意义。㈡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取食行为多媒体播放:蛇的取食、水螅的取食、鹰的取食、狮子的捕食等多种动物的取食行为。议一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如何取食的?描述一下取食的过程。哪些动物有贮藏食物的习惯?动物的取食行为与动物生存有什么关系。点拨:动物的不同捕食方式和各种捕食行为得动物获得食物,并且贮食行为有利于动物度过食物稀少时期,有利于动物的生存。2、领域行为:讨论:观看课本插图狗的习惯,联系实际生活说说,狗的这种行为表示什么?点拨:狗撒尿做标记是在保卫自己的领地。50用心爱心专心 议一议:你还知道动物哪些行为是它占领和保卫领域的行为?点拨:动物发出声音、散发气味、排放排泄废弃物等方式占领领地。讨论:动物的领域行为有什么意义?点拨:动物占有一定的领域后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它的资源,如食物、配偶等,给动物的繁殖和抚育下一代提供一个安全的区域,避免与同类的其他成员竞争。3、攻击行为多媒体播放几种动物攻击行为。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同种的动物之间的争斗现象?什么是动物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有什么特点?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点拨: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称为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特点是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的伤害。攻击行为在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4、防御行为:议一议:老鹰追捕野兔,野兔迅速逃跑,对老鹰而言这是它的攻击行为吗?野兔迅速逃跑又是什么行为呢?占拨:老鹰追捕野兔,不是攻击行为,而是老鹰的取食行为。对野兔而言迅速逃跑是它的防御行为。讨论:什么是动物的防御行为?你知道哪些动物的防御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点拨: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就是动物的防御行为。动物的防御行为利于动物躲避敌害,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㈢应用联想,巩固提高例1老鼠将食物送回洞穴中贮藏起来,这是老鼠的什么行为?对老鼠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例2在一群狮子静下来享受食物前,每只狮子通过猛咬、抓、和咆哮的方式决定是谁优先享用食物,狮子的这一系列表现是什么行为?例3雄性犀牛总是不断在他活动的周围排出一些粪便,这是它的什么行为?对它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例4枯叶蝶形如枯黄的树叶,食虫鸟难在枯叶中发现它,从而避免了枯叶蝶被食虫鸟吃了,有拟态行为的动物行为称为什么行为?㈣总结反思、拓展延伸50用心爱心专心 在学习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中,知道无论是什么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㈤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开放探究。第2课时动物的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不同动物的繁殖行为:如鸟的筑巢、求偶、孵卵等行为,鳄鱼的产卵、哺乳动物的哺乳等行为。㈡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繁殖行为想想议议:观察书中插图,动物和繁殖行为有哪些方面的表现?你知道哪些动物的繁殖行为?点拨:动物的繁殖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育以及对后代的哺育等。2、节律行为:蝙蝠、老鼠、蟑螂等夜间出没动物的活动,鸟、狗、兔等到白天活动的动物,招潮蟹等海边活动的动物行为。讨论:随着地球、日、月的运转,动物表现出的周期性和有节律和行为是什么行为类型?这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点拨:随着地球、日、月的运转,动物表现出的周期性和有节律和行为是节律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的环境,利于动物的生存。3、社群行为说一说:哪些同学可以说出蜜蜂的一些特点?点拨:蜜蜂是群体生活的,有工蜂、雄蜂、蜂王。三种成员。工蜂数量最多,雄蜂较少。蜂王只有一只。他们各自的职责不同。讨论::蚂蚁的群体和蜜蜂的群体相似,它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点拨:蚂蚁的群体和蜜蜂的群体成员一样,有明显的分工,共同协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存,有利于种族的延续。想想议议:你还知道哪些群体生活的动物的一些特征?迁移:狼王、狮王、猴王等。50用心爱心专心 ㈢灵活运用,巩固提高例1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说的是什么行为?例2青蛙等动物在温暖的季节活动,冬天则冬眠,这种行为属于哪种动物行为?它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例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什么特点?㈣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我们学习了动物和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时,知道各种行为的特点,以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㈤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开放探究。板书设计:第一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二、取食行为:草履虫靠摆动纤毛取食;草原上动物靠视觉和听觉发现食物;黑猩猩用草棍钩白蚁;松鼠贮存食物领域行为:狗一路走一路排尿,狐狸散发难闻的气味攻击行为:盘羊为争雌性盘羊斗争防御行为:乌贼遇害喷墨;昆虫的保护色、警戒色繁殖行为:三刺鱼产卵;火烈鸟育雏节律行为:鸟类换羽毛;动物迁徙社群行为:蜜蜂、蚂蚁成窝生活,非洲草原上的狮群随堂练习:1.动物行为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2.将下列动物行为与行为类型进行连线。秋天大雁南飞防御行为啄木鸟给树“治病”领域行为蜂王产卵取食行为青蛙捕捉害虫节律行为雄盘羊打架社群行为50用心爱心专心 黄鼬放臭屁繁殖行为一只老虎占领一座山攻击行为教学反思:本节要学习动物的七种行为类型,如果都用一种模式去教学,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和疲倦,因此最好的办法是;第一课时由老师讲解,重点介绍动物这些行为的特点和如何确认区分这些动物行为的方法,在第二课时学习动物另外三种行为时,布置任务,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然后在课堂上讲解,最后老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讨论总结。这种教学方法既给了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又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自觉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讲解,对动物的行为的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法研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2、知道可以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行为。教学重点: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教学难点:实验法和观察法的区别和联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雄性三刺鱼在繁殖期间的相互攻击等行为。议一议:雄性三刺鱼在繁殖期间有哪些行为表现?科学家是怎么知道三刺鱼的这些行为的?可能采用哪些方法?点拨: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例如:观察、实验等方法。㈡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读读想想阅读课文“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材料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的?点拨: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材料主要是通过观察的方法获得的。读读想想阅读课文“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廷伯根对银鸥雏鸟求食行为的研究”、“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材料,想想这三位科学家中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的?点拨:这三位科学家中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的。2、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50用心爱心专心 阅读:读“细腰蜂运送食物哺育幼虫的行为研究”和“雄性三刺鱼生殖行为的研究”资料。讨论比较: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和联系共同学习,填写下列表格类别主要目标方法程序材料处理联系观察法描述行为表现直接观察不施加影响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实验法说明行为发生实验观察施加影响㈢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雄狮鬃毛综黑色和黄褐色的研究。制作一只仿真黑鬃雄狮立于狮群出没处,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它很快就吸引了几只雌性狮到身旁来。这种研究行为的方法属于:观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例2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就是利用动物行为来获得结果。这种探究使用的研究方法最好是:查阅资料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㈣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在学习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时,知道了多名科学家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实例,并认训到观察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基本方法。二者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板书设计:第一节动物行为的研究一、科学家的研究案例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主要应用观察法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主要应用实验法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主要应用实验法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应用实验法二、学生活动:探究蚂蚁的行为教学反思:老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帮助学生认识、掌握两种方法的基本要点,向学生灌输科学研究的态度,为提供科学研究的氛围。课堂上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50用心爱心专心 第十七章生物圈中的动物单元教材分析:本章的内容包括: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我国的动物资源和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三部分。通过本章的教学及各项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在生物圈中起重要作用;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类的朋友;我国动物资源非常丰富,但同样面临着严重威胁,保护动物多样性刻不容缓。同时,在认识动物在生物圈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了解动物保护政策和措施。单元知识结构:我国的动物资源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2.我国动物的种类3.我国的珍稀动物4.我国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动物多样性保护1.物种多样性2.遗传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1.就地保护2.易地保护3.法制教育和管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2.动物是食物链结构的成分3.动物对环境的影响1.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2.动物对植物生活的不良影响生物圈中的动物50用心爱心专心 第1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概括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通过“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认识动物和植物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可缺少的成员;3、通过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培养实验探究能力。教学重点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2、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3、动物对植物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教学难点1、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2、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活动、讨论、讲授教学过程联系学生已知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促使他们思考动物是生物圈中的作用如何,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然后,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对主题进行研究。首先设问:动物怎样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从动物获得营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进一步设问:动物都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吗?从动物的食性上,引导学生区分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在学生进行“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逐渐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认识到物和植物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可缺少的成员。设计的问题有:最长的食物链是哪一条?如果没有某一种动物,食物网会如何?人类的食物结构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学习动物对环境的影响的内容,同样地,“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实验前,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除捕食和被食关系外,动物与植物之间还有什么关系?”本实验受条件限制,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在课堂上交流实验结果和结论。板书设计第1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二、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三、动物对环境的影响1、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2、动物对植物生活的不良影响随堂练习:1.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生产者,动物是生物圈中消费者,微生物是生物圈中分解者。2.根据动物食性的不同,可以将动物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3.解释名词:食物链:食物网:教学反思50用心爱心专心 本节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研讨,在研讨的引入、持续过程中,辅以探究、讲授等方法,特别是展示学生的探究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第二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教学目标:1.解释动物多样性的含义。2.说出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3.体验对动物尊重的认识,树立动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教学重点:1.解释动物多样性的含义。2.说出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探索、讨论。教学过程:一、活动: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讨论动物在人生活中的作用提供食物提供药材预报地震供人观赏动物与仿生伴侣动物—宠物美化衣着的原料实验动物—为人类的健康而献身,动物在现代生物学中的贡献。引出:从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物都比人类出现得早人类是动物进化的最高级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动物就不可能有人类。同时,由古代类人猿进化成人类以后,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动物有关,离开了动物,人类就无法很好地生存。二、阅读课本,回答问题1.我国的动物资源状况如何?2.我国有哪些特产的珍稀动物?三.简介我国几种典型的珍稀动物(图片出示)1.中国国宝——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四川、陕西的少数地区,目前仅有1000只左右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大熊猫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称为“国宝”。2.食盐兽——扭角羚扭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不足1万头。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西藏、陕西等地。雌雄均具角,成年期角形呈扭曲状,因此得名。雌牛在孕期有个特点,爱到有盐碱的岩洞舔食天然盐碱,所以也叫它“食盐兽”。3.鸟中斗士——褐马鸡褐马鸡为我国特产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山西省省鸟。目前约有2000只。褐马鸡性情粗暴、健勇善斗,有“鸟中斗士”之美誉。主要分布在山西吕梁山脉和河北部山地。4.长江特产——扬子鳄扬子鳄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爬行动物,有7千万年的历史,生活在我国长江下游一些地区,目前已不到500条。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进化,都有重要意义。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四.其他图片(金丝猴白鳍豚朱鹮中华鲟丹顶鹤黑颈鹤白唇鹿大鲵)思考:1.为什么称它们为珍稀动物?2.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们数量越来越稀少呢?五.小结:动物资源种类繁多,但有许多濒临灭绝请同学们写出一句宣传保护动物多样性的语句。50用心爱心专心 板书设计:第二节我国的动物资源一、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二、我国的动物资源非常丰富三、我国的珍稀动物:大熊猫、扭角羚、扬子鳄、褐马鸡、金丝猴等。四、我国的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随堂练习:1.下列动物哪些不属于我国重点保护动物()A.小天鹅B.鸽子C.朱鹮D.鸳鸯2.我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主要生活在下列哪个自然保护区()A.长白山自然保护区B.武夷山自然保护区C.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D.卧龙自然保护区第三节“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教学目标:1.能说出动物多样性的含义2.能了解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3.树立起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1.动物多样性的含义2.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教学难点:1.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2.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教学方法:以讨论法为主,辅之以自学法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复习上节内容,并提问:既然我国的动物已面临严重的威胁,那么现在有没有相应的措施保护动物资源呢?有怎样去保护呢?用问题导入新课,认识本节的学习目标.二、新课学习1.保护我国动物资源就需要从动物多样性入手,那什么是动物的多样性呢?我们怎样去理解动物的多样性?(1)动物多样性包括几个要素?(2)为什么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3)如何理解这几个要素的保护与动物资源保护的关系?2.进一步提出思考题:要保护动物资源,就是要保护动物的多样性,你们知道目前我国有哪些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可行性措施吗?3.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有什么区别和联系?4.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分别适用哪些动物?5.总结:(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6.提问:保护动物资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保护区,那你们知道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哪些?50用心爱心专心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等。7.展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录像和图片,介绍它们的概况,以实例说明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差异。8.提问:在保护动物资源中除了建立保护区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措施加强动物保护呢?9.我国在保护动物资源方面的法律有哪些呢?10.归纳几种相关的法律,做简单的介绍。最后归纳我国法制教育和管理的意义。11.总结:<1>知识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动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法制教育和管理。<2>解决学生疑问:自我总结,提出疑问,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板书设计:第三节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动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平衡多样生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随堂练习:动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教学反思:学生在前两节的学习中对我国的动物资源概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认识本节问题上有很好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加上一些课外的资料,多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本节是多以问题的形式引导,更是要加强学生的思考、讨论能力的培养。在介绍动物多样性的保护上多展示一些感官性的资料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50用心爱心专心 第十八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单元教材分析:本章包括微生物的各类和微生物的营养代谢方面的知识,还介绍了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的知识,体现了人与微生物都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的主题观念。营养代谢方式繁殖特点单元知识结构: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异养生活自养生活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的种类1.单细胞微生物2.多细胞微生物3.无细胞结构微生物微生物的生活腐生生活寄生生活50用心爱心专心 第1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的类型;(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设计能力、收集材料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活动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和重视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重点:微生物及其种类,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教学难点难点:探究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方法本节课我采用的不是传统的灌输式,而是结合了直观教具(特别是图片),通过问题衔接知识点,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活动结论,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一组常见的微生物的图片:如引起“非典”的冠状病毒的图片,不同种类细菌图片,提出问题:这种肉眼看不见的物体是什么?属于生物吗?从而引出本章本节内容: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二、微生物及其种类和分布提出问题:1.什么是微生物?2.微生物有哪些种类?3.微生物的生活环境怎样?阅读课本有关部分内容,分析,归纳出三个问题的答案。50用心爱心专心 归纳: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根据细胞结构特点,分别介绍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无细胞结构微生物。微生物主要生活在土壤,动植物体体内或体表及一些恶劣环境,因此微生物分布极广。既然微生物分布广泛,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呢?看课本53页活动内容。如果制作一种培养基,为微生物生活提供必须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就会在培养基上迅速繁殖和生长,就形成了肉眼可见的微生物菌落。少量的微生物我们肉眼看不到,但大量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用肉眼观察到了。我们如何设计探究实验来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呢??请学生分组谈论并设计实验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探究我们身边的微生物”为主题充分讨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结果的预测。最后全班交流。分析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并提出最合理最可行的实验方案,要求学生课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整个研究活动。三、微生物的生活1.问题引入:微生物作为生物应该有着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生长,繁殖等,微生物是如何生活和繁殖的?2.展示相关图片,重点介绍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其在生物圈充当分解者的作用。对比大多数动物,简介充当消费者的微生物,特别提示病毒这类微生物,过着寄生生活,充当消费者。对比绿色植物,简介充可以自行合成有机物的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充当生产者。最后简介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归纳:微生物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代谢类型多四、微生物的繁殖特点引导学生阅读课本56页第1自然段,由学生自行比较人和大肠杆菌的繁殖速度、肉牛和酵母菌合成蛋白质的速度。微生物繁殖速度极快。五、总结微生物及其种类,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板书设计: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一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什么是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50用心爱心专心 二.微生物的种类1.单细胞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等2.多细胞微生物:霉菌蘑菇等3.无细胞结构微生物: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三.微生物的生活1.腐生微生物:分解者、作用2.寄生微生物:消费者3.自养:生产者4.固氮作用四.微生物繁殖特点:繁殖速度极快随堂练习:1.根据结构微生物可分为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和无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根据代谢类型可分为腐生性微生物、寄生性微生物和自养微生物。2.微生物代谢的特点是类型多,强度高,生长繁殖的特点是速度极快。3.微生物固氮作用有根瘤菌、黏球菌等。教学反思:此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学生不容易掌握。在教学中尽量多的联系实际,同时配以教学活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分组自制泡菜和酸奶,让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生活经验。在信息交流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体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劳动精神。教学重点: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教学难点: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什么是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50用心爱心专心 微生物的种类分成哪几种?(略)以前我们所学过的哪些知识和微生物有关呢?(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是微生物)2.引入新课:我们周围也有很多的微生物,你们了解的有哪些呢?酵母菌可用来发酵,我们家经常用来蒸馒头。我们的食物放几天可能就腐烂了。酒放久了会变酸。是的,微生物一直存在我们周围,而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食品我们生活中,很多食品直接和间接地使用了微生物,哪位同学来举例?(我们家有做蘑菇,它是真菌,还有木耳、山上的野蘑菇都是真菌,可直接食用)(酵母菌可用来做馒头。使它们松软)(我们酿红酒也要用酵母)制作泡菜和酸牛奶主要是哪种微生物起作用?说出这种微生物的来源?(制作泡菜时主要是乳酸菌起作用,主要来源于用过的泡菜坛、料液中)制作酸牛奶时,为什么要将接种后的牛奶置于30—35摄氏度的环境中?(有利于乳酸菌的快速繁殖)任何生物都有一定适于生存的温度。太低、太高都不行。平常还有利用温度来影响微生物的繁殖吗?(夏天太热,温度适合微生物的繁殖,把食物放在冰箱,可以减慢繁殖速度,维持食物新鲜,食物就不容易发霉,变馊)(在学习合理膳食后,我们知道隔顿饭菜和熟食必须加热才能食用。就是用高温杀死细菌)某些细菌和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会使食物腐败或腐烂。这些食物又会影响身体健康。如霉花生、过期食物。所以很多要长期贮存的食物都要放防腐剂或放冰箱里。有些细菌能使食物腐败,有没有细菌能使人生病呢?引入:微生物与疾病病毒使人生病,比如,沙眼依原体,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毒蘑菇我们学过传染病有什么特征?(传染性、流行性)俗话说“病从口入”。为了防止疾病,尤其传染性疾病,我们除了要注意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还要做什么呢?50用心爱心专心 病毒使是我们生病,那有没有病毒对我们有利呢?(利用昆虫病毒消灭对我们有害的昆虫)微生物使人生病,也可使害虫生病,我们可利用来消灭害虫,同时可以利用病毒作为载体,对人类的遗传病进行治疗。微生物可害人也可救人,那么大家知道微生物与医药方面有什么联系吗?引入:微生物与医药(青霉素)它有什么作用?(杀菌,消炎)利用常见的微生物引导学生学习微生物和医药的关系及微生物的应用前景。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要知道:1.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2.有些微生物可直接食用,或间接用于加工食品,但有些使食物腐败。3.微生物可引发疾病。板书设计:第二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一、微生物与人类二、食品来自微生物泡菜的制作三、微生物与疾病艾滋病-艾滋病毒菌痢-痢疾杆菌致癌物-黄曲霉素等中毒食物-有毒蘑菇等四、微生物医药及其应用前景青霉素头孢霉素---真菌链霉素、金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放线菌随堂练习:1.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在食品和发酵工业上被广泛应用,如烤制面包。2.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3.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能破坏淋巴细胞而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4.第一个发现抗生素的科学家是英国的弗莱明。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事物的能力。通过对微生物学习,能对各种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歧视。50用心爱心专心 第六单元生命的延续第十九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单元教材分析: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植物、动物和人类通过生殖(遗传物质的传递)、发育(遗传特性的表现)体现了物种的延续和发展。按照生物学本身的特点,本章介绍了人的生殖和发育,动物的生殖和以及植物的生殖。单元知识结构:50用心爱心专心 第一节人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生殖、发育、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和卫生保健的概念。  2.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精子和卵细胞,受精、胚胎的发育和营养,人体发育的各个时期等方面的内容。  3.寓性道德教育于性生理教学之中,结合学生现状,讲解上述内容使其初步形成科学的性知识和正确的性道德观,并认识到对其身心健康具有现实及长远的意义。教学重点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教学难点青春期的心理卫生是本章教学的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引言】大家知道,生物的“生”一是指有生命,能够新陈代谢,而另一方面是指种族和生命的延续,或称之为繁殖。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生物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就要产生新的个体,但人是如何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产生新个体的呢?新个体又是怎样由小到大逐步成熟的呢?这节课首先初步了解一下有关生殖的一些问题。  【讲新课】首先了解什么叫生殖。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人类的生殖细胞是怎样产生的呢?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人类的生殖系统。人体的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阴茎和阴囊等,  (1)睾丸:一对,位于阴囊,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3)输精管:输送精子的通道。 男性的生殖细胞是精子,精子很小,长约60微米(千分之一毫米等于一微米),有长尾,形如蝌蚪,能游动。 女性生殖系统的各器官的功能如下:(用投影幻灯片)。 (1)卵巢:一对位于盆腔子宫两侧,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2)输卵管:输送卵子的通道。 (3)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4)阴道:胎儿产出的通道。 女性的生殖细胞叫卵细胞,直径0.1毫米以上,几乎用肉眼可以看到。在正常情况下,两侧卵巢每月只有一枚卵细胞成熟。它的细胞质里含有丰富的卵黄,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卵细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在这里,如果遇到精子就会与之结合(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由输卵管进入子宫发育。胚胎在母体子宫发育时所需要的养料和氧,都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胚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也是通过胎盘从母体排出的,因此,妇女在怀孕的九个多月的时间里担负着自己和胎儿两个人的代谢负担,要适当注意营养和休息,以保证自己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同时照顾好孕妇是大家的责任。板书设计第一节 生殖50用心爱心专心   一、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2.生殖系统:(1)男性: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  (2)女性: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3.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二、受精,胚胎发育及营养(用投影片)。随堂练习:1.男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______和______。2.男女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什么?3.人的生殖器官中受精发生的部位是______上部,受精卵最后植入________。4.胚胎发育发生在母体的哪部分生殖器官?5.男女第二性征的主要表现有哪些?6.______的出现标志着女性具有了生殖的能力。7.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可通过和的方法达到控制生育的目的。教学反思本节实际上就是讲解人体八大系统中的生殖系统。由于讲到男女的生殖系统,学生可能对这块内容比较缺乏,也比较害羞,所以要鼓励学生正视科学的思想态度,要大声说出来。老师在调查的基础上做有关性道德观念方面的引导,着重伦理道德教育及性冲动应受道德、意志的控制,告其中学生不能早恋。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1、概述昆虫生殖和发育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2、概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3、学生获得了关于人以外生物生殖和发育的知识,增强实践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重、难点及突破教学重点:1、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昆虫生活史观察教学难点:1、昆虫的变态发育2、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教学突破:观察各种代表昆虫的生活史,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通过对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的比较加深理解。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则通过对典型的蛙的生活史的考察进行总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人的生殖和发育是如此复杂,并且自然把他们安排得如此完美,那么其他生物的生殖是否一样呢?今天我们来看看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板书)50用心爱心专心 本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分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来介绍。首先请大家看一下几种昆虫的生活史标本。(分小组让学生观察几种昆虫的生活史标本,并概括出所观察昆虫生活史的几个时期)三分钟后,让每组同学选出代表到黑板上写出所观察昆虫生活史的时期,并和全班同学一起分析是否正确,纠正错误项。我们从昆虫的各种生活史标本可以看出,昆虫的幼虫和成虫从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我们称为变态发育(板书)。而且,刚才有同学提到,蝗虫相比蝴蝶和蚕来说,它的幼虫和成虫还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这样的变态发育我们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都经过三个时期:受精卵、若虫和成虫。由此可判断出蟋蟀、椿象、蜻蜓和豆娘等都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的。那么,对于蚕和蝴蝶这种幼虫和成虫存在很大差异的变态发育过程我们叫做完全变态。相对的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都经过四个时期:卵、幼虫、蛹和成虫(板书)。除了我们提到的蝴蝶和蚕还有哪些昆虫属于完全变态呢?(蜜蜂、蚂蚁、蚊、蝇,金龟子)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代表就是青蛙,宋朝诗人赵师秀曾作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首诗描述了梅雨时节到处一片蛙声的情景,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梅雨时节青蛙要开始鸣叫呢?(为了吸引异性,求偶)。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主要有:蝌蚪生活在水中,成蛙一般生活在陆地上,蝌蚪用鳃呼吸,慢慢的,呼吸器官由外鳃变为内鳃,最后变成成蛙的用肺呼吸,同时还可以体表辅助呼吸,(板书)蝌蚪有尾无腿,蛙有腿无尾。这种发育过程之中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有显著的变化,所以是变态发育。板书设计: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蝗虫的生活史2.蝗虫和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的总结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三、鸟类和生殖和发育1.鸟卵的主要结构特征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随堂练习:1.“卵壳是细胞壁,卵壳膜是细胞膜,卵黄是细胞核。”这话对吗?为什么?2.请同学们画一张鸡卵的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反思: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加强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3节 其它生物的生殖城西学校邹颖50用心爱心专心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⑵举例说明无性生殖的类型和特点,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2.技能目标⑴进行植物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⑵学会进行组织培养。3.情感目标⑴体会生物生殖的多样性。⑵体会无性繁殖在生产中的应用。教学重点:⑴有性生殖及无性生殖的概念⑵营养繁殖活动教学难点:⑴植物营养繁植活动⑵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通过对前几节内容的探讨,我们已经知道了人和动物的生殖方式。那么在生物圈中,其它的生物又是如何生殖的呢?如,植物、微生物又是如何生殖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其他生物是如何生殖的。(课件展示第3节其他生物的生殖)二、[探究新知]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我们所学习的人和动物都是怎样生殖的?人和这些动物都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的生活力较强。(课件展示)你能举出自然界中还有那些生物进行有性生殖呢?学生回答:(各种植物名称)(课件展示植物的生殖方式)请同学们回忆绿色开花植物是用什么来繁殖的?学生:种子种子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学生:经历了开花、传粉、受精以及胚的发育。(课件展示)你能描述植物进行种子繁殖的过程吗?50用心爱心专心 学生:(讨论回答)在植物花里有雌蕊和雄蕊,雄蕊产生花粉,花粉里有精子;雌蕊的子房中有胚珠,胚珠里有卵细胞。花粉形成的花粉管伸入胚珠后释放精子,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由胚长成一株幼苗,形成新个体。(课件展示)植物通过种子繁殖的方式是不是属于有性生殖呢?(是)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以外,还有其他的产生后代的方式吗?请举出用其他方式繁殖的例子。结合图片讲述农业生产上怎样种植马铃薯,然后思考红薯、草莓、玉树这些植物是靠什么产生新个体的?根、茎、叶属于植物的什么器官?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营养生殖的概念。营养繁殖与前面学过的有性生殖有何本质区别?由此引入无性生殖概念、优点、缺点。结合图片,讲述营养繁殖的三种方法:扦插、嫁接、压条的过程,并举例。小组讨论完成;1、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植物的种子繁殖有何不同?2、举例说明生产上怎样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生殖的优势。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课件展示)。同有性生殖相比较,无性生殖又有什么特点呢?①产生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而且子代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②无性生殖后代的生活力下降。(课件展示)这种利用绿色植物营养器官的繁殖新个体的方式叫做营养生殖。你能说出营养生殖的特点吗?(有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既然营养繁殖有如此多的优点,你能举出生活中见过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吗?教师补充后引导学生归纳:(课件展示)营养生殖:1、扦插:葡萄,月季2、嫁接:桃,梨,苹果,大枣,柿3、压条:夹竹桃,桂花对比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完成表格:新个体的产生繁殖速度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组织培养技术:50用心爱心专心 1.概念2.原理3.过程4.优点三、[课堂小结]四、[随堂练习]五、[板书设计]19.3其他生物的生殖有性生殖扦插植物的生殖方式营养生殖嫁接无性生殖压条组织培养(六)教学反思:第3节 其它生物的生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⑵举例说明无性生殖的类型和特点,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2.技能目标⑴进行植物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⑵学会进行组织培养。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和霉菌的孢子生殖。3.情感目标⑴体会生物生殖的多样性。⑵体会无性繁殖在生产中的应用。教学重点:⑴有性生殖及无性生殖的概念⑵营养繁殖活动教学难点:⑴植物营养繁植活动⑵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50用心爱心专心 [情境导入]:教师:通过对前几节内容的探讨,我们已经知道了人和动物的生殖方式。那么在生物圈中,其它的生物又是如何生殖的呢?如,植物、微生物又是如何生殖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其它生物是如何生殖的。(课件展示第3节其他生物的生殖)[探究新知]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我们所学习的人和动物都是怎样生殖的?人和这些动物都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的生活力较强。(课件展示)你能举出自然界中还有那些生物进行有性生殖呢?学生回答:(各种植物名称)(课件展示植物的生殖方式)请同学们回忆绿色开花植物又是用什么来繁殖的呢?学生:种子种子形成经历了哪几个过程呢?学生:经历了开花、传粉、受精以及胚的发育。(课件展示)你能描述植物进行种子繁殖的过程吗?学生:(讨论回答)在植物花里有雌蕊和雄蕊,雄蕊产生花粉,花粉里有精子;雌蕊的子房中有胚珠,胚珠里有卵细胞。花粉形成的花粉管伸入胚珠后释放精子,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由胚长成一株幼苗,形成新个体。(课件展示)植物通过种子繁殖的方式是不是属于有性生殖呢?(是)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以外,还有其他的产生后代的方式吗?请举出用其他方式繁殖的例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课件展示)。同有性生殖相比较,无性生殖又有什么特点呢?①产生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而且子代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②无性生殖后代的生活力下降。(课件展示)这种利用绿色植物营养器官的繁殖新个体的方式叫做营养生殖。你能说出营养生殖的特点吗?(有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既然营养繁殖有如此多的优点,你能举出生活中见过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吗?教师补充后引导学生归纳:(课件展示)营养生殖:1、扦插:葡萄,月季,秋海棠,伞竹2、嫁接:桃,梨,苹果,大枣,柿,龙爪槐3、压条:类竹桃,桂花板书设计:第3节其他生物的生殖一、植物的生殖方式1、有性生殖(利用种子繁)2、无性生殖:(营养生殖)1)特点:2)种类:A、扦插B、嫁接C、压条二、植物的营养生殖50用心爱心专心 营养器官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嫁接繁殖三、植物的组织培养外植物、愈伤组织、组织培养四、无性生殖的类型营养生殖、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随堂练习:1.有性生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性生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性生殖分为    、    、   和    四种。3.植物种子的形成经历了  、  、  以及 ___等过程。4.植物人工营养生殖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请分别举出应用这些生殖方式的植物______。5.植物组织培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植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缺点是什么?教学反思:生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的时候,教师注意将生活中的生物和生物学联系起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种子的繁殖2012-03-1521:14:11繁殖是花卉繁衍后代,保持种质资源的手段。只有将种质资源保持下来,繁殖一定数量,才能为园林绿化所应用,满足园林绿化的需要。花卉的繁殖方式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孢子繁殖、组织培养四大类。1.有性繁殖(sexualpropagation)有性繁殖也称种子繁殖(seedpropagation),就是用种子培育成新植株的方法。近年来也有将种子中的胚取出,进行培养以形成新的植株,称为“胚培养”的方法。大部分一、二年生草花和多年生草花采用种子繁殖。如果使用的是F1代种子,需要每年制种。如翠菊、鸡冠花、一串红、金鱼草、金盏菊、百日草、三色堇、矮牵牛等。2.无性繁殖(asexualpropagation)无性繁殖也称营养繁殖(vegetativepropagation),是利用花卉的营养器官(根、茎、叶、芽)的一部分,使之发育成新植株的方法,是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进行繁殖新植株的方法。通常包括分生、扦插、嫁接和压条等繁殖方法。木本花卉、多年生花卉、多年生作一、二年生栽培的花卉,如月季、一品红、瓜叶菊等,仙人掌及多浆类植物也常用嫁接、扦插等方法。无性繁殖的繁殖系数较小,植株根系分布浅、无主根或主根不发达,但可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提早开花。3.孢子繁殖(sporepropagation)孢子是在孢子囊中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特殊细胞,它不经过两性结合,与种子的形成有本质的不同。蕨类植物中有不少种类为重要的观叶植物,除采用分株繁殖外,也可采用孢子繁殖。如肾蕨属、铁线蕨属、蝙蝠蕨属均可采用孢子繁殖。4.组织培养(tissue50用心爱心专心 culture)将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一定的培养基上,在培养容器内进行培养,从而形成新植株的方法,称为组织培养。从繁殖体的来源来说,组织培养依然是一种无性繁殖方法。组织培养主要用于大量生产无病毒商品花卉,尤其是观叶植物和鲜切花。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可在短期内繁殖出大量无病毒苗,是现代工厂化育苗的必由之路。同时,组织培养手段也常见于兰花的播种繁殖。组培苗又叫试管苗。用种子繁殖的植物有哪些?一、二年生的植物一般都可以如长春花:4月春播,播后14~21天发芽。紫茉莉:春播繁衍以小坚果为播种繁殖材料,可于4月中下旬直播于露地,发芽适温15℃至20℃,七八天萌发。因属深根性花卉,不宜在露地苗床上播种后移栽。如有条件可事先播入内径10厘米的筒盆,成苗后脱盆定植。凤仙花:3—9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这样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播种前,应将苗床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凤的种子比较小,播下后不能立即浇水,以免把种子冲掉。再盖上约3—4毫米一层薄土,注意遮荫,约10天后可出苗。当小苗长出2-3片叶时就要开始移植,以后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翠菊:可以从11月至翌年4月播种,开花时间可以从4月到8月。翠菊每克种子420~430粒,发芽适温为18~21℃,播后7~21天发芽。幼苗生长迅速,应及时间苗。翠菊出苗后15~20天移栽1次,生长40~45天后定植于盆内,常用10~12厘米盆。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也可用"卉友"20-20-20通用肥。盆栽后45~80天增施磷钾肥1次。翠菊为常异交植物,重瓣品种天然杂交率很低,容易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重瓣程度较低的品种,天然杂交率很高,留种时必须隔离。三色堇:可四季播种,全年开花。其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为15-20度,所以播种一般以9月份为好,这样早春即可开春花。扦插3-7月均可进行,以初夏为最好赞同72哪些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根、叶、茎、种子)的用根繁殖后代的有什么、用叶繁殖后代的有什么、用茎繁殖后代的有什么、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有什么。一些植物可以用自己的根、茎繁殖后代。用根繁殖的有:郁金香等;郁金香用地下的球茎能长出新植物;用茎繁殖的有:草莓、木薯、鸢尾、洋葱头等。鸢尾每年都能从地下茎上长出幼苗,这种根的茎叫根状茎。草莓的茎能向四处延伸,伸到哪儿,就生根长成一株草莓。木薯有许多块茎,都能发芽,成为一颗植株。吊兰在它的茎部顶端会萌生出幼小的植物体,如果你把这些幼小植物取下,扎入土壤,它就会慢慢长出根来;还有一些植物更有趣,把它的一片叶子放入土壤,也长出植株,这种叫切叶繁殖;剪几根长春藤,放入水中,等它长出根后,就可以种到土中;把一株植物连根分取,再种到土中,也能成活,叫50用心爱心专心 分株。有一些植物的茎下有一大蓬根,我们可以用刀把它切开,分开种植,这样可一株变为几株。其它繁殖方法:随着科学发展,植物繁殖的方法更多了。比如嫁接、组培苗、转基因、克隆……虽然今天我们人类已经懂得许多种植物繁殖的方法,但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一定会发明更加先进的繁殖方法,造福人类,创造明天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赞同第二十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介绍动物、植物和人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学习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和性状遗传的途径,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概念,基因和性状的关系以及应用基因传递的原理解释生物形状的遗传规律。利用遗传规律重点从遗传的角度阐述人的性别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从生物与环境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生物的基因组成、性状表现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简要总结了近亲结婚的危害,倡导优生优育,预防遗传疾病。单元知识结构:50用心爱心专心 第一节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2、能力目标:⑴ 通过对书本上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⑵ 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其相对性状;描述相关的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3、情感目标    通过对遗传和变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奥秘现象,只要深入研究,任何事物都能有所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怀有感恩的心。教学重点:   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难点:   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自主探究式的学生互动总结式教学法。2、通过启发式讲解法,结合图片等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总结式教学。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现象设疑,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俗语中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在听到这些常见的现象时,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距离,顺利进入主题。然后就进一步导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学习我们这一节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现象。设计目的:从日常的生活现象开始导入,激发兴趣的同时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科学,既学到了知识又领略了大自然的奥妙。   (二)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的总结性学习   1、关于遗传和变异,同学们都有所了解,知道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用实物(苹果)让学生按照要求去找外貌特征和内部特征,让其小组进行总结。归纳总结:我们生物学上就把生物体各种各样的特征称为生物的性状,包括了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观察常见的苹果,总结其特征,然后延伸到动物、人,归纳出生物都有各种各样的特征,这些特征在生物学就称为性状。由于这个规律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所以学生不但容易接纳,而且能很好地理解。   2、“苹果的颜色、大小、形状是生物的什么呢?既然都是苹果的性状,为什么都不同呢?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中又称为什么?”此外,可用图片或者设计两名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对比明显的相貌特征,如:个子的高矮对比,体形的胖瘦对比,眼睑,耳垂的位置,有无酒窝等,让学生初步建立起相对性状概念。最后小组间开展探究活动“个体间性状的比较”,进行自我检查性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索自身秘密的兴趣。   设计目的:关于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理解,对于八年级50用心爱心专心 的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所以通过直观的图片欣赏和实物的刺激来进行对比,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自己理解不仅每种生物体都有各自的特征区别去其他的生物体,就是同一种生物不同的个体之间的同一个性状也存在差异,让学生把现象上升到了理论水平。这样寓教于乐,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趣味,学生易于接受。   3、用多媒体放映几幅亲子间的照片让学生帮孩子找亲人,然后让学生自己评说亲子间可能存在的相似特征。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和父母之间完全像还是有区别,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大家会积极参与,努力发现自己与父母间可能存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进一步了解“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就是遗传的现象,性状存在的差异性就是变异的现象。   设计目的:用贴近学生的例子抓住学生的思维,从生活的现象中去找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易于明白,并上升到了理论水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欣赏和评价有关性状遗传和变异的漫画:《新鼻子》《旧砖上脱落的碎片》   教师可简单讲清漫画中各人物之间的关系,既有父亲、母亲,新生儿和助产士。然后让针对漫画小组进行讨论:   (1)《新鼻子》中的钩鼻子和《旧砖上脱落的碎片》中的断腿有什么不同?   (2)哪幅漫画中表达的生物学现象是可能发生的?为什么?   (3)哪幅画中存在变异现象?你的理由是什么?   设计目的: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遗传和变异现象,同时充分体现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新理念。(三)知识的学以致用和能力的培养   用几张动物的亲子图片,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用平常所见到或者是听到的俗语解释这种现象: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树结果,酸甜各异”、“一猪生九子,一窝十个像”等等(四)课堂小结,全面理解内容,提升能力要求1、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   2、举例生物的相对性状;   3、用俗语说出生物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板书设计:第二十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和变异现象一、性状和相对性状性状:生物各类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二、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变异: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间的性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这种亲子代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50用心爱心专心 随堂练习:1、性状是指。2、相对性状是指。教学反思:生物是活跃、有趣的学科。老师在授课时,注意把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和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更易学习和掌握知识要点。第二节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目标:1、简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2、举例说出生物体中染色体的数目是特定的,并且成对存在。3、简述基因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1、让学生独立完成DNA粗提取的实验2、基因的概念和功能。教学难点:基因的概念和功能。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引入:生物的性状是受什么控制的呢?与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又有何关系呢?新课讲解:1、染色体、DNA和基因:①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②DN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③基因:染色体上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拓展:基因和染色体一样也是成对存在的。2、基因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飞机蓝图→某个部件数据→某个部件→性能等基因组→某个基因→蛋白质→性状小结:基因是通过指导蛋白质会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的。要注意环境的影响:举例《伤仲永》中的仲永板书设计:第一节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50用心爱心专心 一、染色体、DNA、和基因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基因: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DNA:长链状的分子,是细胞内起作用的物质。二、基因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1.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的。2.每个基因并不是在每个细胞中都将遗传信息表达出来。3.基因虽然能够控制生物性状,但也不能控制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有很多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随堂练习:1.染色体上控制_________的基本单位叫做________。2.染色体的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和。3.基因是生物体和的蓝图。4.请说明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教学反思:本节内容讲解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活动的成功开展是关键。本活动涉及到较多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原理,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并加以指导。第三节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描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知道基因与等位基因的关系3.知道生物性状的基因型和表现型4.能够明白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之间的关系5.知道基因随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教学重点:等位基因的概念教学难点:基因随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教学方法:讲述法、调查、分析法、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50用心爱心专心 引入:教师提出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除了男性染色体),成对的染色体就意味着它们有很多相同之处,如成对染色体的大小相同,成对染色体携带的基因种类也相同……等位基因的概念成对染色体上,控制同一个性状的成对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注意:成对的基因,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在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占主导地位,有它存在时,它控制的性状就要表现出来,这样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在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容易表现出来,这样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注:一对等位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够表现出来。)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及其基因组成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AAAa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aa基因随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板书设计: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性状: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决定)二、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成对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相互分离基因随配子结合传递给下一代随堂练习:1._______国科学家___________首先用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___________。2.____________决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3.等位基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在关于性状显隐性的探讨中隐含了遗传学分离和组合的规律,教师应通过课件进行演示其具体的过程,使学生能够识记、理解和应用。第四节性别和性别决定教学目标:50用心爱心专心 1、知识目标⑴说出性别是如何决定的。⑵比较男女性染色体组成的异同。⑶简述生男生女的原理。2、情感目标。认可我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必要性;生男生女一样好。教学重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区别。教学难点:生男生女决定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故事导入:小明的阿姨三年前生了一个女孩,今年又怀孕了,小明的奶奶说这一次生的一定是男孩。因为小明的阿姨已经生了个女孩了。通过故事来引导学生的讨论,男女有别,来升华雌雄有别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一知识点。男女有别,性别是怎样决定的?这其中有什么奥秘了?2、引导学生看挂图,认识人类染色体,区分男女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异同。课堂提问(1)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2)两图中,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是女性的染色体?(3)图中哪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它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用小黑板展示建国以来我国大陆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学生细观察、对比历次人口普查资料,要求学生分析、发现问题现象:一、男性高于女性二、性别比例基本保持稳定资料补充介绍:2004年9月初,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社会中的女人和男人”的权威数据。在1982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人口学概念,指每100个出生女孩中对应的出生男孩数量)为108.5;而到了2000年,这个数字升高到了116.9(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为119.92),个别地区甚至高达135.6。板书设计:第二节性别和性别决定一、分析我国人口普查的资料50用心爱心专心 1.总人口数变化趋势2.性别比变化趋势二、性染色体1.染色体;常染色体2.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三、生男生女的秘密1.精子的种类;X和Y精子XXXY2.精子的形成3.性别决定:男性女性随堂练习:1.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条性染色体,______条常染色体。2.性染色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和________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和________。4.男性产生的配子中含有性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___,有________种类型的配子,女性产生的配子中含有________染色体,有________种类型的配子。5.性别是由________________决定。教学反思:1、对于课堂而言,45分钟的时间是一个定量,而学生的探究活动却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变量,课堂不可能解决学生心中的所有疑问,下课铃响了,学生头脑中的问号更多了,这才是我们所要期望的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养成对身边的事物现象更加的留心、观察、分析、思考、最后找到成因的能力。2、要注意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的结合。教师的指导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50用心爱心专心 第五节 遗传与环境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3)、分析环境条件影响生物性状表现的实验数据;4)、举例说出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上的利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变异的类型和原因。教学难点:变异的类型和原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展示大白菜和西红柿的照片:“大白菜和西红柿为什么性状表现完全不同?”展示大白菜纵切图片:“这棵大白菜外面叶子的颜色和里面叶子的表现型一样吗?”“什么原因造成了内外叶子颜色表现上的差异?相互讨论一下并回答”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遗传与环境的关系二、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设问:“环境条件是仅仅使生物的表现型发生改变,还是会引起基因型发生改变呢?”展示冬天和夏天的雷鸟图片以及玉米叶片在缺乏氮、磷和钾三类无机盐时与正常状态时的图片。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易使基因型发生改变,表现型则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因,环境条件是性状表现的外因;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三、生物变异与环境的关系展示两种变异类型图片,指导学生看教材P114,并提问:(1)变异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2)怎样区分两种不同的变异类型?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生2:由基因组成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仅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在自然或人工的条件下,化学物质可能发生变化,遗传物质DNA也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发生变化后引起的变异就是可遗传的变异。在育种领域,哪种变异类型有利用价值呢?人们常常利用对人有益的可遗传变异来改良或培育新品种。四、小结: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既可以引起可遗传的变异,也可引起不遗传的变异,只有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才是可遗传的变异。五、板书设计:50用心爱心专心 第五节遗传与环境一、环境条件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培养条件:充足光照下黑暗条件下基因型环境表现型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二、变异与环境变异环境变化能引起生物变异六、随堂练习:1.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易使________发生改变,________则容易收到环境条件的影响。2.表现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可遗传的变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可遗传的变异。4.仅仅由____________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当环境的改变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时,产生的变异是可________的。七、教学反思:本节知识的教学要紧扣基因、性状和环境三者的关系,变异的产生和由遗传的知识都要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第六节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教学目标:(1)说出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2)识别近亲、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关系;(3)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通过了解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知识,关注人类遗传病的预防,培养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有关健康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遗传病的危害与预防;2、近亲结婚及其危害。3、近亲结婚及其危害原因教学过程:[问题引入]1、大家知道,人类根据肤色特征可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请问为什么不同人种的肤色会不同呢?50用心爱心专心 提示:因为不同人种的肤色基因组成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也不同。2、什么叫做可遗传的变异?请举一例说明。提示:凡性状的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叫做可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也就是基因组成的改变产生的。P113例: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致病基因可通过配子在家族中传递,因而在患者家系中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发病比例。如色盲、血友病等。一、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1、根据病因的不同,疾病可分为遗传病和非遗传病两大类。2、遗传病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致病基因可能通过配子在家族中传递,因而在患者家系中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发病比例。遗传病对人类健康和人口素质有严重的影响,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问题。减少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当今世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二、近亲结婚危害大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1、近亲:指两个人在几代之内曾有共同的祖先。2、近亲结婚: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从祖父母、外祖父母同源而出的男女,如兄弟姐妹(包括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为二代以内,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为三代以内。4、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1)因为血缘亲近的夫妇,从共同祖先那里获得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其中某些遗传病基因是隐性基因。(2)近亲结婚的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三、遗传咨询减少遗传病发病率的主要措施有:保护环境、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提倡优生优育,婚前检查和遗传咨询可以发现遗传病和遗传缺陷方面的问题,对受检者遗传学材料加以分析指导;还可以发现一些不宜结婚的疾病,有利于男女双方及后代的身心健康;对检查发现的某些疾病,可以及时地处理和治疗,避免婚后的麻烦。板书设计:第六节遗传病和人类健康一、遗传病;特征:危害:二、近亲结婚危害大50用心爱心专心 近亲近亲结婚意义三、遗传咨询: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各题正误:(1)近亲结婚容易患遗传病的原因是,近亲可能带有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2)遗传病基因没有在亲代表达,就不会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3)我们所有人都是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每个人的全部基因中都可能有5~6个致病基因()(4)所有的遗传病都是在一出生就能表现出症状()(5)遗传病是先天就有的疾病,是目前医疗水平无法治愈的疾病()答案:(1)√(2)×(3)√(4)×(5)√2、先天性愚型病患者,是最常见的一种常染色体病,现已查明主要是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所以又称为21—三体综合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600~1/800,患者天生智力低下,请问:(1)这一患者的父母是否是正常的?(2)假如这一患者的父母是正常的,那么其父母的什么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异常变化?(3)如果这些患者生儿育女,这种病会遗传给后代吗?(4)这种病与传染病有哪些区别?答案:(1)是正常的;(2)生殖;(3)会(4)患这种病的人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但不会传染教学反思:1、在教学中,提供师生搜集的资料、每个知识点都给学生集体讨论的机会并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表达交流的能力;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参与中,更深刻地理解了知识对其指导生活的重要性,使学习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有趣的、具有探索性的过程,提高了学习兴趣、发挥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他学为他要学。2、重视学生知识的构建,突破难点。在学习“近亲结婚及其危害原因”时,阅读课本P115小资料思考【人种学家摩尔根爱情之花为什么却结出痛苦之果?】及【模拟遗传咨询医生】并进行归纳、总结,引发学生对将来的人生(恋爱、结婚、生子)加以思考。3、本课不足之处在于时间紧,学生的讨论交流不能尽兴;另外有限于学生的知识面,遗传病与非遗传病易混淆、难以理解,今后在教学中,针对实际问题加以引导、启发,从多角度、多途径为学生质疑解惑。50用心爱心专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