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ID:23483868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_第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_第2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_第3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_第4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第十六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诗歌的形象(一).形象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也称文学形象,包括广义文学形象和狭义文学形象。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角色、典型人物、主人公、抒情主人公等含义相同或相近。我们在平时的诗歌鉴赏中,应采用广义的形象概念。1.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

2、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2.景物形象: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1)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2)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借此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寓意)。3.动作形象:就是通过动作进行描摹刻画,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1)鉴赏依据——人物的动作行为。(2)鉴赏角度——通过人物的动作行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意象古诗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采用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

3、象、形象上,从而使诗人的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的物象、形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的客观物象,它既是变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1.题目类型: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怎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析方法①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掌握常见意象的特殊意义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

4、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代表民族和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因而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如:梅、莲等②分析意象的个性色彩,了解诗人惯用手法一个出色的诗人,往往有自己特有的意象群,如屈原常用美人、香草、凤凰等,李白的诗中多黄河、大鹏、明月、剑侠等意象。折合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有关,也和诗人的风格有关。同一个意象,不同的诗人也会给予不同的情感,具有不同的含义,要注意结合诗句辨析。如: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

5、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③准确理解修饰词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小令、“秋思之祖”。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6、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意境:萧瑟苍凉;情感:沦落天涯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3.答题步骤①什么形象?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概括形象特点。③形象的意义是什么?理解形象中寄予的情感。【知识链接】诗歌中常用意象举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

7、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高洁如故。“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2.月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

8、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3.蝉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