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家临写《兰亭序》现象研究

书法名家临写《兰亭序》现象研究

ID:23485490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书法名家临写《兰亭序》现象研究_第1页
书法名家临写《兰亭序》现象研究_第2页
书法名家临写《兰亭序》现象研究_第3页
书法名家临写《兰亭序》现象研究_第4页
书法名家临写《兰亭序》现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法名家临写《兰亭序》现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书法名家临写《兰亭序》现象研究潘池勇(巢湖学院艺术学院,安徽巢湖238000)摘要:通过对近现代及其之前书法名家临写《兰亭序》现象进行梳理,发现很多书法名家都视《兰亭序》为珍宝,表现为雅玩和如痴如醉地临写。有的一生、半生临写,有的终日、半日临写,以此享受笔墨与生活乐趣。同时名家们还临写《兰亭序》馈赠宾客,以此来维系友谊。无论是雅玩性质的缩临还是游戏性质的扩临,都是经意的优秀之作。.jyqk,见于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到明清时,缩临《兰亭序》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并有缩临本被收藏,如

2、明代的王世贞就收藏过。明代董其昌缩临禇遂良摹本《兰亭序》,清代翁方纲缩临《兰亭序》并刻于砚台背上,非常精致典雅。这种雅玩性质的收藏与临写,使《兰亭序》作为范本与玩具同时存在。这种“玩而好焉”的态度既表现出书家的风雅,又深得“游于艺”之旨趣。唐代柳公权放大临写《兰亭序》,其字大小如拳头,但毫不失笔意。元代赵孟頫扩临《兰亭序》,其字大小为10厘米,和柳氏字一样如拳头大小,两者扩大临写《兰亭序》时都能做到形神俱全,可见两位书法大家深厚的功力。清代杨守敬扩大临写《兰亭序》,也不拘泥于形似,其所临的字大小也如拳头。由此

3、可见,雅玩性质的缩临与有游戏、放纵性质的扩临都是经意之作。三、临写《兰亭序》送人,多为维系永恒的友谊宋代赵构把所临写的《兰亭序》赐给臣子们临习,从而使其所统治的南宋时代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纷纷临写《兰亭序》。文献载:“史丞相言高庙(赵构)尝临《兰亭》,赐寿皇于建邸。后有批字云:‘可依此临五百本来看。’盖两宫笃学如此。”[3]明代朱高炽皇帝也有临写《兰亭序》送臣下的文献记录。明代文征明晚年应友人请索而用草书书写《兰亭序》赠予友人。明代陈献章应友人请索之命也用草书书写《兰亭序》,其所书写《兰亭序》的作品笔墨

4、奇古。清代归庄应友人之求而临写《兰亭序》达到三本。清代朱耷、王澍也有受友人嘱咐临写《兰亭序》的文献记录。清代杨守敬应日本友人的托付而临写《兰亭序》。可见到明清时,受友人之托而临写《兰亭序》比比皆是,以此来维系深厚的友谊。四、心慕手追,如痴如醉地临写出巨大数量的《兰亭序》(一)认真临写《兰亭序》,维妙维肖唐代李世民、欧阳询和宋代蔡襄临写《兰亭序》维妙维肖,文献载:“(唐)太宗书……行草得二王法,尤善临古帖,殆于逼真。”[4]“昭陵既取《兰亭序》诏供奉各临之,唯欧阳询夺真。”[5]“君谟(蔡襄)摹仿右军诸帖,形模

5、骨肉,纤悉俱备,莫敢踰轶。”[6]由于李世民、蔡襄喜欢《兰亭序》,这里的古帖、诸帖很可能包括《兰亭序》。宋代米芾临写《兰亭序》也形神兼备,逼似原帖。宋代赵构临写《兰亭序》非常细致、严格、深入,对每个字的细节都了如指掌,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元代的赵孟頫,由于其功力深厚,日书万字,其背临《兰亭序》同样达到形神兼备的程度。(二)临写《兰亭序》数量大的书法名家1.终身或半生临写。隋代智永,作为王羲之的第七代孙,立志传承家学书法,此时《兰亭序》真迹归他保管,一是真迹常伴,二是作为出家人时间充裕,没有其他事打扰。他常居浙

6、江绍兴永欣寺阁楼里临写《兰亭序》,到晚年时仍日临数遍,他的书法尤其是《千字文》深得王羲之的书法精髓。宋代赵构一生临写《兰亭序》不辍,动辄临写达到五百纸的数量。元代赵孟頫亦一生临写《兰亭序》数百次,可见赵氏家学渊源所在。明代董其昌一生都在断断续续地临写《兰亭序》。清代王铎酷爱《兰亭序》并临之半生,自定字课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清代钱泳常临《兰亭序》百本以上。清代陈奕禧四十年临写《兰亭序》,其四十年来临写数量不计其数。清代王文治临写《兰亭序》三十载,多为《定武兰亭》。沈尹默终身临《兰亭序》,即使不常临写,对《兰亭

7、序》的笔法、字法、章法、气韵等等也了然于胸,可见沈尹默对《兰亭序》所临写深厚的功力。2.少年或晚年临写。宋代苏东坡在少年时临写《兰亭序》,黄庭坚云:“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7]明·文征明晚年常临写《兰亭序》,并常在所临上题跋以度晚年。清代傅山晚年临褚遂良临本《兰亭序》,文献载:“傅青主先生书《兰亭序》二本,……均仿褚书绢本也。……先生已晚岁矣。”[8]清代朱耷晚年也喜临写《兰亭序》,并有数十幅传世,经鉴定,至少有一半以上确定为真迹。3.一日或数日临写。宋代米友仁一日而百临《兰亭序》,文献载:“平生之于《

8、兰亭》,尝一日而百临。”[9]明代祝允明所临《兰亭序》也有数本。明代莫云卿临写《兰亭序》数次。明代董其昌习惯于在修禊日临写《兰亭序》。清代乾隆多次临写《兰亭序》。清代英和得《兰亭序》的一个月里,写了两通。清代翁方纲十日天天临《兰亭序》。清代王澍临《兰亭序》达到二十卷,自云:“余临《兰亭》二十卷。”[10]综上所述,从隋代智永到近现代的书法名家,对《兰亭序》可谓情深意厚,表现为展玩、赏玩等等,故能情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